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09-02-13, 12:43 AM   #1
grc45
長老會員
 
grc45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16409
在線等級: 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23
文章: 8173
現金: 1755101 金幣
資產: 1792088 金幣
預設 淺談國人在「英語」和「英文」的溝通技巧和應注意事項

語文和語言的溝通對於通訊很重要,前者為文書往返;後者為對話溝通。寫文章和會話往返方式或許不同,但是,有一法則是不變的,那就是 poor in, poor out. 也就是說,要有好的答案就要有好的問題,語言可以當面迅速求證來確定,具有馬上修改的方便性;文字溝通就會複雜多了,比方說,以英文來溝通絕對不能不按照他們的特定文法來書寫,否則,寫的人疏忽,讀的人痛苦;痛苦是其次,會錯意才是糟糕﹗


每種語或文都有它們特定的口語語法和書寫的文法,口頭的較具彈性,較無約束;行文就不同了,在英語的會話中,您可以輕鬆的把要敘述的重點放在最前面,再去談次要的;但是在行文中卻要把次要的先寫,再把重要的放再後面,這才能表現出這海盜文化(雖有文法,但是很多都是大英帝國時期,到處肆意收編其他語文文化雜交而成的),在相當部份都以約定成俗來替代文法,所以它的陳述法不會是很精簡明確的,一反我們發展了五千年的文化那麼的精煉。


英語無法以中文式的獨立單音單字來發聲,所以它們就由音節來發音,並以平聲結尾,這對講慣台灣國語的人很具挑戰性,因為台灣人的尾音在國語的二聲都無法擺脫,當然它也被連帶的轉嫁到其他的第一第二外語上,這就是地域性的獨特腔調。


有人會說,啊,聽得懂就好了,說的很對,但是,一旦把英語中所沒有的三、四聲也講成最常犯的三聲時,這種感覺就如同怪腔怪調的外國人,在講中國話一樣的難懂。


語言的溝通就是要很乾脆的讓人一聽就懂,懂音樂的人都懂在唱歌時你可以不必把每個字的咬字咬的很清楚,但是,你的調一定要正確,這樣人們自然會依常律來意會,這就是腔調重要的地方,換句話說,學語言一定要入境隨俗,學好正確的發音技巧自然溝通就易如反掌。


行文方面首重文法,這不是在說話,而是在寫文章,它的章法不能亂,不能跳,不能本末倒置,像英文中的現在,過去,將來,進行式,完成式,現在分詞,過去分詞的各種變化和要求都各有定義,說成公式也不為過,這在文章上若不注意,您就要對那篇文章絞盡腦汁的去分析;寫出來的文章要讓人猜的話,這就是詞不達意,這跟在解密碼一樣的辛苦。


在此附帶一提有關發音的當前弊病,舉個例子,就連英文字母中的第七個字母 G ,它被許多人唸成了 「居」或「積」,這是很不正確的,因為在英語中並沒有那兩種音,所以當您在發此音時對方會很困惑,根本就不知道你的原意在哪裡?


另一例如 N ,它根本不可能也不可以被發成「 恩」的音;以上兩例字我無法用音標打出來,更無法以中文的手段來表達,或許我可上傳聲音檔來傳達,若有人有興趣我就做。


眾所周知,英文已是世界普遍通用的語文,其重要性不容忽略,歡迎大家踴躍參加討論 ~
grc45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71895, 收花文章: 7769 篇, 收花: 43134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24 位會員向 grc45 送花:
atie (2009-02-13),barrielee (2009-02-13),ccbear (2009-02-13),getter (2009-02-13),jient (2009-02-16),KL-iris (2009-02-14),Living (2009-07-01),magicwoo (2009-02-15),netboy (2009-02-13),NKNK (2009-02-13),pearl_chen00 (2009-02-13),ppp0600 (2009-02-16),qdenise (2009-02-13),quasar (2009-02-16),rainfire (2009-02-15),rezard (2009-02-13),Tamadbee (2009-02-13),uplander (2009-02-13),wangcolon (2009-02-15),y108062449 (2009-07-01),微風輕狂 (2009-02-13),放下是真功夫 (2009-02-13),珍妮熊 (2009-02-13),飛鳥 (2009-02-13)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