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論語 里仁篇 馮學成
走近《論語》之十一 里仁第四(上)
·智者擇居,要看環境
4.1【原文】子曰:「里①仁為美。擇不處②仁,焉得知③?」
【註釋】①里:這裡作動詞用,指居住。②處:動詞,與上文「裡」同義。 ③知:同「智」,(《論語》的「智」都寫作「知」。
【譯文】孔子說:「居住在有仁厚風氣的地方才好。選擇住處而不選在有仁厚風氣的地方,怎麼能說是明智呢?」
【讀解】《三字經》裡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孟母三遷」的故事,而它正好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了孔子「里仁為美」的思想。荀子說:「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勸學》)講的依然是「里仁為美」的意思。
這一則講我們的生活態度、生活策略。現在買房子主要是看中房屋周圍的環境,而孔夫子選擇居住地也是主要看環境——里仁為美,這個環境是整個道德氛圍要好。「裡」是什麼?武侯祠旁邊搞了一個錦裡,恢復了成都以前的古風貌。以前巷子稱裡,上海稱裡弄,唐朝的時候還稱坊,方方正正的一個街區,現在都統稱小區了。儘管它是一個小區,選擇住處要選環境,這個環境是要有道德的,有風尚的。如果小區裡面今天偷,明天盜,鄰里之間打架,物管部門不負責任,除了收錢之外什麼都不管,在這樣的小區居住你能安心嗎?如果一個小區裡面講求仁、義、禮、智、信,大家之間互敬、互愛、互助,物管部門盡職盡責,服務周到,有什麼麻煩主動解決,這樣當然就受歡迎。「里仁為美」,我們與人打交道要擇善而處,我們常常說我們與人打交道要與吉祥的人交往,與祥和的人交往,不要與那些看上去陰沉沉的、招凶的人打交道。個人的交往都要祥和,那麼你所處的環境也一定要有一個祥和的環境。「里仁為美」,就是對我們生活圈子的要求,想想應當如何尋求這樣的標準?如果能夠處在里仁為美的環境中,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啊。
「擇不處仁,焉得知?」如果你選擇的環境不是這種祥和,不是這種道德的環境之中,那麼就是不智。有的人買房子貪圖便宜,自以為佔了好處,划得來,結果住進去之後才知道後悔。現在成都人房子買得多了,很多都出租給外來戶住,結果外來戶住進去之後又不愛護,胡來亂整的,就造成了一些不安全、不安定的因素。如果你在這樣的環境裡還有一點智慧,那麼就該有眼光啊,如果你連這樣的分析力都沒有,卻貪圖一點小便宜,那怎麼行呢?所以我們現在處環境,無論是居住環境,還是工作環境,都應該以孔夫子這句「里仁為美」為準則。「擇不處仁,焉得知?」我們現在有些朋友敢於把老闆的魷魚炒了,就是符合「擇仁」的原則。「不仁」的環境很難受,大家在一起勾心鬥角,麻煩多多,那就是無智;但是脫離了這種不仁的境地,選擇了裡仁的環境,那就是很智慧很聰明的了。
現在從上到下都在提倡共建和諧社會,大家肯定都希望自己所處的環境能夠和諧一些,這樣日子才能過得更舒心、更太平。但是如何知道一個人是否仁義?又如何瞭解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否仁義?哪些地方有陷阱?哪些地方有殺機?這些我們都應該有所瞭解,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工作吉祥如意。在下一節裡,孔夫子開始談到了個人的修為,或者說怎樣觀察一個人是仁還是不仁,仁者與不仁者之間究竟又有怎樣的區別。
·大仁者大智,小仁者小智
4.2【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①,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②仁。」
【註釋】①約:貧困。②利:順從。
【譯文】孔子說:「不仁的人不能夠長久地處在貧困的境地,也不能夠長久地處在安樂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於仁,有智慧的人順從仁。」
【讀解】我們要注意,在《論語》裡,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地方經常會代表不同的含義,如此處的「約」,在這裡是窮困的意思,所以在讀《論語》時,要結合整個行文以及歷代研究《論語》的專家們的註釋來看,這樣才能瞭解其中的大意。
