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07-10-29, 11:44 PM   #2 (permalink)
莊孝偉
註冊會員
 
莊孝偉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258986
在線等級: 級別:50 | 在線時長:2790小時 | 升級還需:15小時級別:50 | 在線時長:2790小時 | 升級還需:15小時級別:50 | 在線時長:2790小時 | 升級還需:15小時級別:50 | 在線時長:2790小時 | 升級還需:15小時級別:50 | 在線時長:2790小時 | 升級還需:15小時
註冊日期: 2006-12-17
文章: 2245
精華: 0
現金: 5984 金幣
資產: 21152 金幣
預設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7842043.jpg
大學期間,李小龍始終堅持練功不輟,力求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使功夫逐漸嫻熟乃至達到更高的境界。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雙截棍等各種器械,並研習氣功和硬功。在這個過程中,他從實戰出發,以中國武術為基礎,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國拳等技擊術的優點和特長,總結多年的經驗自創了一種拳術,其中的「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等都是他的絕招。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8080759.jpg
1962年4月,二十一歲的李小龍在西雅圖唐人街開設「振藩國術館」,傳授中國功夫。起先問津者寥寥,後來他帶著幾個學武的學生,不斷去西雅圖的幾所大學做示範表演,情況終於好轉。有一次,李小龍在短短的11秒內就擊敗一名出言相譏的日本空手道黑帶三段武師,聲名鵲起;另一次在佛羅里達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個持刀歹徒,勇救華人少女,消息刊上報紙,影響非常廣泛,慕名投到門下的學生越來越多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8312628.jpg
練功與授課之餘,李小龍埋頭研究武術理論與訓練方法。他一生留下了七大本學武筆記和數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記錄》、《二節棍法》、《布魯斯-李拳術圖解》(英文版)和《布魯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等。這是1963年出版的《基本中國拳法》,他將搏擊術注入到中國基本拳腳,展示了深厚的武學造詣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8544596.jpg
插圖均出自李小龍本人之手。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8747220.jpg
書中亦有許多動作分解照片,都是李小龍和徒弟親自示範,在停車場拍的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8965064.jpg
他的徒弟中,有一位十九歲的醫學院女學生,叫做蓮達.愛米莉。兩人很快墜入愛河……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9201379.jpg
1965年,兒子李國豪(Brandon Lee)於2月1日出世,七日後父親李海泉病逝。後來李小龍又得一女,取名李香凝。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9447131.jpg
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9661919.jpg
當然,他教子女學習中國功夫……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9867901.jpg
1964年,李小龍在全美空手道大賽中擊敗蟬聯三屆冠軍的羅禮士,奪得冠軍,繼而應邀在加州長灘國際空手道大賽開幕式上表演蒙目截擊、寸拳等絕技,引起轟動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0103673.jpg
正逢一家影視製作公司籌拍一部功夫連續劇,於是立即聯繫李小龍試鏡。
這一年的李小龍二十四歲。雖然在試鏡中,他笑著承認自己被小寶寶吵得三晚沒睡覺了,但是鏡頭中的他,仍然精神抖擻,氣度非凡。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0296590.jpg
這段寶貴的試鏡很長,好奇的美國人要李小龍演示了中國戲劇的步法,解說武生和小生走路姿勢的區別,還在現場拉上一個美國老公公來當靶子,要李小龍演示武功招式。李小龍當然是只能虛晃。從鏡頭中可以看到,每次都是老公公還未來得及反應,李小龍的拳腳都已經收回了。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0531331.jpg
這次試鏡中,李小龍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武術的分析:
「功夫源於中國,是空手道和合氣道的淵源。它是一個更完整的武術體系,它比其它武術更流暢,更具連貫性,而不僅是一招半式。就好像水,水是世界上最柔軟的物質,但它有穿透頑石的能力,水沒有一定的形態,你既不能夠捉住它,也不能夠用力打它。每一個學功夫的人都希望具有水一樣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可以根據對手情況做出變化。空手道的出拳,好像一根堅硬的鐵棒,而中國功夫出拳,就猶如一條鐵鏈連著一個鐵球,剛柔並濟。功夫可以單獨或者兩個人練習,單獨練習的時候會模仿一些動物,比如說鶴、猴、或者螳螂等動物。……」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0769003.jpg
