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anotherlevel
 
這是真的
不過就當來玩吧
有人說小孩是來討債的
但是我有時候覺得是來還債的
帶給家庭快樂
帶給母親幸福
帶給父親勇氣
畢竟
不是兒子拿著白朗寧壓著爸爸媽媽 say yes 的
爽也不是兒子在爽
是他們兩個人在爽
要是真有什麼苦
真的該 歡喜做 甘願受
再說
不要想自己一直付出什麼在自己兒子身上
位什麼不想自己從孩子生上得到多少快樂
如果沒有這快樂
那就應該檢討了
一定是自己沒留時間給孩子
都在工作
都在工作啊
或者
都在逃亡
都在逃亡啊
  
|
天師說的
讓小弟想起電影「The 13th Floor」
從一出生我們就在電影中、在遊戲中
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有時很難透過感覺去識別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流
順利或不順利地走下去
如果撇開情緒來看
好像就不覺得該眷戀什麼
一切很空~~
就像身上只有1元
買不起飯吃
意識到自己快餓死的時候
有些人拼了命的想去「活」
可是「活」的正確感覺應該是什麼呢?
想去「活」的念頭
會鼓勵人去做好事(從事生產與工作),但有時也誘導人去做了壞事(偷、拐、搶、騙...)
有些人則想要尋死
那麼「死」的境界又該是如何呢?
尋死的一個人,留下了活著扼脕的一堆人
放開想想,好像事情沒有那麼嚴重
餓就餓,飽就飽
能生則生,該死不活
在那個沒有驚慌、恐懼、高興、悲傷的表情裡
原本應該在意的
都變得很淡很淡
嚐不出啥味道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