孔夫子說: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地處於貧困之中。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是因為不仁的人肯定就不安分,「久處約」就是安貧樂道,只有那些有相當有修養的人才能做得到。而修養不夠,功夫不到家的人要讓他安貧樂道是不可能的,他的心始終都處於不安定的狀態之中。我們看到很多人一旦窮了下來,或者說陷入逆境之中就會變得六神無主,於是要麼頹廢,要麼鋌而走險,結果給自己惹來了更大的麻煩。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他們沒有領會到「仁」這種人的內在精神修養。對於仁,在《中庸》裡面,還有前面對《論語》的講述中,以及在其他課上,都已經做了大量的闡釋,總之如果我們具備了仁人的精神素質,具備了這樣的精神修養,就肯定能夠安貧樂道,這個標準在孔夫子眼裡非常的明確。
不仁的人,要想他長久處於貧困之中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的內心肯定是躁動不安,他怎麼還可能安於貧困?這時有人會問「窮則思變」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窮則思變是大人的行為,是君子的行為,我們說「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這個「善其身」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待時而動,如果遇到好的機會、好的條件,一樣可以一展身手,或是東山再起,否則就不會有「達則兼濟天下」一說了。但是在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他絕不會鋌而走險,絕不會逆時而動,絕不會逆天行事。
不仁者,一方面他做不到「久處約」,他根本達不到長久的「行富貴,素乎富貴;行貧賤,素乎貧賤」;另一方面他也做不到「長處樂」,即使給他一個真正的安樂環境,讓他處在安樂窩之中,他同樣還是會出事。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社會發展了,各方面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有些人富裕了,發了大財;但是其中不少人都發生了蛻變,變得腐朽墮落。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最早在成都青年路創業的那一批朋友,現在還有幾個能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屹立不倒?縱觀上世紀九十年代那無數的企業家,經過大浪淘沙,現在又還剩下多少?就是在官場之中,在機關裡面,又有多少下了台?又有多少被雙規?究其原因大都是因為他們自身沒有足夠的修養,即使有再好的環境,他們也守不住,用老話來說就是「不知惜福」、「托不住福」。有些人過窮日子的時候還能謹小慎微,馬馬虎虎;一過上好日子就開始忘乎所以,都不知道自己姓啥了,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擔當一切的能力,面對金錢承擔不住,面對權力也承擔不住,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得志便猖狂」,這樣不行。小人是不仁者,而君子是仁者。
古代在對官員的任命上,尤其是對高官的選拔上,一般都要經過一定的考核。有時會把被考察人員安排到窮苦的地方去鍛煉一下,看此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如何料理自己,同時又是如何處理政務。有時會將被考察人員安排到一個富裕的地方去,比如蘇杭這些自古以來就是肥得流油的地方去做幾年官,再看此人如何處事。如果面對一窮一富,不管是好環境還是壞環境,這個人都能治理得很好,而且自身也料理得不錯,那麼就可入朝為相。「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這一句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在對人的素質和修養評判上,孔夫子真可謂是入骨三分。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真正的仁者安於以仁義禮智信作為自己的價值觀念,不因貴賤、得失、是非而有所動搖,這是他們安身立命之處。我們經常都會問自己的身心性命應該安置於何處?價值觀念又應該安置於何處?現在很多人都愛說「有錢是大哥,發財是第一」,現在是市場經濟,我們對人使用最多的祝福話語就是「恭喜發財」,這本身沒有什麼錯;但是還有一個比金錢更為重要、更為要命的東西,那就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而道德修養無非就是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這一套法則。如果我們能夠遵循這一套法則,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很坦然,既能受得住富貴,也能經得起貧賤;順境可以處之坦然,逆境也同樣可以處之坦然。有的人能過順境不能過逆境,有的人能過逆境不能過順境,這些都不行。