這部電視劇最後未能開拍,但是試鏡為他爭取了《青蜂俠》中加籐的角色。1966年6月,李小龍第一次出現在美國熒屏上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0983534.jpg
《青蜂俠》是一部每集半小時的連續劇,維持了30集,終因收視率不理想而擱淺。但是,作為配角的李小龍以出色的武術功底,風頭遠遠勝過主角,幾乎所有觀眾都記住了他的名字。因此他有機會繼續參與了其它電視劇的演出。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1220969.jpg
1967年8月,李小龍把自己創建的武術定名為「截拳道」(Jeet Kuen Do,簡稱:JKD)。
在他參演的一部電視劇裡,李小龍大段介紹截拳道:「就是截擊拳。你要攻擊我就得接近我,接近我就給了我機會截擊。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會用最長的武器踢你最近的目標,現在是,膝蓋。截擊拳比西洋拳更具殺傷力。……」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1453296.jpg
多年以後的評論界稱:「截拳道是一種容納百川、取資東西拳術的搏擊術,並具有三個層次,一是思想,二是功夫知識,三才是技巧。前者便是李小龍創立截拳道時說的『以無法為有法』,後兩者則是『以無限為有限』,而這兩句指導截拳道修習者的警句,不但表現東西文化融合之成就,也體現了香港人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精神,可以說,它是一種時代與文化的產物。……」「這種快速擊倒對手的拳擊術,在[李小龍眼中不僅是一門搏擊術,更是一種人生觀或處世觀。人必須向善,卻不應拘泥於形式。正如一杯水放進茶壺便成茶壺之形,放進杯子便成杯形,所以重要的是水的本質。水清則人人皆喝之,水濁則人人皆拒之。」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1791500.jpg
李小龍創建截拳道,在當時的中國武術界是一件毀譽參半的事。一部分人認為李小龍另闢蹊徑可喜可賀;另一部分人,尤其是詠春門派,認為身為詠春門人的李小龍是欺師滅祖。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2015884.jpg
事實證明李小龍的截拳道不僅具備理論底蘊,而且非常有實戰價值。他在美國開設的截拳道班盛名遠揚,授課一小時收費275美元,仍然門庭若市,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連開了四間「振藩國術館」。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2252044.jpg
其實李小龍並不滿足於開班授徒,他的目標是好萊塢,希望通過電影來弘揚中國功夫。但是好萊塢電影界對他一直比較冷淡。最終讓李小龍對美國失望,從而回港發展的導火索,是好萊塢籌拍電視劇《功夫》,李小龍競爭男主角落選。這件事對他打擊很大。
看到此處,我非常八卦地懷疑周星馳的《功夫》與此事有關,是蓄謀已久,要為偶像出這口氣。眾所周知周星馳是鐵桿李小龍迷,少年時看到李小龍的電影驚為天人,從而立志投身電影界,用他自己的話說:「我認為我現在做的所有事情,還有我的工作都是李小龍先生對我的影響。從他的電影裡我得到許多能量。……」周星馳幾乎每部電影中都有李小龍的影子,幾乎每部都有,李小龍的招牌動作、招牌形象、招牌服裝、招牌口語、招牌招數,甚至李小龍的大頭照,頻頻在周星馳電影中出現,到了《功夫》,向李小龍致敬的細節更是數不勝數。但是,可以拿權力、名譽、金錢等許多東西來搞笑的周星馳,從來不肯拿李小龍搞笑,「因為他是我的偶像,我非常尊敬他,非常崇拜他,所以不能搞笑。」周星馳電影中的李小龍,更多是一種精神的體現,一種力量的象徵。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功夫》評論稱:「周星馳在其一直以來的作品中,都善用了李小龍在功夫上的創見。……
《功夫》裡無疑繼承了李小龍截拳道『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的精義。片中火雲邪神說天下武功無不破之理,惟快不破,這正是截拳道的原意,即以最短的距離、最快的速度打到對手的要害,故此李小龍提出不要閃避,進行截擊(Don『t Block,Strike),並要求應變迅速,而不需講求什麼形式化的修飾。在片中,周星馳最後在豬籠城寨以一敵百所施展的正是截拳道式的功夫。……周星馳《功夫》與李小龍電影殊途同歸,源出一轍,表達手法和電影結構或有不同,對於現代城市丑象的批判卻同樣深刻。功夫不但作為一種中國傳統價值之具體表現形式,也作為一種人本精神的力量表現。所謂功夫,科學化點說便是把人類潛能發揮出來的一種手段,因此在電影裡周星馳強調的是功夫的高低源自對功夫研究的專注和對潛能的開發,同時功夫無分派別之好壞,卻只有功夫修習者個人道德的好壞之分,而周星馳與李小龍一樣,在這方面皆是取孟子性本善之說……」
跑題跑題,不多說了。周星馳是幸福的,他是被偶像的星光照亮生命的範例;同時他也是可敬的,做到了FANS所能做到的極致,值得各位FANS同仁研究學習……向星爺致敬……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2470065.jpg
1970年,李小龍意外受傷,脊背重創,臥床四個月,傷癒後仍須服用止痛藥。這段時間裡,香港多家電影製片廠登門拜訪,希望請他回港拍戲,包括當時香港最大的製片廠邵氏。邵氏開出的片酬是一萬美金,當時相當於六萬港幣,比當時最紅的影帝級演員的片酬高出一倍;而嘉禾公司則出到一萬五千美金,也就是九萬港幣。
