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下圖中的散熱風扇在高速閃光燈下看起來是靜止不動的,事實上它是鼓著強勁的風由背機殼抽入;主機本身的進氣口從前下方與左邊吸入冷空氣,而後方除了電源排風扇外(8X8 公分),就是這個12X12公分的大散熱風扇,機殼右邊和底部是密實不透氣的,請過目﹗ ~~~~~~~~~~~~~~~~~~~~~~~~~~~~~~~~~~~~~~~~~~~ 圖中的 Temp 1 就是 Main Board 的溫度;若裝回原來的由內而外的排氣路徑,那麼溫度又升回50度;倒行逆施後卻出奇的 cool,才38度而已﹗ ![]() 機殼左側的上圓、下長方形的進氣口 ![]() ![]() ![]() ![]() ![]() 位於機身前方的孔狀進氣口,下方的比重較多 ![]() ![]() ![]() ![]() 為了證明事實的真相,特貼上風扇轉回原來的由內往外吸時的溫度截圖,溫度又回升到48度了(現在是晚上比較涼;不用中央冷氣空調) ![]() . 此帖於 2009-07-09 07:16 AM 被 grc45 編輯. |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3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否則下次我若受傷...就去g大家給g大縫一縫就好了! 在台灣~~縫個三針,就算有健保也要一兩千塊的 感謝g兄的詳細圖片 看完了 g兄的圖片~~似乎明瞭了! g兄的電腦是775的cpu規格,(只要不是 Pentium D 系列,溫度都不會太高) power也有12cm風扇往外抽 機殼後風扇~又是12cm的,側板也有導風罩 所以應該不會有太過熱的現象 而g兄把風扇往內抽,溫度就降了, 看了圖片後~我便猜測可能有個原因, 因為g兄的風扇是剛好往內吹在北橋晶片上, 而軟體偵測的所謂"主機板的溫度"...其實就是晶片的溫度 (包含南.北橋~或是有些有內建顯示的顯示晶片溫度) 所以我個人也一點點小建議, 就是請g兄摸摸看,北橋的溫度是否很燙? 解決的方式是: 在北橋上面加裝一個4cm的小風扇 或是在機殼前面下方處(它應該有固定處), 加裝一個8~12cm風扇往內抽 而機殼後風扇一樣是往外抽 給您參考看看..... ![]() |
|
![]() |
送花文章: 3808,
![]() |
有 9 位會員向 money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4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話說在無麻醉的情況下開刀和術後不吃止痛藥,還繼續的打拳(打字反而打不準),這種滋味只有 grc45 自己能享受,意志力堅強,流感疫苗從不打,不吃藥,只是傷口一直在抽痛著,老婆和大女兒害怕的要命,因為我沒有止血劑可用,所以一面沖水一面摳那些要命(破傷風)的異物,那些壞組織也把他們給全刮出來,本來是不想談這件事的,但是碰上了可敬的 money 大,我再怎樣都要有話直說,要不然您可能還以為我在打迷糊仗﹗ ![]() ![]() 手臂傷處雖然很痛,但我就是還繼續的在運動,而且還是特別練受傷的手臂,術後已由大女兒記錄前臂圍為25.5公分,在不出兩星期後,就能大到30公分,沒什麼做不到的,請拭目以待﹗ ![]() |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5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哇,g兄,那血腥的就不用照了啦~~
![]() ![]() 小弟沒用過CPUCool這軟體,圖中三個溫度不曉得各是指哪邊的偵測值? 猴兄講得頗有理,此外也有一種可能... 如果temp1指得真的是CPU所在地,那麼也有可能是原本抽風量太大 所以(距離很近的)CPU風扇根本就沒有足夠空氣可以協助散熱(先被後方風扇搶走),故溫度較高 當反過來吸進冷空氣時,剛好解決空氣不足散熱的問題 不過這會不會造成機殼內部氣流混亂,就要再看看了... ![]() g兄用的主機內部原件很單純,內建顯示,土色的PCB很像ASUS的板子 應該可以不用使用太多機殼風扇,除非房間也很熱... |
__________________ 的歷流光小,飄颻弱翅輕。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IMG][/IMG] |
|
