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08-05-24, 05:19 PM   #1 (permalink)
barrielee
註冊會員
榮譽勳章
UID - 10501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2
住址: 台北
文章: 5090
精華: 0
現金: 11467 金幣
資產: 22177 金幣
預設

引用:
作者: Dingding 查看文章
我倒覺得所謂政績,不能通通用選票或者經濟面來考量

我覺得提升台灣本土意識是有的,至少過去國民黨政府這一塊並不特別重視。或許民進黨政府有點操作過頭,不太被認同,可是仔細想想....在2000年以前,台語節目有沒有那麼流行呢?是不是很明顯台北的孩子都不太懂母語?
雖然我家的人都不贊成民進黨政府在教育上亂搞,但我父母一提到現在的孩子台語講的亂七八糟,也是猛搖頭。

我還記得我小時候,住在台北的表姊回來,還跟我們比賽誰不講台語比較多,因為「講國語」比較有水準

我不是要批評什麼,而是我覺得不同的政治氛圍,不同的城市鄉村,重視的文化也大異其趣
民進黨政府重視這塊,我不覺得是什麼錯誤,至少他提醒大家,別忘記(或者輕忽)這塊土地帶給我們曾經有過的文化。

至於深化民主....這很見仁見智,雖然有的時候某些新聞跑出來大家會狂罵民主倒退
不過其實如果仔細想想,這幾年媒體什麼見鬼的狀況都有,熱衷政治的人大家CALL IN到電台電視亂罵,有的人選擇在網路上寫寫文章...這八年不是國民黨執政,我不知道國民黨執政的話會不會有這麼「深化民主」,但民進黨執政這些年來至少沒有(或者不敢)明目張膽的破壞這種價值。您用「又是一個不能吃飽肚子的抽象名詞」來批判這個,我覺得是根本不同的兩個天秤,是如何相比較?

同樣的,客家電視台也許一般人不太會去看,但我確實有朋友的家長因為有了客視而有多一種的電視選擇。
套用您「經濟」的標準,民進黨就是搞經濟這套實在是太爛了,爛的讓大家不願意再把票投給他們,但如果民進黨的經濟政策平順,雖然大家沒賺大錢但也不至於過苦日子,那麼大家投票意向的選擇就不在經濟面,而會轉向考慮其他各式各樣的層面,而此時國民黨是否仍能大勝兩百萬票?還是未定之天。
李登輝執政12年,他也很自豪對台灣"本土化"及民主化"的貢獻,連民進黨人都不敢否定

所謂本土化及台灣主體意識,民進黨有沒有很清楚的論述?單單閩南語普及化就是主體意識?語言只是溝通工具,民主進展也是潮流的趨勢,我不相信當年另一可能接班人之一的林洋港或其他國民黨人當總統會不走這條路
可惜的是民進黨台灣主體強調台語之際,不講台語非我族類,去中國化才是他們核心價值,因此,我很難苟同這就是"政績"

深化民主?我個人認為不是開放或容忍人民透過不同管道批評政府,可以在網路上留言批藍批綠,民進黨政府在這八年的所謂深化民主只不過是一種口號工具,搞個公投為了達到政治目的,深化是這樣嗎?應該是加強及教育選民高品質的民主,不同意見能以理性討論,多了更多討論政治的管道又有何用?品質沒變好(政論節目反而變成亂源),何來政績之理?

保存或提升不同種族的文化,是該做的事,只是國民黨以前沒做,民進黨上台後把客委會變成綁樁的工具,只要客家團體要錢一律照給,向立院要預算沒人不敢不批,早前親民黨客家藉立委鐘紹和對預算有意見,當時的立委羅文嘉一聲不尊重客家人,帶隊包括鐘委員,完全沒有任何理性討論空間...

民主國家,我認為所謂"政績",至少說出來讓人心服口服,能放諸四海皆準才能算是好的政績

例如:陳水扁北市市長任內提升了公家機構的服務品質,我想沒有人會反對這是好的政績
barrielee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204, 收花文章: 4687 篇, 收花: 2384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