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09-06-11, 12:36 PM   #21 (permalink)
barrielee
註冊會員
榮譽勳章
UID - 10501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78小時 | 升級還需:4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2
住址: 台北
文章: 5090
精華: 0
現金: 11467 金幣
資產: 22177 金幣
預設

引用:
作者: rezard 查看文章
小弟的看法如下:

1. 關於樓主友人的父子之間
"集體潛意識"或"世代意識"的發現和探討應該早就開始,網際網路只是把這樣的意識關連與交互影響更加具體化,小弟認為不用再給網路安插一個原罪

此外,夫妻意見相左、父子看法分歧...等,當事者應該要能視為"合理"現象並試著接受,凡事均可討論,均可爭辯,但對於對方不苟同自己,或自己不苟同對方時,沒必要因此就沮喪...

孔子說的君子之爭是「揖讓而升,下而飲」,爭與不爭都該有"時",為人父者應在爭與不爭的過程中,做一個"時"的模範者,而非一直感嘆"時不我與"、"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死在沙灘上";至於為人子者能透過父親影像吸收領悟多少,還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不是父親單方面即可決定的

2. 關於那個自殺個案
會走上自殺的個案,大概都會有令人同情的背景,不過如果該個案不是天生的身心障礙者,一出生即無生活自理能力或行為能力,那麼大多可以用「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來加以審視批判,畢竟這個案還有能力選擇自殺,有些人想自殺可都還不行喔...

有些自殺個案,是要表現對社會的不滿,並施以報復。策略性來講,自殺可能會成功,因為比起未自殺前吸引到更多人的關注;政治性而言,自殺未必能成功,因為當事人一死,他(她)原想傳達的意念如果沒有後繼者協助貫徹,是不可能達成變革的綜效

樓主所述的這個個案為何選擇自殺?除非他個人有留下遺言,否則幾乎都只是旁人論述,要說他多可憐也行,要說他多可惡也行,多元社會就是這樣,人言可愛與人言可畏並存...

再者,同情不等於同理,專業上在同理心的運用,並不代表諮商者認同個案的價值或行為,當諮商者透過多次同理降低案主自我防衛,發現案主更多矛盾的價值或行為時,接下來的諮商過程會導入更多的"澄清"與"挑戰",若個案涉及身心病徵,可能還得轉介去"治療"

同情不等於同理的舉例~~

馬路分隔島上有一個老婆婆,車水馬龍的車陣中看到她穿梭其間,很可憐地在賣玉蘭花,看到她顢頇的身影,楚楚可憐的模樣,令人動容...這是同情

某位駕駛人:看她這麼可憐,我很想買玉蘭花幫她,但我知道這樣不行也不對,在車陣中賣玉蘭花很危險,可能導致車禍意外的發生,向老婆婆買花,等於是鼓勵她繼續在大馬路上賣花,這樣做很不好...這位駕駛人開始同理,而非單純同情

另一位駕駛人:不管她賣花的理由甚麼,在大馬路上賣花就是不對,這已經違反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交通警察應該予以取締...這算是同法(有這說詞的話)

價值排列不同,觀感就會不同,要求與期待也跟著不同

情理法,多數情況只能妥協到大多數公民可以認同與接受的平衡,要全部兼顧幾乎不可能...
大大的見解很好

友人身為父親是希望教導兒子能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不斷指責之聲中有沒有想過自己是故事中的主角又會如何?

沒想到兒子找來站台的是網路上的集體意見來否定父親的苦心

當然,夫妻吵架是難免,但,大家心平氣和各退一步總會和氣收場,最怕是有一方撂來娘家一大票人來支援自己,單純的意見之爭就變得複雜

我們這一代從無到有,電腦也是一把年紀才開始學習,對於網路文化或網民意見自有個人的判斷是非能力

今天即使資訊再如何發達,媒體總會選擇性或特顯他們想要表達的事項,其實主題新聞,好像有幾家媒體都用"香港政府逼死大好青年",把重點放在死者欠債的事情上,網民或友人兒子也把論點著重在自殺/欠錢不還/是否大好青年?

而友人為人父者,關注的是死者的背景,有沒有值得體諒之處,意思是希望兒子理性從多角度思考事情,而不是只接受網民的看法

我自己沒有生小孩也難以理解做父親的心情,不過,我會回想自己14歲時在做什麼?雖然,生活不富裕,哪個年代物質不豐沛,可是還算是無憂無慮的快樂少年郎,至少認為天大事有爸媽去扛

ps:補充一下,我之前看過香港的網路新聞,死者有留下十多封遺書,報導指出內容都是向親友一一道別及致歉,尤其是對家人愧疚沒有遵守承諾,拖累了擔保人外公

此帖於 2009-06-11 01:08 PM 被 barrielee 編輯.
barrielee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204, 收花文章: 4687 篇, 收花: 2384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6 位會員向 barrielee 送花:
Dimo Chen (2009-06-11),grc45 (2009-06-11),qdenise (2009-06-11),rezard (2009-06-11),tom710509 (2009-06-11),古里特 (2009-06-11)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