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08-02-06, 11:53 AM   #4 (permalink)
non 帥哥
長老會員
榮譽勳章
UID - 17047
在線等級: 級別:37 | 在線時長:1554小時 | 升級還需:42小時級別:37 | 在線時長:1554小時 | 升級還需:42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24
住址: 蘭亭序始
文章: 1317
現金: 4519 金幣
資產: 1578502 金幣
預設

如果連對手都不能包容~ 談什麼治國?

不能忍辱的人.. 與他合作的人自然就少;已有個鮮明的例子了不是嗎?

-=-=-=-=-=-=-=-=-=-=--=-=-=-

關於宰相肚裡能撐船.. 一個故事

引用:
原句是: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說這句話的是清康熙時,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

資料: 六尺巷,位於桐城市區的西后街,今屬安徽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巷南為宰相府,巷北為吳氏住宅,全長100多米,寬2米,均由鵝卵石鋪就。巷子由來有著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據《桐城縣志略》和姚永朴先生的《舊聞隨筆》載:清康熙時,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世居桐城,其府第與吳宅為鄰,中有一屬張家隙地,向來作過往通道,后吳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張家不服,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顯貴望族,縣官左右為難,遲遲不能判決。張英家人見有理難爭,遂馳書京都,向張英告之此事。張英閱罷,認為事情簡單,便提筆沾墨.在家書上批詩四句:「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裡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得詩,深感愧疚,毫不遲疑地讓出三尺地基,吳家見狀,覺得張家有權有勢,卻不仗勢欺人,深受感動,於是也效仿張家向后退讓三尺。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名謂「六尺巷」。兩家禮讓之舉亦被傳為美談。

明清兩代有關六尺巷的傳說較多,但僅桐城張英六尺巷的故事最有據可考,有地可尋。桐城六尺巷至解放時仍為張莢子孫住宅,且張英一生為人寬厚,晚年歸隱龍眠山時,與鄉民友好相處,或遇挑柴人,都以禮相讓,讓牆的事屬張英,實為可信。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432079.html?fr=fd

此帖於 2008-02-06 12:09 PM 被 non 編輯.
__________________
大千海水尚可量 十方虛空猶可涉 諸眾生心尚可同 世尊功德不可盡
諸佛世尊有 百四十 不共佛法

以彼彼諸名 詮彼彼諸法 此中無有彼 是諸法法性
odysee | Buddha-img | 如何得觀音菩薩感應
non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547, 收花文章: 699 篇, 收花: 1825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2 位會員向 non 送花:
anotherlevel (2008-02-19),uplander (2008-02-22)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