我們如何才能發現自己的弱點?又如何彌補自己的弱點?首先就要做到「仁者安仁」,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念投放在仁義禮智信上面,只有這樣才能強化我們的身心修養。
其次要「知者利仁」,一般都認為其意思是指智者實行仁德以謀取大利,但這僅僅只是從字面上理解,有些過於膚淺。這是因為智和仁,同體而異相,大仁的人才有大智,大智的人才有大仁;小智只有小仁,小仁只有小智。在學習《大學》時我曾反覆強調「公生明,廉生威」 這麼一種因果關係,只有「公」才能具備真正的智慧,心胸的半徑越大,智慧的半徑才越大;心胸越狹隘的人,心胸半徑越小的人,那麼智慧的半徑也就越小。真正的智者,一方面他的言行舉止無不浸潤並釋放著仁的光輝,另一方面他本身就是仁的推銷員,他知道用什麼方法去宣傳、去影響周圍的人與環境。因此對於「知者利仁」,我們應該從這個方面來看,不能簡單地以為這裡是說通過仁來獲取利益。
以前我的老師曾這樣敲打我:一個人有禮貌好不好?如果是從內心教養深處透射出來的禮貌,那肯定是好的。但是如果這個人和他人打交道時都是「以禮為貌」,表面上很客氣,肚子裡卻在打著另外的小算盤,那麼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往往會使人汗毛倒立,因為他和人交往時都戴著面具,而一般人都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不容易看穿他的鬼蜮伎倆,怎麼能知道他禮貌後面居心何在呢?所以不能以禮為貌,如果以禮為貌,也就可以說以仁謀利,以仁義謀其私。以前「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有不少人天天拿著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時時都在高舉左手並高呼自己是最純正的布爾什維克,結果下來就亂整人,好為自己謀官發財。
真正的仁者,真正的智者,絕不會把施行仁德和謀取大利放一起,他們都是通過他的方便之門,宣傳推廣仁義禮智信這種道德觀念,讓社會上更多的人接受它、享受它並施行它。我想我們應該這樣去理解「知者利仁」。
·君子不是和稀泥的好好先生
4.3【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惡②人。」
【註釋】①好(hao):喜愛。②惡(wu):厭惡。
【譯文】孔子說:「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喜愛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厭惡人。」
【讀解】子貢曾經向孔子請教說:「一鄉的人都喜歡他,這個人怎樣?」孔子回答說:「難說。」子貢又問:「一鄉的人都厭惡他,這個人又 怎麼樣呢?」孔子還是回答說:「也難說。只有當鄉人中的好人都喜歡他,鄉人中的壞人都厭惡他時,我才能肯定他是好人。」(《子路》)又有一次,孔子說:「眾人都厭惡他,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 眾人都喜歡他,也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衛靈公》)可見,對一個人的好惡一定要有是非標準,既不能只憑個人的私心得失之見,也不能被輿論所左右,人云亦云。真正的仁者絕不是東郭先生、宋襄公之仁,也不是好好先生;仁者是有原則的,並不是說時時一團和氣,天天講講中庸,就沒有絲毫的原則了,而是有原則,這個原則就是仁義禮智信,就是忠孝節義、禮義廉恥,這些原則不能犯。
「仁者能好人」,「好」什麼樣的人呢?《易經·系辭》有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你喜歡哪一行就有哪一行的朋友,這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那麼「仁者能好人」,仁者喜歡的是什麼類型的人呢?一定是仁人君子。仁人君子所作所為符合仁義禮智信的原則,大家在一起相處,如同《易經·系辭上》裡所說的:「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有一種「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相見恨晚之感。大家在一起相處感覺很舒服、很融洽,因為彼此之間沒有利害關係,而是相互促進。
