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1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願一切榮耀都歸給我們天上的父。
阿們 ![]() ![]() ![]() 一些濟貧時常被忽略的問題 一些濟貧時常被忽略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我只能從有限的經驗中,做一些分享而已。 有很多觀念,不用多講,大家也會知道。像是: 要賙濟窮人、教會要愛護窮人、、、。 我要講的,是一些比較不一樣的東西。 這些東西,有不少,是很容易被忽略掉,甚至被誤解的。 一、 一個濟貧時很重要的原則與觀念 『愛心』,是濟貧時很重要的基本觀念。 這點沒什麼特別。 但問題在這裡:單單有愛心,就夠了嗎? 絕對不是! 我們要非常小心,濟貧時,很多時候,愛心搞不好會成為害死人的東西。 我要提出的是………………濟貧時,要『愛心加上智慧』才行。 不能單只有愛心而已。 另一個類似的觀念,是『上帝的好管家』的觀念。 單只有愛心,卻沒有智慧,絕無法當個上帝的好管家。 要當管家,絕不是只靠一份心意或一些個人感動即可,而是必須使用上帝所給的智慧來行事的。 二、 對象的篩選————真貧?假貧? 我們不應隨時懷疑別人,但也不可凡事毫不考慮就相信別人。 真正貧窮者,確實需要幫助。 但假的貧窮者呢? 當您將有限的金錢或物力投注到假貧窮者身上時,事實上,您正減少一份對真貧窮者幫助的機會。 畢竟我們都沒有奉獻不完的金錢與物力。 當額度用完,就無法再幫助其他貧窮者了。 因此,我們要很小心篩選,使用智慧去分辨真假貧窮者。 真貧窮者,多不多? 很多。 假貧窮者,多不多? 也很多。 所以,請不要濫用愛心,而必須小心分辨。 如何分辨? 很難具體化。 一般而言,社會常識越豐富,越不會被騙。 社會常識哪裡來? 看報章媒體雜誌多,就是社會常識佳嗎? 不是。 媒體有很多虛偽的假象、煽情而失真的報導。 基本上,很多東西,真的只能靠實際接觸來累積真實的社會常識。 有時,聽一些有智慧的長輩作分析與教導,也能得到一些幫助。 對媒體的煽情與失真,我做個示範。 媒體常有一些困苦人的報導,像是孩子沒錢上學、父親沒工作失業全家餓肚子、、、。 整個內容看過之後,常會令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唉!好可憐!好可憐! 但事實真相為何? 媒體沒告訴你的是:孩子沒錢上學,不是沒錢上小學,而是沒錢上幼稚園。 如果真的沒錢上小學,那真的很可憐。 但幼稚園有非上不可的必要嗎? 我接觸過很多窮人,他們的孩子就真的沒上幼稚園,只把有限的錢讓他們去上小學。 至於父親失業沒工作,全家餓肚子這類, 事實真相為何? 媒體沒告訴你的是:父親對工作東挑西檢,要求薪水要高、工作要輕鬆、時間不要長、不要加班、、、。 一般人對工作東挑西檢,也就罷了。畢竟這是人之常情。 但一個失業且全家餓肚子的父親,卻對找工作抱這種態度,那麼,這種貧窮,是誰造成的? 看媒體,請留意報導出來後幾天的報導。不要一看到就信以為真。 要當個智慧人。 基本上,有一個不是絕對正確,但是值得參考的原則……………越自己宣稱貧窮的,越需要留意其真實性。 很多真正的貧窮者,是連吭都不吭一聲的。 我工作的地方,是台灣數一數二的窮縣市。 窮人在這裡,遍地都是。 我的工作每天也都要接觸一大堆窮人。 要接觸的人,一年超過好幾萬人。 人看多了,有時,會有一些準確度比較高的心得出來。 有不少一直在叫窮的,經實際訪查,會發現他們其實並不窮; 但有很多根本沒吭聲的,其實真的很窮,很需要幫助。 如果我們只知以那種『自己宣稱窮』來做判斷,很容易會被騙; 結果那些真正需要幫助卻無聲的窮人,卻得不到我們的幫助。 教會中也一樣。請小心謹慎。 很多教會會友,是在利用大家的愛心而已。 所以,請對那些自我宣稱貧窮的會友,保持冷靜、小心評估; 反而要多留意那些無聲的會友,因為真正貧窮者常在那些無言無語的隱密會友群裡。 三、 感動————真正上帝來的感動?一時興起的個人感覺? 這部分,我要提醒的是:不要輕易被心中浮現的感動所騙。 心中的感動,未必都是上帝那裡來的。 愛心一定要加上智慧,才是上帝的好管家。 愛心沒有智慧,很容易糟蹋浪費上帝所託付的有限資源。 