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8/12/01 05:23
「總統開口要捐錢,誰敢不給?給完了總統,院長(行政院)也要募款,要不要給個面子?後面還有黨呢!」這是一位企業世家第二代的感嘆,過去國民黨執政是如此,民進黨執政後更變本加厲,要錢的還多了一個第一夫人,這一切都源自「民不與官鬥」的觀念。
企業界該怎麼辦?正常的賺錢速度哪趕得上政界要錢的速度,但是政商之間狼狽為奸,上下其手,以填補彼此間需錢孔急的無底洞,犧牲的自然是政府的施政品質與企業小股東的權益。
民進黨執政八年,金融改革成了第一家庭搜括財富的最佳法門,中信金插旗兆豐金一役,中信辜家透過海外交易、資產買賣等方式,對扁家奉獻超過五億元以上的獻金。
政府原本的責任是維持自由市場的正常機制,以及對還有救的企業提供紓困。但前總統陳水扁執政八年以來,以目前偵辦浮現案件為例,請求政府協助紓困的台泥辜家要付錢,不用官股支持合併案的元大馬家也要給錢,企業爭取金控經營權,卻需要透過玉山官邸拿才能拿到入場門票,扁家讓一切原本可以合法的事都變成非法與不名譽。
未來特偵組後續的辦案進度,勢必還有更多知名企業的獻金醜聞將一一浮上檯面,但當前正值全球經濟不景氣,國內失業率正節節上升,這些企業的小股東與員工該何去何從?
政府應該是協助企業發展,壯大台灣的角色,而不是透過管制、特許等行政權,一方面平日官威十足,把企業當賊懷疑,但到了選舉,又要向企業募款,甚至將行政權當成斂財的工具。
執政已半年的馬英九總統,該好好思考如何重建台灣的政商倫理,切斷商界企圖靠政界護航以牟利、壯大的野心,也要導正政界動輒以行政權擾民的陋習,讓政商之間變得陽光而健康,企業界不再無所措其手足,台灣也才能更有競爭力。
本則新聞由中時電子報提供 2008/12/01
http://news.msn.com.tw/news1069766.aspx
總統開口要捐錢,誰敢不給?
政黨開口要捐錢,誰敢不給?
過去國民黨執政是如此,民進黨執政後更變本加厲
問題是現在只是將問題拋出來
並沒有人要解決這個問題
以前如此...以後還是會如此
政治獻金的規定根本是狗屁
敢不給..就處處封殺你
置入性行銷...就是公開的拑制手段
只是人民有感覺嗎??沒有
只對藍綠有興趣...其他的都是假的
抓了阿扁...判了阿珍...又如何
以後還是會有樣學樣
總統要錢...敢不給嗎??
給了能不要好處討回來嗎???
那人民豈不永遠都是冤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