去年在龍江書院學習范仲淹先生的《嚴先生祠堂記》時,曾將其中一句話拿出來和部分學員一起共學共修,就是「相尚以道」!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應該按照什麼樣的標準相處?是相尚以利?還是相尚以害?又或是相尚以道呢?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這一輩子能夠平平安安,能夠經常感覺到幸福快樂,但是這些都是從何而來?人生能夠得到幸福和快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彼此之間,在我們的生活圈子內,能夠有那麼一些相尚以道的朋友,那麼大家的日子就肯定能夠過得更舒服一些。《論語》第一章第一則中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就是基於這個方面來說的。「唯仁者能好人」,那是因為彼此見面能充滿歡喜之情!當我見到某些來到書院的朋友,一心向道,氣象頗佳,就會有喜歡的感覺,心情也特別的高興。
但是仁者也「能惡人」。有些人違背了仁義禮智信,不管走到什麼地方都有麻煩,到處搬弄是非,造謠中傷,到處攪局,事事損人利己,這些人在什麼地方都是害群之馬,既影響了集體氛圍,也影響了社會的安寧和諧,這樣的人確實讓人從心底裡感覺到厭惡。有人會問對於這些人還要不要講原則呢?肯定要講原則,對於這些人沒必要和他們稱兄道弟,也沒必要大家在一起飲酒喝茶,如果和這樣的人打成一片,不分彼此,那麼自己的生活和交往就沒有原則了。總之面對這些人,要敢於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只有堅持才有可能影響並改造他。
小人在和君子打交道時,往往會有一種自慚形穢的心理,君子只有堅持原則,小人才會服氣,服氣之後才願意聽君子的話,才能慢慢用仁義禮智信這一套思想逐漸將其潛移默化,逐漸把他改造過來。反之,如果和小人在一起時,不能堅持原則,還與之嘻嘻哈哈,甚至同流合污,那麼小人就不會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毛病,還以為那些缺點是自己的優點。因此一個真正的君子,絕對不是一個和稀泥的好好先生,他能惡人,厭惡那些不仁不義的,言而無信的人,而且敢於去惡。這種惡不一定只是停留在心裡,也可以在語言上、行為上有所表示,但是這種言語和行為不能僅僅停留在罵和厭惡人家的層面上,而是要通過適當的方式對其進行幫助和批評,使他們能真正認識到並改正自己的錯誤。孔子在批評其弟子冉求為季氏斂財時,發出了「非吾徒也,小子可鳴鼓而攻之可也」的怒吼,可見其嚴厲。
·每個人都應「志於仁」
4.4【原文】子曰:「苟①志於仁矣,無惡②也。」
【註釋】 ①苟:如果。②惡(e):邪惡,與上一章「厭惡(wu)」用法不一樣。
【譯文】孔子說:「如果立志修養仁德,就不會有邪惡了。」
【讀解】有時候我們在觀察談論一個人時,經常會覺得這個人這裡沒對或那裡不好,有時覺得這個人還不錯,可有時又覺得這個人並不圓滿,其原因在哪兒?就是因為他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有問題,沒有將自身修養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我經常對周圍的一些年輕朋友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應當給自己立一個幾年目標,對自己應該有一個具體的規劃,現代企業都會去制定一個近期、中期、長期乃至遠期的目標規劃。那麼這個規劃是什麼?對個人而言就是體道而行,體仁而行。我們不能放棄以「仁」為核心的價值觀念,而且要敢於接受和承當這種價值觀,這就叫立志。龍江書院在制定學修總綱時,首先就是立志,其次煉性,再次開眼,最後致用。如果連第一條立志都做不到,又何談煉性?又如何談得上把自己的身心性重新組合併重新優化起來呢?因此每個人都應該要「志於仁」,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即使是到了老年,也都不能輕言放棄這個目標,不能在這個價值觀念上有絲毫的後退。
如果能夠志於仁,就會對我們的言行舉止起到一個約束和規範的作用,那麼在言行舉止等方面就會表現出「無惡也」,就不會釋放出不好的行為。在寺廟裡皈依,師父傳三皈五戒,五戒就是戒殺、戒盜、戒淫、戒妄、戒酒,還有其他如戒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嗔、癡、慢、疑等等,這些都是關於個人行為上所應遵循的規範。於是在說話的時候,自己就會想:我是不是說了不該說的話?是不是說了大話、空話、假話、不負責任的話?是不是擾亂了別人的心智,使其不得安靜?有沒有兩舌惡口,是否在搬弄是非,傷害、誹謗別人?佛教列了很多戒律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同樣孔夫子也有很多這方面的規勸。
