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dddd
指教別人「不當管教」是容易的;所以... 不輕言;
要把自己「管教得當」是不易的;所以... 同理心。
那種感受... 我都能理解了;何況郝伯村、蔣仲苓長我一輩...?
那一代的國軍,從戰場走來;不是學校,在高壓中,表現不出太多理性的智慧;
這一代的國軍,從學校走來,不是戰場,在高壓中,表現不出太多魄力的決心。
去找幾張將官的戎裝照來看看,大多數的人,都會明白我在說什麼。
那個年代的將官戎裝照,祗有病態的嚴肅、迫人的威儀、受不了的酷,其它沒有。
笑容是什麼?
問天...
問老天爺什麼時候才肯讓他們回去...
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
雖然... 很顯然的是差太多了;但是... 參考一下總還是可以的吧?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230542.html#post1955424
|
稍為查一下資料,十年前因演習意外,蔣仲苓在立院的回應"軍隊哪裡不死人",不管這是不是發自內心真實的回答,出了人命身為國防部長這樣回應,看來比指別人管教不當與否更容易
校長兩篇回文也述說了很多老兵內心的辛酸,問題是哪裡不死人或校長的話對當年軍演死傷家屬來說是二度傷害?還是能安撫了他們的心?
蔣仲苓陸軍官校畢業,資歷完整當過陸軍總司令,他一生沒有也未曾體驗過當大頭兵之苦,不竟將軍的命與小兵的命在軍中的角度自是不同
電影搶救雷恩大兵有一場戲,主角帶隊尋找雷恩時途經一處,發現有毀掉的軍機,裡面還有高階將軍被困而死在裡面,其一士官說為了保護長官弄了多層防護,結果反而逃不出來,真是滿諷刺!
這個社會人與人相處,有時缺乏了"體諒別人之心",不管再多理由再多辯解也不會喚回"已失去的寶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