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途黯淡/高學歷青年 失業率9.33%
比全國失業率 高一倍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青年失業越來越惡化,高學歷高失業情況也越嚴重!根據主計處調查,去年一到十一月,十五至廿九歲的年輕人失業率平均已達八點二五%,其中具有大學及以上學歷者的平均失業率更衝上九.三三%,創下歷史新高,比八十五年的七.一六%增加達兩個百分點,也比全國失業率月平均的四.○六%,高出一倍以上。
這顯示現在年輕人要找工作,不僅比老爸那一輩難上很多,就算有大學以上學歷,失業壓力恐怕還是不減反增。
勞委會統計處統計長陳金城表示,由於少子化,九十七年一至十一月青年就業人數比八十五年減少二十二萬一千人、約少八.五%,但大學畢業生由八十五年的七萬人增至九十七年的二十三萬人,成長超過二點三倍,由於台灣產業結構尚未改變,服務業就業市場無法滿足大學畢業生,因此造成供給多、需求少的情況。
僧多粥少 畢業即失業
勞委會為進一步瞭解十五到二十九歲的青年勞工就業情況,在去年十月進行「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以郵寄問卷方式,共回收四千零一十二份。陳金城強調,由於此項調查是請受訪者回顧第一份工作,因此無法反映現況,但他也預估,「今年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會比較困難」。
調查發現,初入職場平均為二十一歲,第一次找工作花了一.七八個月,比九十五年調查的一.八八個月還短。
至於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薪資為二萬四千九百八十四元,相較於九十五年的二萬一千九百二十元,增加約三千元。
其中學歷愈高,平均薪資愈高,高中為二萬零八百三十九元,專科兩萬三千八百三十二元,大學二萬七千七百二十二元,碩士以上三萬九千一百八十一元。
至於平均工作年資為二.○九年,較九十五年調查的三.○六減少,平均做過二.二八個工作,每個工作只做十一個月,較九十五年的十三.四個月更少。
不過調查也發現,「不曾換過工作」的比率占三十七%,較九十五年高出十一.四個百分點,以碩士學歷穩定性最高。
*******************摘字自由時報更新日期:"2009/01/21 04:09"***************
這是今天的新聞,由上面的描述可知,讀書,找工作已經不太適合現在的社會環境,如果不明不白的照著以前父母所說的努力讀書,考大學,畢業就有好工作,現在應該已經吃到苦果。
大部分的人都被約定俗成的傳統觀念所約束,一定要在社會上一格一格的梯子往上爬,從來沒想過在你爬梯子的時候,會不會梯子被抽掉(裁員或公司倒閉),甚或爬到中途才發現進退兩難(企業中階主管的危機)。未來的社會需要的是自己建造梯子的人,清楚自己的目的,要達到什麼目標,以自己的能力或去學習需要的能力(學校並非單一來源),來建造爬到目標的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