我們留意一下會發現,每次社會上只要報導出一些「可憐」的標的時,各式各樣的善心捐款,就源源不絕湧現而來。 但也很不幸的,幾乎每隔一段時間之後,大家也常發現當初那些所謂的「可憐人」,其實並不是真的那麼可憐。 問題是,很多東西,一開始就已經有一些蛛絲馬跡可以讓我們發現事有蹊蹺,只是一般人常沒注意到而已。 這也正是我所提醒的,不要輕率就相信媒體報導,寧可多思考、多等幾天再說。 真正來自上帝的感動,一定是有智慧的,而不是事後發現自己上當那種。 所以,萬一有感動,請小心謹慎,不要太衝動。 四、時間的長短————長期?短期? 濟貧時,可分成長期與短期兩大類。 各有優缺點。 但我要特別提醒短期這種。 短期的濟貧,多半出於一時興起、一時的感動。 這種濟貧不是錯誤,但要很小心,因為很容易進入一種「已經滿足自己愛心的感覺」裡。 事實上,這是一種假象,單只是去滿足自己的內心,而非真正探詢去滿足上帝的心意。 很多時候,當媒體出現「可憐標的」時,大量捐款出現之後,會伴隨什麼,知道嗎? 接下來伴隨的,是很多真正認真在進行救助濟貧的機構,會開始收不到捐款,因為捐款的能量已經被耗盡。 另一方面,社會學家也發現,這種進行短期捐款的人,很少轉化成長期捐款者。 而以短期捐款為主,是台灣很特殊的一個現象。 這和國外很習慣長期捐款的行為很不一樣。 經過分析,就是發現有很多人,已經在這種「內心善良已被滿足」的假象所蒙蔽。 我在這裡要提出呼籲: 如果可能,請盡量考慮長期捐款,而不要只進行短期捐獻。 我絕不是說不需短期捐獻,而是必須將那種濟貧的心轉化成長期的行動。 否則,有感動時就捐,沒感動時就不理,這樣常只是滿足自己而已。 相反的,一旦進行長期捐獻,這時就不一樣了。 你的錢在哪裡,你的心就在哪裡。(太6:21) 短期捐款不易達成聖經的這種要求。 長期捐款則可。 因為,那會養成一種不管有無感動,都會關心貧苦且長期維持奉獻的狀態。 四、 運作的效度————真的幫助窮人了嗎? 我們濟貧的捐款或人力、物力,真的達成幫助窮人的目的了嗎? 會不會反而養成一些懶惰者? 會不會反而使窮人更陷於水深火熱裡? 動物園中的動物,一旦被人類豢養之後,牠們就喪失了在自然界謀生的本能。 有不少窮人,一旦接受過別人的濟助之後,就產生惰性,只想等待幫助,不想自立更生。 不要低估人性的脆弱和軟弱。 全世界各國的濟貧與原住民事務,常成效不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類的惰性。 我們濟貧的工作,如果無法達成使貧苦者真正脫貧、自立更生的目標,那麼,這些濟貧的事工都需要仔細檢討。 一樣的一筆捐款,可以養成一堆懶惰者,也可以達成養成一堆自立更生者的目的。 當你把捐款捐出去,以為已經幫助了沒錢繳營養午餐費的孩子時,請小心,有不少,他們的錢依然沒去繳營養午餐費,而是被爸爸媽媽拿去買酒喝了。 請留意你捐款之後,到底錢如何被使用。 也請盡量用智慧,讓錢真的到需要者的身上去,而不是被糟蹋掉。 假如你是一個慈善團體,手中有一大筆捐款,你如何運用與分配? 1.買些東西給窮人吃、民生用品給他們用? 那麼,吃完用完之後呢?想過嗎? 2.買藥、派醫療團? 那麼,經費用完後呢?醫療團離開後呢? 3.設學校? 這好多了。可以有永續經營的機會。 4.打預防針? 這點子很棒。事實上這正是微軟比爾蓋茲的作法。 他說:醫療團、藥品,都太有限,而且能發揮的幫助只限於少數人。但預防針卻可以幫助很多很多人,且效果可以維持很久,減少未來大量的疾病花費。花費很低,但成效深遠。 5.買一堆羊? 某宣教團隊,採用『以羊換羊』策略,在中國大陸一個很偏遠的地區進行。 該地區有兩個部族,長期內戰、仇恨極深、互不往來。 宣教士用經費去買了1000隻羊,規定這兩部落同意以下作法之後,先交給一個部族,約定他們幾年後必須交回那1000隻羊給另一個部落。 其他他們生養出來的羊、這幾年羊生產的奶、羊毛的收入,全歸該部落村民所有。 幾年後,該部落變富裕了。 他們將1000隻羊交給另一個敵對部落。 這兩個敵對部落交羊的典禮上,他們在基督的愛裡彼此擁抱,宣教士也在場,第一個部落族長流淚見證。 當我看到這些,我非常感動。 感謝上帝賜下那麼有智慧的宣教士,用有限的金錢,想出那麼好的方法。 不僅幫助了窮苦之人,也讓他們養成自立更生的習慣,同時解決歷代世仇,也讓他們看到主愛而信主。 