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arrielee
另一篇主題是有關剛去世的經營之神,最近太多他的回顧,他的管理哲學中"凡事追根究底,及合理性",據說每次開會主管都要做準備深怕王董問到回答不出來,沒有人敢打馬虎眼
最近金融風暴國內股市跌跌不休,馬政府不知開了多少財經會議,一兩星期前馬英九提出成立主權基金,現在呢?影都不見了?
我與公司同事討論,假設當天有個開會的場景,開了不少藥方仍無起色,不知哪位官員提出了成立主權基金,不懂財經的馬英九第一次聽到這個新概念,會有何反應?會不會問可行性?風險如何?各國實施的成敗?錢從哪裡來?(這是最最重要的事項),要求財經官員以最短時間提交詳細報告..(以上都是我們假設馬英九在會議中問的事情)
當有天馬英九在公開場合宣告成立主權基金的議題,也說出可能運用發行公債,外匯存底...,還有媒體報導央行總裁彭懷南也同意..,結果彭總裁馬上跳出來反對用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我們才發現原來沒有詢問過彭懷南的意見),之後蕭萬長還提了一下主權基金要成立...再來發展這個政策就好像不了了之
原來主權基金是八字沒一撇馬英九就急著提出來?我想一個私人企業的董事長大慨也不可能把還沒半熟的政策急於端出來?事後消失無形,如何向董事會交代?
甚至有學者質疑,民選總統不能要求一定要懂財經才能選總統,難道內閣財經官員下了一大堆藥仍然救不了經濟,開會時大家都提出很多理由是大環境不佳,美國次債風暴..身為總統的人就接受這是大趨勢使然,甚至認為官員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大家都天天加班很辛苦不忍太苛責?官位依舊坐得穩穩的?
我想起曾當過馬英九台北市府勞工局長的鄭村棋,他在節目中提到馬英九的領導就有這種體會,迷信高學歷找來的市府官員大部分都是博士級,每次開會各持己見,幾乎都是浪費時間沒有任何結論,久而久之有些官員包括鄭村棋本人都覺得開會浪費時間乾脆不出席,身為市長的馬英九只能感到無可奈何,甚至有些官員是大學教授借調到市府當官,對市府生態適應不良,各方投訴不斷,馬英九聽在耳裡還是無奈的說出"好不容易把人家請來,要叫人走路也等學期結束他們才能回到校園",馬英九是多麼會體諒下屬好人,這種性格適合當領袖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