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標記討論區已讀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3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超過一整年的雨量,三兩天就下下來了
![]() ![]() ![]() 怨天尤人喝風罵雨,已無意義 ![]() ![]() ![]() 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大家一起投入救災行列吧 ![]() ![]() ![]() |
__________________ 百戰功成老太平 優柔誰肯苦爭衡 玉鞭金馬閒終日 明月清風富一生 |
|
![]() |
送花文章: 14708,
![]() |
有 14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6 (permalink) | |
管理員
![]() ![]() ![]() |
![]() 老大~~我也算災民,來點銀兩花花吧.....可憐可憐我這窮書生...
![]() ![]() 上有老爸下有老媽,還有一隻大色貓及其家眷要養.. ![]() 引用:
馬蕭團隊,導致家業受損申請國賠.....理由"總統無能"所以國賠 |
|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史版A大,錢的數量決定電腦的力量 ![]() 我是給女孩修電腦長大的,經驗豐富技術過硬,就沒有我修不好的電腦 ![]() |
||
![]() |
送花文章: 79418,
![]() |
![]() |
#8 (permalink) |
管理版主
![]() ![]() ![]() ![]() ![]() ![]() ![]() ![]() ![]() ![]() ![]() ![]() ![]() |
![]() 說起來有點馬後砲啦
不過還是不吐不快 當時這個颱風還在幾百里的海上時 (雲系還為接觸陸地前) 個人就覺得他很怪 住北市但已起大風 (過去的經驗很少很少有這種情形) 但新聞媒體也沒人討論 那也只能當作見怪不怪 還有一點 相信大家還記得 颱風之前有三次以上5級以上淺層地震 又加上 久旱土壤較乾 被震了震 就造成大塊面積的土質龜裂也不一定 最後大雨助長下... 最後一項 追風計畫說他內虛 但看的出外實 很像個甜甜圈 最後我們的山脈反而變成大雨的幫手... 不過如果當時馬前砲來開講 搞不好還會被安上個 傳播謠言之罪... |
![]() |
送花文章: 2055,
![]() |
![]() |
#9 (permalink) |
超級版主
![]() |
![]() 災害發生時, 我覺得大家也無需過於苛責政府
第一時間救災比較重要 但是, 我是衷心期望不論哪個政黨, 災後一定要重新檢討防災計劃以及重建工程的標準與品質 畢竟現在所謂的一百年或四百年防洪都已經失去標準性 可謂年年破記錄, 這些老舊的標準數字恐怕得重新定位了 另外, 政府必須要有膽量徹底執行防颱計畫 以我所住休士頓為例, 兩年多前五級颶風瑞塔來襲, 政府下令兩三百萬人強制撤離 軍方在颶風來襲前三天就進駐撤離區, 逐戶強制居民離開住所, 大半個休士頓城是空城 後來大塞車, 颶風又轉向, 造成很大的民怨 去年艾克颶風又來襲, 中央還是再度下令強制撤離 當時眾多反彈的聲浪, 並沒有動搖政府撤離的決定 一樣也是三天前開始撤離, 離海近的先走, 每小時按郵遞區號撤離 塞車是難免, 但沒有像第一次那麼嚴重 而艾克颶風這次沒有轉向, 正對休士頓而來, 颶風眼正好通過休士頓市中心 風災過後的財物損失固然很大, 但是人員的傷亡卻是非常少 這些就是政府的執行決心的問題, 也是台灣政府需要加強的地方 救災期間, 我是不會講政府的不是 畢竟救災為主, 不忍多苛責 但是災害過後, 我覺得政府應該要好好徹底檢討 不能每一年都還在用老舊的思維與數字去做同樣的防災工作 結果是每一年都造成嚴重的傷害與損失 |
![]() |
送花文章: 52690,
![]() |
![]() ![]() |
主題工具 | |
顯示模式 | |
|
|
![]()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灌水 - 威力強勁的超級颱風. | 莊孝偉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 52 | 2007-08-19 09:37 AM |
聊天 - 颱風來了,對大家有什麼影響嗎!? | Tamadbee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 72 | 2007-08-09 10:49 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