志於仁者,就是要把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等等這一整套思想理念融會貫通,並切入實際。有了這些思想理念的存在,用孔夫子的話來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還可能有惡行表現出來嗎?自然就不會有不好的語言和行為表現出來,腦子裡面不好的念頭剛剛一動,就會有站崗執勤的警察站出來,也就是以仁為核心的這一整套價值觀念就會跳出來發警報,指出這個念頭是不仁之舉,馬上把它排除並過濾掉。從語言上,從行為上,更重要的是在思維深處上做到志於仁,那麼就會有仁的一系列理念油然而生,它就會把種種不仁不義的念頭壓下去。並不是說做到了志於仁之後就不會再打妄想了,看到美女瞟都不瞟一眼,看到人家發了財心頭也不去羨慕,這是不可能的,還是會有種種這樣或那樣的念頭冒出來,但是它不會左右你的行為,不會左右你的思想,不會左右你的意志,不會因此去走極端。我不贊成某些清教徒式的思維,認為自己有了仁德,就乾乾淨淨了,什麼壞的都不想了,那是說大話,誰都做不到。
所以我們要看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其關鍵在於「志於仁」,它是我們每個人對待不好念頭的方法,它可以使語言、行為和思想上種種不乾淨的念頭不能得以釋放出來。這一章是「裡仁」,通篇都在圍繞「仁」這個主題,孔夫子對仁的標準和修養進行了大量的比較細膩的闡述。
·面對富貴貧賤,要有自己的原則
4.5【原文】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②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③必於是,顛沛①必於是。」
【註釋】①這句的「得」字應是「去」字之誤,②惡(wu)乎:哪裡,怎麼。 ③造次:匆忙,倉促。①顛沛;窮困,受挫折。
【譯文】孔子說:「有錢有地位,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貧窮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擺脫,君子是不擺脫的。君子一旦離開 了仁道,還怎麼成就好名聲呢?所以,君子任何時候—一哪怕是在吃完一頓飯的短暫時間裡也不離開仁道,倉促匆忙的時候是這 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是這樣。」
【讀解】孔夫子這幾句說得非常到位,如果一個人在修養上,在價值觀念上能夠達到孔夫子所說的這幾點,那麼他肯定能完全立於不敗之地。孔夫子所推行的理念並不是宗教那套完全出世的學問,他所有思想都是建立在入世的基礎上,他承認人的種種社會需求和生理需求。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對於富貴,孔夫子並沒有抱著否定的態度,他認為人人都有對富貴的追求,但關鍵在於作為一個人,如何去面對富貴?又如何去得到富貴?這裡君子和小人的分野也就出來了。在孔夫子看來,作為君子、賢人,面對財富、金錢,他們是以道得之,有如後文中所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不能去偷去搶,不能坑蒙拐騙,不能採取任何不良的手段來獲取財富。
面對財富是如此,面對貴又如何呢?在政府機關裡面,誰不願意往上爬?當了科員就想當科長,當了科長就想當處長,當了處長就想當局長,總之誰不希望自己的官越做越大,手中的權力也隨之越來越大呢?誰會願意一直安於現狀呢?對權勢的追求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怎樣才能使自己朝上走呢?是靠自己的道德和才能,還是靠拉關係走後門、欺上瞞下、搞種種不正之風呢?以前很多文學作品裡面,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之類,以及現在新聞媒體所報道的那些被雙規的官員們在進監獄之前的所作所為,之前他們是既富且貴,但都不是以其道而得之,大都是採取不正當手段。然而正所謂「久走夜路必撞鬼」,總有一天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大白於天下,那時候吃什麼後悔藥都沒用。