![]() |
送花文章: 127322,
![]() |
![]() |
#6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 ![]() ![]() 我會不斷的去琢磨到底是何原因的,很詭異 ~ 房間是中央冷氣空調,平均溫度為21度。 好吧﹗就用主機板本身所附帶的光碟中之 Asus PC Probe II 的監測軟體的截圖來示範,可能更能說的明白些﹗ ![]() |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7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在北橋上加小風扇,只是其中一建議,
因為有些主機板,在原廠的設計上~本身就會加裝風扇 只是近年來的主板,為了省材料...風扇沒了,連散熱片都變小了 至於如果要治本, 就如Z爸所說~先不要裝後12CM風扇試試溫度? 還有一個治本的方法就是......換板子 引用:
我也有幫我的電腦裝過12CM的風扇,但是是低轉速..低噪音的, 也沒有那種會把CPU風扇的風搶過的經驗? 除非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G兄的那一顆12CM是高轉速的, 那就難說了.... |
|
![]() |
送花文章: 3808,
![]() |
![]() |
#8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有常在組電腦的....看電路板也知道是哪一家廠做的 技嘉多數是藍色的板子...最近有些高價位(蝦米八盎司純銅)是黑的... 微星的入門板子是紅的,高價位是黑的, 華碩的入門板子是黃的,高價位是黑的... 但是靠看主機板顏色斷定廠牌,也只是用猜的, 因為很多二三線廠...用的顏色跟一線廠是一樣的 陞技.青雲.華擎....它們想要用什麼顏色的電路板...都隨便它們爽啦! 你的華碩PC Probe II 測出來的溫度是40度 和你的CPU Cool 測出來的又不同了? 所以我之前的回文就提過...有在玩電腦的, 都不會相信軟體測出來的溫度數據,因為會有很大的誤差! 建議干脆進去BIOS裡面看溫度,但也未必準確, 最準確的方式~就是買一個小護士來測溫 執著於溫度上的變化....不如送修,或是換板...或是改變風向對流... 否則只會變成是庸人自擾...... = = |
|
![]() |
送花文章: 3808,
![]() |
![]() |
#10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不過聽說台灣的健保,是比起很多先進國家辦的還好, 常常聽說有很多人~專程從美國回國來看醫生, 因為他們說~~美國看醫生實在太貴了!! 加拿大的福利好...那也是應該的, 稅金要繳的那麼重,購物的稅金也高...政府收稅的方式琳瑯滿目 也是應該將福利還予人民的, 聽說在加拿大一個月的生活費...在台灣可以生活三個月? 而且聽我去過加拿大的朋友說~ 其實如果要論電腦硬體,和3C產品~在台灣買還比較便宜,且便宜許多, 所以很多事情....是不能拿一個國家...和另一個國家相比的.... 必竟擁有土地.資源都大不相同~~ 加拿大擁有兩千七百萬人口....土地竟然是台灣的十倍大!! 擁有的天然資源多! 台灣有兩千兩百多萬人~~確擠在一個小島, 如果加拿大分一半土地給台灣~~我相信台灣也會富裕的!! 所以~大家都幾十歲人了, 還在那邊比來比去的~~感覺就瞎掉了! |
|
![]() |
送花文章: 3808,
![]() |
![]() |
#11 (permalink) | ||
管理員
![]() ![]() ![]() |
![]() 引用:
因為機殼內負壓不足以吸氣進來..... 這機殼目前靠側板的圓孔與方散熱孔進氣,如果圓孔有風扇可以針對北橋晶片、PCI-E 插槽附近"吹"風,甚至還能吹到CPU..... 的確針對感溫電阻吹風溫度會比較低,所以數字比較好看...G大這款內建顯示功能北橋 溫度本來就比較高些... 阿猴~你又不是兄弟,不會面臨需要人家幫你挖"土豆"的情況拉... ![]() ![]() 哪天你又在柴山犯案時被人轟散彈槍時可以請G大幫你挖鋼珠.. ![]() 引用:
![]() 你是不是就趁人家昏倒就把人家代去MOTEL好好的給人家"照顧"..... 居然還有用"扶"的就知道人家很輕,明明就是用抱的... ![]() 這不是閃光文,這是犯案文..... ![]() ![]() |
