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getter
那是你個人認解讀我說的話,認為我推翻我說的。
我本人不是這麼想,
一切皆屬必然,如此才有因有果。如果是偶然,那又是哪種果?
就是要還原歷史,才不會被某幾個黨誤導,228事件的傷害本來就不分族群的,
而考政的結過卻是執政者的錯誤,從陳儀到蔣介石。
你說的鞭屍是誇張之事,在此一民主台灣的時代,應該看不到如此愚笨的事。
我也不希望看到如此愚笨的事,當初的228事件的受難者家屬,有許多人要的是
真相而不是補償,他們認為補償在多人還是死的不會往生,反而是真相才是核心。
我只是單純問您,"屠殺"二字的定義或解釋?
也問您"如果只是單純的語言不通,會演變成大暴動嗎?"
西方先進國家是將之類的歷史還原清楚? 還原歷史不等於是追討元兇…
請你搞清楚,您說的南非的種族能和解,一定有還原歷史,而非追討元兇
再加上,天主教的聖經上說的『要愛你們的敵人』,才能慢慢的柔和。
在文化、宗教、民族性上就有很大的差異性,拿來看台灣不是很正確。
台灣的文化部分因為源自於漢文明,因此有漢文明的自私、對立、貪污腐敗
...等的不好部分。這也是台灣才會久久不能和解的原因。
"屠殺"二字的定義或解釋?
A:
大屠殺一詞有多種含義,但最通常的含義為故意對人進行的一種大量殺戮行為,通常與戰爭犯罪或暴行相關。但除非用做比喻,否則大屠殺一詞一般不用於針對戰鬥人員的行為;但對戰俘進行的有預謀的大量殺戮卻被認為是一種大屠殺。
此外,「大屠殺」一詞也被廣泛用在有重大政治含義的,針對個人、公民,或小範圍的軍事殺戮行為上,如波士頓大屠殺。個人或小範圍的謀殺行為有時也可能被描述為大屠殺,如某些學校槍擊案件。另外,大屠殺一詞經常被用做政治和宣傳目的,宣傳經常給某些事件有選擇的貼標籤以使一件事變得敏感,如肯德州大學屠殺越戰示威學生事件。在瑪雅族印第安人曾被屠殺的瓜地馬拉,人權委員會給大屠殺下的一個定義是:「大屠殺是指在同一地點殺害五人或五人以上,並且受害人沒有防衛能力。」 。在哥倫比亞,大屠殺隱含的人數含義要比在瓜地馬拉更多一些。在中國,屠殺是一個禁忌詞語。(維基百科搜尋:屠殺)
屠殺的定義「屠」字有一定的意思,必須是在沒有反抗的情形之下被殺,
才是屠殺。也有人解釋作濫殺無辜。(GOOGLE 搜尋:屠殺的定義)
這是我的查到也接受的答案。
"如果只是單純的語言不通,會演變成大暴動嗎?"
A:
我本人認為不會,因為語言不通,不會互相往來,又何來衝突之有。
那您的這兩題的解釋為何?
228 事件之所以被人說是屠殺事件,應該是自1947年3月8日那事件時的點
的關係所致,無差別的殺人,這時的國民黨軍隊是,不分誰的。還有後來的
1947年3月25日殺害了和平協商的潘木枝、盧炳欽、柯麟、陳澄波、邱鴛鴦
(以上皆嘉義市參議員)、劉傳能等六人。因此228事件被屠殺作連結。
我推測為何南部人會如此討厭國民黨也是從1947年3月25日的事件開始吧。
如果以我所查訪到的資料,228事件被與屠殺連結也不用太奇怪。
想要了解228事件,又不想看到政治顏色,可以到維基百科看
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variant=zh-tw
那你的想法呢?
|
如果你要將殺5人以上定為屠殺,完全不考慮事件的遠因近因,我是沒意見
不過還是感謝你查出一個很好的解釋,"在中國,屠殺是一個禁忌詞語"
為何用西方的定義?身為中國人也好台灣人也罷百科說得很清楚我國文化對屠殺是一個禁忌詞語
請你問問身邊的親朋好友對屠殺二字的看法,是否每個人都會先去網路查百科?
告訴你華人社會,大部分人對屠殺的印象馬上會想到南京大屠殺
用西方的定義?對人權團體來說,執行死刑也是一種屠殺,有何不可?
受害家屬後代要的是真相,但,不會是"被扭曲的歷史"
你所貼的網頁我都有看過,同樣再重複n次,維基百科引用了相當多的史料,我的問題同樣沒變,是百分百可信嗎?
維基百科引用的起因:
導火線與台北的動亂
1947年2月27日,「台灣省專賣局台北分局」查緝員傅學通、葉得根、盛鐵夫、鍾延洲、趙子健、劉超群等六人及四名警察,在台北市的天馬茶房前,發現一名40歲並育有一子一女的婦人林江邁正在販賣私煙,查緝員沒收林婦所販賣的香煙及身上所有的錢財。而林婦表示家計困難而跪地求饒。但是查緝員一直堅持不讓步,使周圍民眾越聚越多,之後林江邁被查緝員以槍托公然擊傷頭部。民眾目睹此景後,因憤怒而將查緝員包圍,傅學通等人開槍示警,卻失手擊斃了市民陳文溪。激憤的群眾在當天晚上包圍警察局,要求懲兇,但由於警察局長官包庇下屬,民眾得不到滿意的答覆
這段跟我看到的另一研究報告落差實在太大,因為中研院幾位學者找到林江邁的女兒,她本人說事實上在賣私煙的是他本人並不是她媽媽,有名軍人向他買煙因為小女生不會國語,小女生看到軍人恐慌,在附近的民眾看到誤以為外省軍人欺負小女生拿了煙不付錢,驚動他媽媽趕來看到,一大群人在爭執,混亂中林江邁被軍人的搶打到頭部,之後越鬧越大...............
林江邁的女兒萬萬想不到因他語言不通又害怕,事情會演變成後來的鎮壓,多年來她也不敢向別人提起她就是主角..
學者批評民進黨為什麼不採信?有偏見的研究報告,為何不採信當事人的說法?難道就像陳水扁的太太當年被牛車撞倒,對方堅稱是陳水扁的支持者,撞傷他太太是意外,一直都很愧疚,可是民進黨到現在還是不改口說是國民黨幹的好事?
請問,事件起因的背景兩個版本可以出現'如此大的差異",閣下還可以振振有詞的說你認為的就是如此?
同樣,一個事件多個版本,哪你的想法又是怎樣?
ps:自私、對立、貪污腐敗是人性,不能說成是漢文化如此膚淺,基督敎國家天主教國家沒有哪三種行為嗎?台灣不能是政客們的私心,不要推諉給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