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barrielee
古兄其實外國企業也不盡是雙贏的觀念
微軟壟斷作業系統市場,內建軟體包山包海,打到其他軟體公司幾乎無生存空間,沒記錯很早以前被其他競爭對手以違反托拉斯法告上法院,近年歐盟同樣以此法指控微軟
微軟希望的是獨贏!
同樣英特爾跟AMD的競爭也是從美國訟訴到歐洲,誰不想把對手幹掉壟斷整個市場(2003年intel是怎樣打擊對手?包括給予優惠的價格給電腦廠商,廠商獲得的大多數或全部 來自英特爾的 CPU,同時電腦製造商就延遲或取消推出採用 AMD 晶片的產品,並提供低於成本的 CPU 晶片給政府和教育機構)
基本上,等級去到哪種跨國大企業,吞拼或想幹掉同業是很常見的事
重點是國外政府為了保護自由市場不希望某些企業壟斷市場才已立下托拉斯法來規範他們
|
微軟的發跡史我多少有點研究
蓋茲是1974年創造了車庫傳奇,算是1976才成立微軟公司
早期蓋茲是幾個人在自家的車庫中起家的,短短二十多年稱霸天下,稱為車庫傳奇
在這其中要簡介一下蘋果電腦,蘋果電腦1976創立
兩大龍頭幾乎是同時間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兩者之間的關係非常錯綜複雜
在早期這兩家公司幾乎是互相幫忙
你發展你的技術、我發展我的電腦,大家互相幫忙
甚至也可以看到微軟助資蘋果,私底下的交流更是多
但我閱讀過一些小道消息,是蓋茲的商業手法高明,正所謂無奸不成商
有點類似劉邦當初背棄盟約,讓項羽烏江自刎
當年微軟和蘋果有簽訂技術聯盟合約
大家將彼此的技術都拿出來一起分享,共同創造更大的利潤
但過程是怎樣,沒人知道
結果就是蓋茲的微軟公司,技術突飛猛進,蘋果電腦卻從此被微軟壓著打
有人認為微軟沒有拿出真正的核心技術
也有人認為是微軟學習能力強,蘋果自己笨,學不起來
我認為微軟和蘋果、英特爾和超微的關係都已經超越了雙贏的境界
因為他們已經走過了雙贏的境界,達到了恐怖平衡的境界
但是華人企業卻很難找到有這種模式,還很少有企業達到雙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