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6, 03:46 AM
|
#39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引用:
作者: rezard
天師說的
讓小弟想起電影「The 13th Floor」
從一出生我們就在電影中、在遊戲中
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有時很難透過感覺去識別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流
順利或不順利地走下去
如果撇開情緒來看
好像就不覺得該眷戀什麼
一切很空~~
就像身上只有1元
買不起飯吃
意識到自己快餓死的時候
有些人拼了命的想去「活」
可是「活」的正確感覺應該是什麼呢?
想去「活」的念頭
會鼓勵人去做好事(從事生產與工作),但有時也誘導人去做了壞事(偷、拐、搶、騙...)
有些人則想要尋死
那麼「死」的境界又該是如何呢?
尋死的一個人,留下了活著扼脕的一堆人
放開想想,好像事情沒有那麼嚴重
餓就餓,飽就飽
能生則生,該死不活
在那個沒有驚慌、恐懼、高興、悲傷的表情裡
原本應該在意的
都變得很淡很淡
嚐不出啥味道哩
|
 
我爸爸死的時候我想很多
如果我爸爸沒結婚生我跟我弟的話
他死去之後不到三個月應該就被這個世界遺忘了吧
生了孩子彷彿是來過這個世界的証明
因為我的確懷抱著許多我父親的人生觀活下去
厚道
正直
幽默
善良
還有自以為厚道
自以為正直
自以為幽默以及
自以為的善良
再怎樣
我都不會去吸毒或者販毒
販賣槍枝
強姦男人或女人
我爸爸的身教给了我一個道德的極限邊界
身為他的兒子我想我永遠跨不過那條界線
這些都是他來過這個世界的證據
這個道理卻不能類推
因為除了我爸爸
我最多記得我爺爺
我曾祖父我就不記得了
我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思索我人生的意義的
我先從死亡著手
...
今天死
明天死
後天死
30年後死
不都一樣是死嗎
30年後死難到比今天死更了不起嗎
還不是都要死
要說
可以說很久
依照校長的說法
我的廢話都可以出一本書了
 
改天你還有興趣的話
我們再聊吧
  
|
|
|
送花文章: 106343,
收花文章: 12197 篇, 收花: 44083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