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1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人之生也,受氣於水,稟形於火。水則為精為志,火則為神為心。精合而後神生,神生而後形全,形全而後色具。是知,顯於外者謂之形,生於心者謂之神,在於血肉者謂之氣,在於皮膚者謂之色。
形之在人,有金木水火土之象,有飛禽走獸之倫。金不嫌方,木不嫌瘦,水不嫌肥,火不嫌尖,土不嫌濁。似金得金,剛毅深;似木得木,資財阜;似水得水,文章貴;似火得火,兵機大;似土得土,多櫃庫。似禽者,不嫌瘦;似獸者,不嫌肥。禽肥則不飛,獸瘦則少力。如鸞鳳之形則眉目聳秀,與夫形體清瘦;如犀虎之象,則頭角高聳,與夫頤腮豐滿。如此之類皆貴矣,反此者皆*矣。 形之在人,木形本瘦,其色青。瘦則不露,青則不浮。青瘦則細而實,露浮則粗而虛。世之論木者,但知其瘦取形,不知其有粗如松柏之木,其本以實,其葉愈青,謂之細實。至如梧桐之木,其內本虛,其外不牢,謂之粗虛。然取木之形,安可一概而論哉?木之形,非在其一,有帶金者,有帶水火土者;水之形,非在其一,有帶土者,有帶金火木者;火之形,非在其一,有帶水者,有帶金土木者;土之形,非在其一,有帶木者,有帶火金土木者;金之形,非在其一,有帶火者,有帶木水土者。帶其相生則吉,帶其相剋是凶。如人之始則瘦,此木之形也;中則粗,是金形也;次而肥,是水形也;其次厚實,是土形也。始瘦次肥,為水生於木;次又厚實,此木之得土也。始若瘦,次粗,為滯也;始瘦,次肥厚,此為發也,庶人進財,官員加職。 神之在人,欲其深,不欲其淺。神深則智深,神淺則智深。用則開於眼,合則收於心。近觀則有媚,遠視則有威;其瞻視有力,其睡臥易醒。臂如燈之火,其心之分,則謂之神;其燈之花,則謂之神光;其四畔之光,則謂之魄;油乃精也,油明而後燈明。此謂之著也。 氣之在人,要其堅向清韻,而不在乎剛健強鳴。其內平,則志篤;其外舒,則氣和。有清焉,有濁焉;有清中之濁,有濁中之清。若以浙人、淮人之氣論之:浙人之氣,重而不鳴;淮人之氣,鳴而不重;南人之氣,清而不厚;北人之氣,厚而不甭。陽氣舒,而山川秀茂;日月出,而天地光明。此氣之著也。 色之在人,雖在皮膚之上,要其實,不要其浮;欲其聚,不欲其散。生於五藏之表面,飾於一身之光潤。唐舉先生曰:「光不足,為之色。」人之有得,則喜形於外;有失,則憂存於心。有老焉,有嫩焉。嫩者,謂年紀深而帶後生之色。色老者吉,色嫩者凶。然相法之中,不惟其色之如此者滯,凡形嫩者,亦如之。有三光焉,有五澤焉;有三暗焉,有五枯焉。 形神者,有形有餘而神不足者,有神有餘而形不足者。形有餘而神不足者,初見似威,久視而晦;神有餘而形不足者,初見似晦,久視愈明。形神俱有餘者,識與不識,見而悅之;形神俱不足者,不必更問,令人可惡。形與神相照,氣與色相扶。神全則形全,氣全則色全。神能留氣,氣不能留神;氣能留色,色不能留氣。至於形,則載之而已。有厚焉,有薄焉。厚者吉,薄者凶。世人有遇時得志者,其始皆欲有為也;及其中則滯,末則卒,皆由度量淺狹,不能容載也。牆薄則易頹,酒薄則易酸,紙薄則易裂,人薄則易亡,水土薄則不足以致陰雲之附。不度已短,專談人過;侵削人物,以為已恩;面前說是,背後說非;不睦親長,卻奉外人;本性輕率,佯為沉重;改常棄舊,忘恩忽人;未貴先盈,未富先驕;未學先滿,此大薄矣。若此者,不惟破相,又損其壽,殃及子孫。 然壽之相,非在乎形貌恢偉、眼目浮凹,便言天矣。形貌恢偉之人,若有時,情寬性厚,此謂之情氣相附也;若度量偏窄,此謂心不稱也。世之人惟知其眉上兼耳內生毛者多壽;骨人耳兼人中深長、法令分明,便言在壽,然不知其所稟也。此蓋精氣內實,其骨乃從精髓而透出,然後毫毛方始生於眉耳,法令方始分明,人中方始得深長。