什麼是「以其道」?其實很簡單,答案早就有了,就是仁義禮智信,通過自己本本分分的辛勞和經營,再加上自己的能力。當然每個人所擅長的能力都不一樣,有些人智慧相對要高一些,有的人的能耐要大一些。同樣是仁義禮智信,有的人能活學活用,而有的人就有些教條了。此外還有運氣,有人覺得奇怪了,怎麼仁義禮智信還要講運氣?以前皇帝幾十個兒子,但是最終能接替皇位的就只有一個,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們在成功之時也都會說「成功=天賦+努力+運氣」,就此可以看出運氣也很重要,但是運氣又從何而來呢?一樣還是離不開仁義禮智信。
在以前的宮廷之中,如果朝廷上下政治比較清明,老皇帝也還比較賢明的時候,皇子們個個都裝得我比你仁義,他比我孝悌,總之大家彼此之間都是在仁義禮智信上相互較勁。本來如果大家都是落在實處,那也是好事情;然而這種競爭往往很容易陷入虛偽,僅僅是為了獲得朝野上下的好評,為了引起老皇帝的注意和青睞,使自己在皇位的爭奪上處於更有利的位置,於是表面上個個都是道貌岸然,禮賢下士,結果骨子裡呢?更何況有些老皇帝也是很聰明的,畢竟天下是他打下來的,又經過了自己多年的治理,什麼場面沒見過?什麼人物沒見過?正所謂知子莫若父,皇子們唱的這些戲一般都瞞不過父親,甚至有時候反而弄巧成拙,惹來一身的麻煩。有些皇子還在朝臣之中結黨營私,拉幫結派,那更是犯了朝廷的大忌。如果誰敢私結朝臣,私結封疆大吏,甚至勾結後宮嬪妃乃至太監,嚴重的可能連性命都保不住。翻開中國二十四史,有很多這方面的例子。
那怎樣才能「以其道得之」?就一定要把仁義禮智信落在實處,落在自己的身心修養之中,千萬不能把仁義禮智信當做謀取私利的手段、當作競爭的手段、當作相互攻訐的武器。當年「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造反派們各有各的陣營,都高舉著毛主席語錄,都說自己是最正確的,是最革命的,彼此謾罵甚至以武力相向,那個時候不知有多少這樣可笑、醜陋的事情在發生。因此孔夫子在這裡說:「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要有正確的取捨之心,取什麼?捨什麼?要取以道得之的方式,並持之以恆,而對於不以其道的方式要敢於捨棄。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有誰願意過窮日子呢?肯定沒有人願意,但是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父母不是達官貴人,而是貧下中農出身,甚至賤民出身,這是沒有辦法的。但是「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有的人為了急於擺脫貧困的局面,於是不擇手段,去搶劫,去偷盜,搞販毒等等歪門邪道,以這種方式快速致富能行嗎?我想大家都清楚這樣做的下場。因此面對貧困,如果不以其道去之是不行的。我們應該提倡勤儉持家,合法經營,通過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來取得富貴,以自己的誠實苦幹來摘掉貧窮的帽子。當然要想擺脫貧困,摘掉貧困戶的帽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非常考驗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國家的智慧。現在有些貧困縣,為了擺脫貧困,想盡了辦法,向上級乃至中央要各種政策,這本是好事情,但有時候有些人所採取的手段就不太光明了,中央也是三令五申以禁止這樣的行為。
當我們面對富貴,面對貧賤時,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並且堅持自己的原則,作為一個君子,更是要有這樣的原則。誰要想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那就一定要堅持以道得之、以道去之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經常處於一種安全的狀態,即使是在貧困之中、逆境之中也都是安全的。如果不以道得富貴,不以道去貧賤,哪怕是得到了富貴,擺脫了貧賤也不會安全,反而更多的麻煩會隨之而來。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如果君子沒有「仁」的素質,要想在古代禮教社會裡面成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成惡名,那倒是挺容易,比如弒君弒父,打家劫舍等等,所謂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以前傳壞事的速度可能不比現在互聯網慢,做點好人好事可能還沒誰注意,可要是誰做了壞事,那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會宣揚出去了。君子絕不會把仁當做商品來買賣,也不會為了成名而放棄這種價值觀念,君子把仁看得遠遠高於名,當然也遠遠高於富貴。
