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古里特
在此先定義"一片天"的意義
我認為是一份正當合法的優渥薪資福利
若是這邊的"一片天"是開開心心地工作,那以下所寫都是廢話 ^^"
說句白話
行行出狀元,在國外或許可行
但是在台灣卻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技職體系就是為了一技之長
但看看台灣的技職體系成甚麼樣子?
在台灣學土木、學音樂、學文史、學冷門科系的
要告訴它們行行出狀元,它們會相信嗎?
它們只知道活不下去,要轉換跑道
冷門行業能夠有多少擁有一片天的人?
即使真的有好了,也是少數中的少數
會比選對領域的人們更容易擁有一片天嗎?
我時常和朋友講,我不是敗金、也不是勢利眼,但這都是社會現實
前幾天才和一個補教業的朋友聊天
他認為補教業是他的興趣所在,在工作中能找到成就感,要長久做下去
問他為什麼不做教師?因為他考不上,於是做補教業
問他現在一個月薪水兩萬出頭,做這麼多事情,職業有發展性嗎?
他說做個兩三年就可以升講師,大約會有四五萬薪水
總之,我和他講,他是一個男人,將來要養老婆小孩和爸爸媽媽
補教業很難長久做下去,薪資發展空間也不大
將來要靠補教業這份薪水去養一家老小嗎?
雖然這種行為像是潑冷水,但只是讓他想清楚
在補教業是他的興趣,但也要考慮將來的現實考量
|
一片天(賺足夠的錢+長久)是有可能的啦
只是未必適用於每個人
職業大致分成"業務型"與"死薪水型"
補教業薪資落差大、不穩定是因為它屬於業務型
業績多、有客人上門、生意好,才能賺錢
這年頭死薪水型的工作真的不多
即使有,薪資水平也高不到哪裡去
就算是公務員、銀行行員...以前認為很好的鐵飯碗、金飯碗
工作內容也逐漸和以前不一樣,壓力大、越來越不好做
整個就業現況和現年5、60歲的中老年人認知差距很大
所以如果還繼續用前輩長輩的觀念來選擇工作
不失業都很難...
以前只要找到一個看來穩定的企業
安安分份朝八晚五就可以養家糊口
現在任何看來穩定的企業都有隨時關廠、遷廠(去國外或大陸)的可能
直到退休時都當個完全的"上班族"還真要有點機運
等到我們這個稍稍年輕的世代邁入四五十歲時
中高齡失業應該是更嚴重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