如樹之根本牢實,上面方始發生枝葉,似油盛燈明,精足則身安。唐舉先生曰:「虎骨龍睛,世人皆知其吉;結喉露齒,世人皆知其凶。」然而吉者未必為吉,凶者未必為凶?結喉露齒,雖則劣相,有時,心地吉者貴矣。但利其身,不利妻子。如三尖五露之人,貴者多矣。但其神氣深粹,皆可取也。神氣深粹之人,形安體靜,不隨語行,不隨默止,不隨財動,不隨色轉,安而定,祥而雅。如此之人,皆知分也。今之人,享富貴而心不足、不快者多矣。其神氣安靜之人,心地空閒,而所為放心。 形神氣色之於人,有滯者多矣。形滯八年則塵埃,神滯四年則身硬,氣滯三年則心傾,色滯一年則神困。有陰有陽焉。陽者不可帶陰,陰者不可帶陽。若男帶女相,懦而無立;女懷男相,主失其夫。婦人要柔而順,男子要剛而正。良人之婦,有威而少媚;*家之婦,有媚而少威。然世之論相者,但觀其面部者多,而不究其根本。如骨者,凡人於眉鼻兩頰之上皆有也。在貴人,則有從精髓內生出,故其眉青秀而細;及貧*之人,則浮於上而粗。如顴骨,上一位,庶人;入耳,不過有壽;不露,不過有富;至若作監司之人,生入兩鬃;兩府之人,則生入天倉;其作太守之人,則堆成峰而入兩眼之尾而已;至下輔,主倉庫、奴婢。若其地閣闊厚,自有倉庫奴婢。設使地閣缺陷,是無宅可居,安有奴婢之軀兼倉庫哉? 視遠,智遠;神高,智高;視下,智下;視斜,智毒;睛屢轉者,殺人或流;視迫上迫下,此瞻視不常之人,不可兼立事矣。有天者貴,有地者富,有人者壽。有天、有地,人事不修,是徒有相也。 |
__________________ 百戰功成老太平 優柔誰肯苦爭衡 玉鞭金馬閒終日 明月清風富一生 |
|
![]() |
送花文章: 14708,
![]() |
![]() |
#2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自 贊 銘
一念之善,則天神、地祗、祥風、和氣,皆在於此; 一念之惡,則妖星、厲鬼、凶荒、札瘥,皆在於此。是以君子慎其獨。 (安岳縣陳希夷墓碑獨存) 喜睡歌 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無一累。 宇宙茫茫總是空 ,人生大抵皆如醉, 勞勞碌碌為誰忙,不若高堂一夕寐。 爭名爭利滿長安,到頭勞攘有何味? 世人不識夢醒關,黃粱覺時真是愧。 君不見,陳摶探得此中訣,鼎爐藥物枕上備。 又不見,癡人說夢更認真,所以一生長憒憒。 睡中真樂我獨領,日上三竿猶未醒。 糊塗歌 糊里糊塗度年歲,糊塗醒來糊塗睡。 糊塗不覺又天明,復向糊塗埋心肺。 明明白白又糊塗,糊塗飲酒糊塗醉。 世人難得不糊塗,獨我糊塗有真味。 華山游 華陰高處是吾宮,出即凌空跨曉風。 台殿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 歸隱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授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不如貧。 愁看劍戟扶危主,悶聽笙歌聒醉人。 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辭歌女 冰肌為骨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到來。 處士不生巫峽夢,空勞雲雨下陽台。 七絕 昏昏黑黑睡中天,無寒無暑也無年。 彭祖壽經八百歲,不比陳摶一覺眠。 歎世詩二首 (其一) 千門萬戶鎖重開,星斗排空靜悄然。 塵世是非方欲歇,六街禁鼓漏初傳。 (其二) 銀河斜轉夜將闌,枕上人心弄未閒。 勘歎世廛名利者,多應牽役魂夢間。 華山 半夜天香入巖谷,西風吹落嶺頭蓮。 空愛掌痕侵碧漢,無人曾歎巨靈仙。 