以上講這些,是個引子。 要讓大家知道的是,不要以為把錢交過去就是救濟窮人。 有智慧的交過去,和沒智慧的交過去,會差很多的。 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創設「窮人銀行」幫助很多窮人脫貧的孟加拉經濟學者。 他就極力主張,任何慈善團體的捐款,都是錯誤行為。 因為那只滿足了捐款者的自我感覺而已,並沒真正解決窮人的問題,同時,也讓窮人只會更想等待別人來救助,不想自己脫困。 我不是很同意他的觀點,但他說的確實是很重要濟貧時要注意的重點。 如何讓窮困者得到真正的幫助? 如何讓窮困者有強烈要脫貧的動作? 如何讓窮困者學到釣魚的技巧,而不是只想等人給魚吃? 如何避免窮困者惰性展現? 這都是很值得深思的課題。 五、請考慮捐給可靠的慈善機構 如果您覺得自己分辨能力不佳, 那麼,不妨考慮將錢捐給有經驗且可信賴的慈善機構。 這會比自己亂捐一通好很多。 但是,即使是捐給慈善機構,也必須用我上面的提醒,來進行篩選,而且,必須進行事後的追蹤與評估。 萬一奉獻或捐獻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該團體或機構不理想,依然必須善盡管家責任,毅然撤出捐獻的金錢。 請千萬留意我這二個重要的提醒: 1.有時沒經過謹慎思考的濟貧,其實並沒真正濟到貧,反而害了一些真正需要者、養成一堆懶惰者。 2.萬一這些濟貧的錢,是十一奉獻的額度時,那更要謹慎了。因為沒善盡管家職責就獻出這筆錢給不適當的教會、機構、團體、個人,這時,每奉獻一次,就可能是在犯一次罪。 濟貧,絕對是好事。 但沒智慧的濟貧,真的要小心。 小小羊 http://cgi.blog.roodo.com/trackback/3561699
原住民笑話常常會令人笑到飆淚 ![]() ![]() ![]()
不知情的神父 天主教在每個禮拜聚完會之後 神父就會在門口發放麵粉給信徒 有一次教堂上的大型十字架有工人正在整修 那位工人還邊吃檳榔邊工作 教堂鐘聲響的時後神父就站在門口發麵粉 信徒一一的走出來感謝領麵粉 然後整修十字架的工人就從上面大吐檳榔汁 一不小心吐到神父潔白的衣服上 神父看到肩膀上的紅色液體 就大聲喊著 膩ㄇㄣˇ看(你們看) 這使葉素的抱寫(這是耶穌的寶血) 這使葉素的抱寫(這是耶穌的寶血) 神父因此感動而哭泣 原住民買早餐 原住民阿公 有一次在都市買早餐 阿公的腔調很重他說 勞棒(老闆),我要一碗加水的飯(稀飯) 上面要有魚的小孩(魩仔魚) 再加一點羊的大便(豆鼓) 老闆:【...........??】 不標準的山地國語 有一弟兄生病住院, 教會長老帶領幾位有愛心的教友去探望他。 出發以前,大家集合,長老有話交待, 他說:「我們先一起『磨刀』(默禱),然後再去『砍他』(看他),……」。 到了醫院,那位弟兄看到大家那麼有愛心地來探望他, 臨行以前又在病床旁為他禱告,心中得到很大的安慰。 禱告以後,要離開了,長老握著滿心得到安慰的弟兄的手, 輕輕地說:「在病痛中要依靠 神,要多禱告,我們回去以後,也會一直為你『帶刀』(代禱),…」。 |
||||||
__________________ 百戰功成老太平 優柔誰肯苦爭衡 玉鞭金馬閒終日 明月清風富一生 |
|||||||
![]() |
送花文章: 14708,
![]() |
![]() ![]() |
|
|
![]()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轉貼 - 後退也是一種前進 | go2007 | 轉帖文章區 | 1 | 2009-01-08 03:37 PM |
文章 - 嚴格也是一種慈悲 | atie | 轉帖文章區 | 1 | 2008-03-06 12:19 AM |
文章 - 創傷也是一種成熟 | atie | 轉帖文章區 | 4 | 2007-08-29 01:16 AM |
心測 - 衣服顏色看你走什麼運 | crd1871 | 星座命理討論區 | 5 | 2007-08-20 02:03 AM |
轉貼 - 冷靜也是一種管理能力 | 飛鳥 | 轉帖文章區 | 0 | 2006-08-04 05:16 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