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標記討論區已讀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3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J哥好
![]() ![]() ![]() 《三駝圖》的作者李士達(1550-1620),是明代著名畫家,吳縣(今蘇州市)人,萬曆二年進士出身,後隱居新郭。善畫,長於人物、山水。 《三駝圖》原畫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高78.5厘米,寬30.3厘米。畫面刻劃了三個駝背的老者:一提籃側顧,一向提籃者作揖,一拍手大笑。三人形象滑稽,笑態可掬。衣紋用「渾描」,鬚髮眉目皆不見勾勒痕跡,筆墨圓潤,柔若無骨,以烘托三駝者「折腰獻媚」的性格特徵。 畫本身就非常風趣幽默,且寓意深刻,使其錦上添花的是畫上部的三首題詩。右上方是錢允治所作,詩曰:「張駝提盒去探親,李駝遇見問緣因,趙駝拍手哈哈笑,世上原來無直人。」乍看該詩,似是三駝者的自嘲,實際嘲諷了世人的不正直,並保持了原畫風趣詼諧的風格。 居中是陸士仁的詩:「可憐同病轉相親,一笑風前薄世因,莫道此翁無傲骨,素心清澈勝他人。」該詩意思直白,指出:駝背是椎骨病變使然,是生理現象,並非沒有傲骨,他們的心靈非常清純。左上方是文謙光的詩:「形模相肖更相親,會聚三駝似有因,卻羨淵明歸思早,世途只見折腰人。」詩中引用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不屈於世俗的阿諛逢迎而辭官歸隱的典故,道出了畫作者李士達諷世的真實意圖。 這三首詩,從不同的角度提高了《三駝圖》的審美價值,並觸發了審美者對畫作內涵的思索,拓寬了畫外音的空間區域,使畫的思想意境、情趣得到了更充分、更完美的體現。 ![]() |
![]() |
送花文章: 147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