題石水澗 銀河混落翠光冷,一派迴環湛晚暉。 幾恨卻為頑石礙,琉璃滑處玉花飛。 與毛女游 藥苗不滿笥,又更上危顛。 回指歸去睡,相將入翠因。 詠毛女 曾折松枝為寶櫛,又編栗葉作羅襦。 有時問著秦宮事,笑撚仙花望太虛。 辭上歸進詩 草澤吾皇詔,圖南摶姓陳。 三峰千載客,四海一閒人。 世態從來薄,詩情自得真。 乞全麞鹿性,何處不稱臣。 歸隱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貴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見笙歌聒醉人。 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西峰 為愛四峰好,吟頭書日昂。 巖花紅作陣,溪水綠成稈。 幾夜礙新月,半山無夕陽。 寄言嘉遁客,此處是仙鄉。 冬日晚望 山鬼煖或呼,溪魚寒不跳。 晚景愈堪觀,危峰露殘照。 喜英公大師掛錫太華 暗喜蓮峰作近鄰,撥開雲霧見師頻。 有時問個艱難字,便沐周旋說與人。 唐李監應留後跡,漢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繼踵無徒弟,筆法收藏在渭濱。 無題 華陰高處是吾宮,出即凌空跨曉風。 台殿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 贈金勵睡詩二首 至人本無夢,其夢本遊仙。 真人本無睡,睡則浮雲煙。 爐裡近為樂,壺中別有天。 欲知睡夢裡,人間第一玄。 常人無所重,惟睡乃為重。 舉世皆為息,魂離神不動。 覺來無所知,貪求心愈用。 堪笑塵中人,不知是夢想。 石刻詩 我謂浮榮真是幻,醉來捨轡謁高公。 因聆玄論冥冥理,轉覺塵寰一夢想中。 俞公巖 萬事若在手,百年聊稱情。他時南嶽去,記得此巖名。 辭上歸進詩 草漢吾皇詔,圖南摶姓陳。 三峰千載客,四海一閒人。 世態從來薄,詩情自得真。 乞全麋鹿性,何處不稱臣。 辭召詩一 九重物降紫泥宣,才拙深居樂靜緣。 山色深庭供畫障,松聲萬壑即琴弦。 無心享祿登台鼎,有意求仙到洞門。 軒冕浮雲塵念,山峰長乞睡千年。 辭召詩二 坐逢聖代即堯年,草澤愚人又被宣。 自笑形骸無懶散,才疏安敢望朝天。 調和四氣憑燒藥,修煉千方只要安。 黃閣高爵無意戀,閒居佳境勝為官。 對御歌 臣愛睡,臣愛睡。 不臥庫氈,不蓋被。 片石枕頭,蓑慶鋪地。 震雷掣電鬼神驚,臣當其時正酣睡。 閒思張良,悶想范蠡, 說甚孟德,休言劉備。 三四君子只是爭些閒氣,爭如臣向青山頂頭, 白雲堆裹,展開眉頭, 解放肚皮,但一覺睡。 管甚玉免東昇,紅輪西墜。 退官歌 道能清,道能靜,清靜之中求正定。 不貪不愛任浮生,不學愚迷多慳吝。 時人笑臣不求官,官是人間一大病。 官卑乃被人管轄,官高亦有人趨佞。 或往秦,或經鄭,東來西去似蠅蚓。 直至百年不曾歇,算來爭似臣清靜。 月為燈,水為鏡,長柄葫蘆作氣命。 出入雖無從者扶,左有金龜右鶴引。 朝日睡,常不醒,每每又被天書請。 時人見臣笑呵呵,臣自心中別有景。 天蒼蒼,地寧寧,長江後浪推前澄。 人生七十古來稀,豈有百歲任大臣。 懇請聖上復酌議,放愚歸山樂睡城! |
![]() |
送花文章: 14708,
![]() |
![]() |
#3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華山在天下名山中號稱“西岳”,山勢峻秀。山中不僅有農夫、樵子、僧道異人,列有高隱劍仙。