||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史版A大,錢的數量決定電腦的力量 ![]() 我是給女孩修電腦長大的,經驗豐富技術過硬,就沒有我修不好的電腦 ![]() |
|||
![]() |
送花文章: 79418,
![]() |
![]() |
#12 (permalink) | |
管理員
![]() ![]() ![]() |
![]() 引用:
![]() |
|
![]() |
送花文章: 79418,
![]() |
![]() |
#14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人口︰加拿大 33,705,840 人(資料來源,http://www.statcan.gc.ca/edu/clock-h...f_0001-eng.htm);台灣 23,063,027 (以2009年6月份估計,資料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mographics_of_Taiwan), 加拿大的人口約為台灣的 1.46倍。 人口差距不大,但是地理面積就是個問題,所以移民就成為了舒緩人口壓力的方法;事實上,回大陸已經無望了(因種種原因,大多數人也不願回﹗),那麼台灣人的可用面積那麼的有限,移民海外就成了唯一的選擇途徑。 各移民大國,一般來說都是地廣人稀的國家,只要有實力,不成為移民國負擔的,也都是可以移民的。 很難想像日本移民到加拿大的也不少,而日本人對日本的向心力也絲毫不減,在此地的日本人社區,可看到不少的日裔族群,他們都是年輕人居多,本身很少有資產的,可是憑藉著努力和公平,他們都已在此生根了。 個人常在想,為什麼要限制移民,這個地球本來就是大家共有的,地球村裡的世界公民還要什麼護照和簽證,這是人對人的自我設限;想想我們都還不如飛鳥的來去自如,可見人類本身還不是很文明。 網路提供了快捷無比的交流環境,什麼不明白都可以溝通,誰人不想善用這利器?難得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與交換心得是論壇的定義屬性,有機會大家多多益善,得道者幸﹗ 年齡不是問題,比較探討本是常態,資訊不明就有如瞎子摸象;就這樣﹗ |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15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其實台灣如果跟其他國家比起來,只能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網路彼此交流國與國的福利,其實那也是不錯! 不過必竟我們只是小老百姓,改變一個國家政策,需要十多年的時間, 不是我們在網路上討論討論...就能夠瞬間改變事實的 所以有時候討論國與國的福利,或是國與國的建設,發展, 反而會成為劣勢者的負擔...... 就好像...兩個小朋友在互相比來比去,我們家有LCD電視機~你們家有沒有? 我們家有四核心電腦,你們家有沒有? 純粹只是在比,而沒有分享到它的精髓, 這就有點像....打開某些超頻電腦硬體的討論區,大家也都是在比閃光文而已 不過如果說,比來比去是錯的~~其實那就是我的思想太狹隘了! 必竟人類就是在互相比較的環境下,才能夠有成長, 害怕出門,出國和人相比的人~~無形中才更會產生自卑感,反而不好, 所以g兄的文~所言甚是!~觀念也並沒有錯! 地球村是一個理想化,我們也都知道要做到~其實在這個世紀裡,是無法達成的, 移民者的成功經驗,確實可以給年輕一輩一個很好的借鏡, 只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要走~所以也不用刻意去效仿他人的生活路線, 相信也有很多移民失敗的例子,只是失敗的人~不會上來訴苦, 因為當初移民,肯定是在掌聲下離開的,失敗了~總不能讓親友看笑話! 不然全世界各地....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台流"...."中國流" 外國人笑說我們中國人叫 [黃禍]~~@@" 相信很多在國內發展的,也有勝過移民的人, 所以廣告詞常聽到的~[做自己 最重要!]~~不是嗎? 此帖於 2009-07-08 10:32 AM 被 money 編輯. |
|
![]() |
送花文章: 38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