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想不起三歲以前的事?
‧大衛.邁爾斯 2009/10/25
內隱—外顯雙重記憶系統能幫助解釋「嬰兒期的失憶」:在嬰兒期學習的反應和技能都會一直保留下來,如怎麼行走、信任或害怕他人,但是成年人卻回想不起三歲以前的事情。
【前言】
身為一個心理學家並長期推廣心理科學,本書作者大衛.邁爾斯傾畢生精力反覆思考「主觀和客觀」、「感覺和事實」、「直覺和現實」之間的關係。我們是不是應該像懷疑論者那樣,把直覺看作一種內在認知,無論這認知實際上是對或錯?或者,聰明人經常相信一些愚蠢的事,所以我們必須加入更多「左腦」的理性?面對這些疑問,我們應該有更聰明的思考和行動,應該更積極對照直覺與現實、對深具創造性的預感抱持懷疑仔細檢驗。
為什麼我們想不起三歲以前的事?
內隱—外顯雙重記憶系統能幫助解釋「嬰兒期的失憶」:在嬰兒期學習的反應和技能都會一直保留下來,如怎麼行走、信任或害怕他人,但是成年人卻回想不起三歲以前的事情。
我九十三歲的父親最近患了輕度中風。他親切的個性沒有變,也像以前一樣好動,還能認得我們,看到家庭相簿也能回憶起一些生活細節,但這種病對他有一個特別的影響──他無法貯存當前的談話和每天的生活情節等新近記憶。他說不出今天是星期幾;他喜歡出去兜風,評論我們看到的東西,但第二天就想不起來去過哪兒;我反覆告訴他,他的姊夫已經死了,但每次聽到這個消息,他都很驚訝。
英國著名腦神經學家薩克斯(Oliver Sacks)說過另一個失憶症案例:病人叫吉米,三十歲時腦部受損,那時是一九四五年。如果現在你問他總統是誰,他回答「杜魯門」。薩克斯給吉米看一本近期的《國家地理》雜誌的圖片,下面是他們現場的一段對話記錄:
「這是什麼?」
「是月亮。」吉米回答。
「不,它不是,」薩克斯說,「這是從月亮上拍的地球圖片。」
「醫生,你在開玩笑吧?不可能有人能帶一個相機到那兒的!」
「是真的。」
「天啊!你在開玩笑,醫生,你怎麼能這樣呢?」
吉米的懷疑和驚奇,是一九四五年時一個聰明的年輕人對他從過去來到未來感到的震驚。
仔細調查這些特殊人,我們會發現更特別的現象。雖然他們不能回憶起新近經歷,但吉米和其他類似的失憶症病人都有學習能力。給他們看一些圖片,裡面有很難找的人像,第二次看圖時他們能很快找出來。他們能學會讀反寫的字,或做拼圖遊戲(雖然他們不承認以前玩過這些東西)。他們曾被教授複雜的工作技能,然而他們做這些事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學過這些。
這些奇怪的發現挑戰了傳統心理學認為「記憶是單一的、一元化系統」的觀點,並提出了兩個系統協同操作的看法。前面的事例告訴我們,不管是什麼毀壞了有意識的回想,無意識的學習仍然毫髮無損。這些病人能學習怎樣做事情,我們稱之為「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或「程式性記憶」);但這些病人不清楚,也說不出他們的所知,我們稱這種所知為「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或者「陳述性記憶」)。如果讓他們讀一則故事,第二次再讀時速度更快,這體現的是內隱記憶,但是他們沒有外顯記憶,因為這些病人回想不起他們以前看過的故事。參加過高爾夫課程學習後,他們將完全忘記這種經歷,但是他們參加的課程越多就會打得越好。如果重複顯示單詞「perfume」,他們不會想起曾經見過它;但是如果被問到:「看見字首『per』,腦海裡會出現什麼單詞」,他們自己也很驚奇會脫口說出「perfume」。顯然他們在學習,可以保留過去,但不是外顯地回想起來,而是直覺感知到意識以外的東西。
這種內隱—外顯雙重記憶系統能幫助解釋「嬰兒期的失憶」:在嬰兒期學習的反應和技能都會一直保留下來,如怎麼行走、信任或害怕他人,但是成年人卻回想不起三歲以前的事情。雖然,我們受益於直覺的積累,如我們對距離的知覺、好壞的感覺,對熟悉食物、人或地方的喜好,但是我們的「意識思維」在早先的這些年幾乎一無所獲。對嬰兒期所發生的事情沒有記憶,是因為我們需要用語言來為外顯記憶編索引,而這些語言是嬰兒還沒有辦法掌握的,也因為外顯記憶的關鍵腦區域(海馬)是我們大腦最晚成熟的結構。我們嬰兒期的許多經歷都被遺忘,一直回想不起來,但是它存在於我們內隱的、直覺的記憶裡。
(本文轉載自大衛.邁爾斯新書《你該不該相信直覺?》,中文版由漫遊者文化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