孔夫子之所以是孔夫子,後面這兩句話就彰顯出他的光輝來了:「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每時每刻,我們都要堅持仁的原則,哪怕就是一頓飯的工夫也不能違背。造次,倉促匆忙之中;顛沛,艱難困苦、顛沛流離之時,不管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都不能離開仁。如果一個人不具備仁的素質,當在顛沛之時,或者是日子平淡的時候,他還能夠保持相對平和的心,但是突然面臨重大的選擇時,那就很考一個人的功夫了。有的人平日裡看上去道貌岸然,修養也讓人覺得高深,突然一下誘惑來了,就什麼都丟了。尤其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面對突來的誘惑,會不會動心?會不會改念?如果仁義禮智信真正融入自己的身心,入了骨了,那麼不管面對任何突發事件,就都能夠表現出一種至剛至大之氣。孟子有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蘇東坡也說過:「無故加之而不怒,卒然臨之而不驚。」只有達到這麼一種火候,那麼我們才能真正做到「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對仁的原則,要入骨入髓,要和自己的整個生活打成一片,不管是在富貴之中,還是在貧賤之中,或是在緊急關頭,都要把「仁」這個原則牢牢守住。其實說守住都還顯得能力不到家,說明有時還需要借助外面的力量,但如果是真正的仁人志士,那麼骨子裡面都已經浸透了仁的理念,不管面對什麼樣的環境,所表現出來的都是仁義禮智信,這樣的修養才能算是成功了。在沒有成功之前,那就還需要一個磨煉的過程,有一番靈與肉的鬥爭過程,看最後是仁義的君子情操得勝?還是利慾的小人情志佔了上風?要知道富與貴、貧與賤都是人之所欲、人之所惡,就看我們如何面對了。孔夫子所提倡的修養是很嚴密的,他要求仁義禮智信這些修養都必須浸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須浸透到我們精神的方方面面,不可能因為遇到了某些特殊情況,就可以網開一面,就可以使自己放鬆了對仁義禮智信的追求,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每時每刻都必須堅守「仁」這個原則。
·提倡和推行聖賢理念的難處
4.6【原文】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①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註釋】①蓋:大概。
【譯文】孔子說:「我沒見過喜歡仁道的人,也不曾見過厭惡不仁道的人。喜歡仁道的人,認為仁道至高無上;厭惡不仁道的人,目的是避免受不仁道的人的影響。有能夠一天盡心為仁道的人嗎?我沒見過沒能力的,可能有,但我沒見過。」
【讀解】孔子說他還不曾見到真正喜好仁的人和真正厭惡不仁的人。因為大多數人在原則和是非上往往比較模糊,畢竟真正的君子、聖賢只是少數,大多數人對仁義禮智信,對儒家的這一套道德觀、價值觀是含糊的,嚮往之心雖然有,但未必能做得到,即使願意做也不能做到十全十美,這也是生活之中的一個現實,是每一個人的現實。孔夫子這句話明確道出了在當時推行周朝禮樂和提倡聖賢理念的難處,同時也希望他的弟子們能在這個方面樹立起信心,孔子以這種方式激勵他的弟子們要更加努力地對仁這個理念進行學修。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誰看到過真正的「好仁者」?能把仁義禮智信這個理念作為自己的根本生活目標和精神目標的人很少。現在有些學佛的人,在學佛的理念上和理論上倒是很用功,但是如果以儒家的標準進行衡量,就覺得還不像一個仁者。雖然仁者在佛教、道教,也包括基督教中都有一些相應的理念和標準,但是孔夫子的理念和標準要更加實際,它不像宗教語言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以至於無從去評價它。孔夫子的這一套理論和標準與社會、與生活、與民間都是相融合的,是入世的,因此大家一看就能明白。這樣我們就可以依照孔夫子的標準來看看我們身邊有沒有「好仁者」,把自己的一切如富貴等等都放在第二位,把仁的理念放在第一位,這樣的人確實很難見到,也並不是沒有,孔夫子後面也說:「蓋有之矣,我未之見矣。」不能說沒有,只不過我還沒有遇到。