嘉禾不惜血本一定要請到李小龍的原因,是由於老闆鄒文懷慧眼識英雄。他在電視上看到李小龍的一段功夫示範表演,拍案叫絕,多年以後還在採訪中津津樂道:「他側踢一寸厚的木板,一腳踢斷四塊,力度和時間都掌握得無懈可擊……」鄒文懷還回憶說,與李小龍洽談合作時,李小龍提到當時正在熱播的一部功夫片,問:「這是不是香港目前最好的動作片?」鄒文懷答:「是。」於是李小龍很有誠意和信心地說:「如果是我來演出的話,會演得更好。」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2678370.jpg
1970年,李小龍回到香港。不算已往的幾次短暫過境,此時李小龍已經闊別香港十二年。與他合作過的黃握中先生在回憶中說:「……當時我想到李小龍將來在香港的電影發展前途一定非常好,因此我第一個找他出了一本書,就叫《李小龍》,做了一本採訪,再配上一些照片,印了五千本左右,一出來不到兩天就全部賣光了,他的電影還沒有出來,就已經非常轟動了,當時香港觀眾非常崇拜他,給他出書也為我賺了一筆小小的錢。李小龍剛剛回來的時候,非常熱情也非常健談,還很幽默,常常講笑話,人很隨和,所以我們跟他做採訪的時候大約花了兩三個小時,他也很耐心地接受我們的訪問。……」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2854874.jpg
鄒文懷與李小龍簽了兩部片約,第一部是《唐山大兄》,由香港功夫片導演羅維與著名小說家倪匡合作完成劇本,低成本電影,只在泰國的一個小村莊拍攝,佈景極其簡陋,情節也比較簡單。但是李小龍的驚人表現勝過一切。他一改以往功夫片那種繁複而花哨的招式,出手快、準、狠,幾乎全部在兩招之內搞定敵人,迅猛犀利的拳腳以及高亢的嘯叫兼具個性與力量之美,令人目瞪口呆。片中有一段是李小龍獨戰六名歹徒,展示了「李三腳」之勢不可擋的威力:三次轉身踢腳,每一次轉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一條腿能夠踢到一半然後決定該向高處或低處出擊,快如閃電,對方根本無法招架。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3094308.jpg
《唐山大兄》在港上映不到3周,票房已達350萬港元,同時連破東南亞地區的所有華語片票房紀錄,掀起了功夫片的新熱潮。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3294605.jpg
《唐山大兄》也顛覆了當時的香港電影市場,使尚處於起步階段的嘉禾公司一舉邁進了強勁競爭者的行列。鄒文懷和李小龍對他們的初戰告捷都很滿意,繼續合作下一部電影。李小龍十分尊重和信任鄒文懷,許多事情上對鄒文懷言聽計從;鄒文懷亦允許李小龍在電影製作方面參與更多意見,還下令增加了財政預算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3474984.jpg
決心在香港大展宏圖的李小龍將蓮達和家人都遷來香港,定居在九龍塘的一座兩層別墅。這座別墅擁有十一間房,還有日本式花園,在當時的香港是非常高級的住宅。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408150047407.jpg
李小龍的第二部功夫電影是《精武門》,講述了創辦精武門的民族英雄霍元甲被日本人謀害,其高徒陳真為師父報仇雪恨的故事。這部電影至今仍然被列為功夫電影代表作之一,不但把真刀真槍的中國功夫推至新的層次,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享受;亦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狹隘的復仇主題,將影片上升到民族大義的高度,穿插了陳真飛腳踢碎租界公園大門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木牌、將「東亞病夫」字幅撕碎塞到日本武士口中等情節,以其強烈的愛國意識和民族精神引起廣泛共鳴
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408150394468.jpg
我自己對這部電影更是印象深刻,因為是在這次的香港國際電影節裡,在添馬檻露天銀幕上看的,足有二十多米高的超大銀幕為這部電影更壯聲色,每一場對戰都是激動人心!尤其是陳真單人匹馬挑戰日本武館,將全館武師打得爬不起身的經典場面!李小龍不但展示了他奔雷閃電一般的威猛拳腳,還第一次在電影裡使用了他最擅長的、後來風靡世界的雙截棍,讓全世界見識了精湛的雙截棍術,當時有武術家曾驚歎道,光是看李小龍舞雙截棍的鏡頭就已經值回票價!
當然,擅長真功夫的李小龍拍攝這樣的鏡頭並不困難,難的是與他合作的人。據當時的工作人員杜惠東講:「……因為李小龍是會真功夫的,所以拍電影的時候就不習慣用那種假的方法,他要在電影裡真打。但是如果對手演員的位置不好,就可能會被他打傷,遠了又容易打不到,所以他用的那一批武師都是合作熟的,不熟的都在外圍,不認識的根本不用。」杜惠東還說,其實李小龍也是用替身的,如今在《功夫》中扮演包租公的著名武星元華當年就是專門替李小龍翻跟頭的替身,因為李小龍是學詠春拳出身,不會翻跟頭。
莊孝偉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9114, 收花文章: 2043 篇, 收花: 8026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13 位會員向 莊孝偉 送花:
anotherlevel (2007-10-30),atie (2007-10-30),David722 (2007-11-08),dddd (2007-11-12),Dimo Chen (2007-10-30),eloha123 (2007-10-31),fishiii (2007-11-02),heavenheaven (2007-10-30),jient (2007-10-30),KL-iris (2007-10-30),NiGHTsC (2007-11-05),鐵面王子 (2007-11-01),阿和叔叔 (2007-10-30)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