呂洞賓入華山修道后,在這里認識了許多的高隱異人,其中有一位名氣很大的道士,叫做陳摶。 陳摶少年時便有奇才,滿腹經綸,又擅詩文,但卻屢考不取。其時,正是唐朝已經衰亡,天下四分五裂,野心家們互相爭權奪利,混戰不休的曆史時代。像陳摶這種潔身自好的人,當然也不願出仕助紂為虐。他雖然希望世間早出大智慧者來統一山河,安定社會,但自己又不願卷入這個喧囂的塵世。於是,他便上武當山隱居修道,自號扶遙子。 陳摶學修得專心,進程亦很快,不久便掌握了辟谷煉氣的道術。他修煉養的菜式很特別,這就是世人盛稱的“睡功”。這種功夫在陳摶做起來確實不簡單,據說他能一睡經月,不飲不食。 有人說,一次有位慕名來訪他的后生向一名樵夫打聽陳摶的下落,樵夫說:“在半山的山神廟外,橫臥著一具屍體,已經好向天了,好像就是他。”這后生不遠千里而來向他求學,竟然這樣無緣,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是被找之人卻死了,深感遺居中。但既然來了,好歹要見他一面。遂掏些散碎銀子給樵夫,請他帶路前去尋找。到了那座山神廟旁,果然見到了一個被樹葉半掩的人體。后生心想:自己雖尚未拜他為師,但早就神交仰慕已久,亦是道中師友。於是他便請樵子協同一起挖個坑準備掩埋陳掩埋陳摶身體,免得暴屍於外為野獸所坏。后生挖著挖著,想到自己千里奔波的艱辛,地是如引沒有結果,不由得悲從中來,傷心地嚎啕哭起來。正哭到傷心處,原來橫臥於地的屍體竟活動起來,繼而爬坐起喝道:“什麼人跑到這里來哭哭啼碲,擾人清夢!”后生見狀,驚嘆不已,但見自己所仰慕者仍然活著,這當然是天大之大喜事,因而破啼為笑…… 以上只是說這陳摶睡功了得,且再說他更有好學問,他的學問中,尤以對《易經》多有獨特見解。他所著的《指玄篇》,不僅在道教中很有地位,就是在社會哲學領域亦很有聲望。后來他從武當遷居華山,住在了雲台峰下的雲台峰下的雲台觀中。 呂洞賓十分佩服陳摶的為人和仰慕他的學問,雖然年紀略高於陳摶,但仍常常前往雲台山去拜訪他。 有一次呂洞賓去拜訪他,恰好宋太祖派人來召請他進京。一般世俗之人若能被龍顏垂顧,有幸仰瞻聖容,自然會覺得是無上光榮之事。呂洞賓不知陳摶這樣的隱士,是否亦有“終南捷徑”的氣味,遂式探地問他去不去京城? 陳摶搖搖頭堅定地回答說:“紫緩雖榮怎及睡?朱門雖富不及貧!我剛研定”先天圖“,正要鉆研‘無極圖’,哪有時有去做這種追逐名利的無益之舉!”說罷好伏案寫起謝表。 呂洞賓站立一旁,觀看陳摶那瀟洒俊逸的謝表文字。見他寫道:“敗荷制服,脫籜裁冠,體有青毛,足無草覆,苟臨軒陛,貽笑聖朝。”呂洞賓不禁啞然失笑。陳摶繼續寫道:“數行丹詔,徒教彩鳳銜來;一片墅心,已被白雲留住!” 看罷,呂仙不由高聲叫絕!越發佩服欽敬這位隱士的高尚情操了。使者走后,呂洞賓即賦詩一首以贈送陳傳。詩曰: 青霄一路少人行,休話興亡事不成。 金榜因何無姓字,玉都必是有仙名。 南歸大海龍千尺,雲滿長空鶴一聲。 深謝聖朝明聖主,解書丹詔詔先生。 后來呂洞賓多年雲游四方,當他重回華山前往雲台觀去拜望陳摶時,誰知卻已人去室空,觀內小道童說:“師父年前靜坐石室之中羽化登仙了。” 雖然神仙是修道者追求的美好願望,但是呂洞賓還是內小道童索來筆墨,就觀內僂墻之上題寫一首《哭陳摶》詩,詩中蘊含了呂洞賓對陳摶的高度贊美和評價。詩云: 天網恢恢萬象疏,和身親來華山區。 寒雲去后留殘月,春雪來時間太虛。 六洞真人歸紫府,千年鸞鶴老蒼梧。 自從遺卻先生后,南北東西少丈夫。 原來,神仙之間亦有這麼深厚感情。 |
![]() |
送花文章: 14708,
![]() |
![]() ![]() |
|
|
![]()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Norton AntiVirus 2005 與SP2資訊安全中心相容問題 | 勝騎士 | 軟體應用問題討論區 | 4 | 2004-09-28 10:52 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