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08-12-29, 10:33 PM   #2 (permalink)
kyo111111 帥哥
長老會員
 
kyo111111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258654
在線等級: 級別:37 | 在線時長:1523小時 | 升級還需:73小時級別:37 | 在線時長:1523小時 | 升級還需:73小時
註冊日期: 2006-12-05
住址: Usa
文章: 2249
精華: 0
現金: 11192 金幣
資產: 19211 金幣
預設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華嚴經的特色。華嚴不但有圓滿的理論、周詳的方法,而且善財童子與文殊普賢等五十三位菩薩表演給我們看,教我們如何修行。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現前社會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對於大乘佛法,人人可以學,人人可以修、人人可以成就。真正發心學佛,學生就是自己一個人。善財童子沒有同伴,沒有同學,他所遇到的人,都是善知識,用現代話來說,都是老師。孔子云:「三人行,必有吾師。」好人與壞人皆是自己的老師。好人做好事,我們要跟他學,他是我的老師;惡人所作的事,我要警惕,不能跟他學,他也是我的老師。善財參訪第九住菩薩勝熱婆羅門,他愚痴,善財不學他的愚痴。第七行位菩薩是甘露火王,瞋恚心重。第五迴向是伐蘇蜜多女,是位妓女,代表貪愛。這三位菩薩代表貪瞋痴三毒煩惱。現今社會,具足貪瞋痴的善知識不少,假如我們有善財的智慧,有善財的本領,我們跟他們相處,能成無上道,不妨礙我們。此經指出,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大乘佛法修學超越國界、種族、宗教,還超越善惡、超越十法界,這都是我們在華嚴經上認識體會的。每一位次階級有一善友代表,唯獨德生童子與有德童女兩人共一會,德生童子代表智慧,有德童女代表慈悲,悲智雙運,才能快速達到究竟圓滿境界;這是教我們在生活中,對人事物,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善財童子參訪彌勒菩薩。參觀彌勒樓閣,用現代話說,是圖書館;不但藏書豐富,錄音帶、錄影帶也非常豐富。何以故?因為樓閣中可以看到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都好像銀幕裡出現一樣;所以,他的圖書館是視聽圖書館。善財至此地,大開圓解,解圓滿了。最後,第五十三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教他十大願,十大願代表行門圓滿。彌勒的圖書館是學問的圓滿,普賢十大願王是德行的圓滿。學問與德行皆圓滿,這就成佛了;無上佛道至此成就。這是華嚴經給我們非常偉大究竟圓滿的啟示。



佛在本經告訴我們:不學普賢行願就不能圓成佛道。善財童子參訪彌勒菩薩以後,才接受普賢菩薩的教誨,由此可知,普賢行願是等覺菩薩所修的,不是普通人所修的;尺度放寬,那也是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修。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地位最低的是圓教初住菩薩;圓教初住以前,普賢行願可以發心修學,決定做不到。「普賢菩薩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十大願王才圓滿。」這句話很值得我們細想。文殊與普賢皆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普賢是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法王子,圓教的等覺菩薩,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做什麼?我們由此經得到答案,他是去修圓滿的十大願王。



淨宗學人唯一的目的就是求生淨土。生到淨土,不退成佛,這是淨宗真實的利益。淨宗解門依淨土五經一論。行門則是一句阿彌陀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正行。正行之外,還要有助行,正助雙修。淨宗助行有五個科目——三福、六和敬、三學、六度、普賢十大願王。



普賢行的基礎是三福。三福第一條是人天福報。要想成佛成菩薩,先要把人做好。從哪裡學起?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學佛從這裡學起。整個佛法就是講孝敬二字而已。「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唯有成佛,才能把孝親尊師做到圓滿。不敬父母是不孝,不敬老師也是不孝。兄弟不和,讓父母擔心,是不孝。做事不負責任,對人沒有誠意,工作不努力,身體不好常生病,自己天天煩惱,一句阿彌陀佛沒念好,皆是不孝。沒有一樁事情離開孝敬,所以佛給我們訂的大根大本是孝親尊師。我們自己成佛,不但能度今生父母,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父母也得度,這才是盡大孝。「慈心不殺」:從孝敬這個基礎,發展為大慈大悲,慈心對一切眾生。不殺生是慈,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也是慈。這個慈心,包括戒定慧三學,一展開,整個法界皆含攝其中。不殺只是舉一個例子。凡是令眾生生煩惱,我們心地就不慈;自己生煩惱,也不慈。「修十善業」:十善不是戒,是善業。身三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口四善——不妄語(不騙人)、不兩舌(不挑撥是非)、不綺語(不花言巧語)、不惡口(說話不粗魯)。意三善——不貪、不瞋、不痴。佛陀教我們修學身語意十大類的善行。這樣,把人做好,才叫好人。第一福是基礎,有孝親尊師、慈心、十善,才有資格入佛門學佛,做釋迦佛的學生。
__________________
Sexy Womans from your town
kyo111111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2496, 收花文章: 1644 篇, 收花: 5549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2 位會員向 kyo111111 送花:
magicwoo (2008-12-30),qdenise (2008-12-30)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