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論壇說明 |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5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感念王永慶》他,不求博士虛名  
		
		
		
		
			【經濟日報╱彭德光(南亞塑膠公司環安衛室高級專員)】 2008.10.24 03:32 am 在台塑集團服務33年的我前往悼念追思,往日時光一幕一幕重現眼前,無限悲慟與感念情懷油然而生。 民國80年至84年我在南亞塑膠公司擔任資訊管理組組長,因職務內容有涉外工作機能,很幸運地有機會獲得王創辦人親自教導,感受到他崇高人格及慈悲心態,以及親切謙卑平實做人風範,不得不令人肅然起敬。 印象最深刻的小故事是,那時國立交通大學鄧校長啟福教授和我說要頒「榮譽博士」給王創辦人。我到創辦人辦公室報告,但創辦人說:「彭德光!博士學位是要經由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碩士班等過程,每一個階段按部就班認真苦讀而獲得的才有意義。我沒有資格條件。你和鄧校長說,我很感謝他就好。」 這真令我大為吃驚!一般沒有博士學位的人,常千方百計想獲得一個榮譽博士,以圖個好「名」聲。但創辦人卻能看淡虛「名」,一心一意專注「務實」踏實經營他的本業──台塑關係企業集團的經營管理。 另一則小故事是,我曾向創辦人報告,當時考試院邱院長創煥先生要出版《孝行楷模》一書,邱院長打算把王董事長事母至孝故事刊登出來。王創辦人跟我說,他只是請個人幫忙照顧高齡母親,實在是談不上成為「孝行楷模」。 事實上,基於一個資深員工,我所聽過的故創辦人「飲水思源」「知恩報恩」「事母至孝」的故事可說是多如牛毛,創辦人卻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帶過。 又有一則小故事─創辦人知道我是出生在台灣的外省人第二代,他知道我不會聽講閩南語,而用國語和我提到當年二二八的時空背景。他強調,人與人之間不應有省籍情結,要相互諒解、包容。 這也就是王創辦人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事在「人」為,不只關鍵事的成敗,「人」心向背更關係到「領導卓越」與否。能人志士若未能抱著肝腦塗地在所不惜的精神為台塑企業集團打拚,想要有輝煌成果、亮麗業績是不容易的。從王創辦人身邊擁有許多已有財富、位居高位的傑出優秀部屬,並樂於長年追隨,就足以證明他是「跨世紀最偉大最有向心力的領導人物」。 所謂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王創辦人做到了。他雖然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與天地共存,與我們長相左右。 【2008/10/2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4571136.shtml ------------------------------------------------------------------------- 看完這則報導有點感慨! 又是交通大學?大學校長是否有個習慣想拍企業家的馬屁?好讓自己退下來得到什麼好處?或希望他們捐贈什麼的拿個榮位去換東西? 之前寶來證券總裁白文正自殺事件,前交通大學校長也是早前鬧得風風雨雨的張俊彥頒了個榮譽博士學位給白文正,事後被外界指"疑似被供養" 當一個人的成就早已超過博士,總統,諾貝爾獎得主等頭銜時,他的名字就不需要再加什麼虛名 想起以前在外商公司上班,美國人很重視學歷,公司的總經理是位台灣人,他只是留美學士,據說他們哪個層次的人在交換名片時title上多印ph.d,感覺上會比較有面子,這位總經理也許為了少一個博士頭銜而耿耿於懷,後來報讀了一個國外大學的博士課程,這類課程當然是有錢好辦事,不過裝個樣子也要交報告及論文,可憐的是他的秘書除了公事還要幫他做作業報告,甚至論文內論也是公司內有碩士背景的主管幫他完成,正如王董說不是靠自己辛苦得來有何意義? 前立委羅福助好像也有榮譽博士學位 ![]() 此帖於 2008-10-24 03:00 PM 被 barrielee 編輯.  | 
| 
		 | 
	
	
	
		
	
	 
		送花文章: 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