「好仁者」,孔夫子沒有見過;「惡不仁者」,孔夫子同樣也沒有見到過。現在社會和稀泥的現象比較嚴重,誰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對人家的優點,有的人看了喜歡,有的人就是看不慣,甚至還要詆毀一番。對人家的缺點,有的人徹底否定,有的人則善於寬恕。更何況對於善惡的評判自古以來就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有時候你說他是好人,他卻是在行假仁假義之事;有時候看上去是惡行,其實卻是在做善事、在做好事。總之要將善惡截然的區分開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是非也是如此,同樣的要把仁與不仁截然的區分開來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孔夫子在這裡會說「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如何確定仁與不仁的界限是很麻煩的事情。
孔夫子進一步說到:「好仁者,無以尚之。」真正好仁的人,肯定把仁放在第一位,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超越他對這個理念的信奉和堅持。這樣的人和別人做生意,一旦簽訂了合同,他肯定會堅守合同,不會因為有人可以給予更大的利潤就放棄了信義,因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將仁義禮智信看得比什麼都重,他們在這方面的取捨非常明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當價值觀面臨種種是非得失的時候,我們又把什麼放在了第一位。
「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真正厭惡不仁的人,他只是避免讓那些不仁的東西沾染了自己。如果我們能做到不讓自己不好的習慣和行為表現出來,就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孔夫子還有更高的要求:「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你能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致力於仁呢?能不能無時無刻都將功夫放在仁上呢?以前「文化大革命」時常說:「念念不忘階級鬥爭,念念不忘無產階級專政,念念不忘突出政治,念念不忘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佛教禪宗也講念念不忘,如果對仁能真正做到念念不忘,那可真正了不得了,參禪參到這個分上何愁不明心見性。
「我未見力不足者」,一般都翻譯成我沒有見過力量不足的人,這有些讓人不好理解。實際上我們能不能使自己的全部心思真正念念不忘地放在仁的理念上並且持之以恆呢?誰都會有松勁的時候,誰都會有懈怠的時候,孔夫子這裡的本意並不是指力量上的不足,而是說由於思想上開了小差,有了鬆懈,才導致了在對仁的追求上力不足。
禪宗有這麼一首偈子:「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中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致太平。」學道的人猶如大內高手守紫禁城一樣,以前皇宮中對內衛羽林軍的要求非常高,且不必說要有忠誠心和一流的功夫,最主要的是任何時候都開不得小差。晝防六賊夜惺惺,白天要把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賊子看好,眼睛不要亂看,耳朵不要亂聽,鼻子不要去亂聞,舌頭不要去亂嘗,手腳不要到處亂摸,心頭不要去亂想,就是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都要保持警醒之心,夢都不會亂做。但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本事,這個本事的力量又是從何而來呢?中軍主帥能行令,中軍主帥就是我們的心靈,就是我們精神和生命的當家人,也就是說這個以仁為中心的崇高理念要能夠壓倒一切,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都管得住。如果連它都開了小差,那麼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賊肯定就會趁機作亂。不動干戈致太平,這需要很高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平時我們舉心動念,誰敢保證自己時時都擺在很正的位置上呢?
我們應該從這樣的角度來認識「我未見力不足者」,沒有誰做不到,關鍵在於沒有幾個人肯真正用功,沒有幾個人肯真正將功夫用在刀刃上。如果能真正去行之,那肯定就能做得到。其實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得到,孔夫子都說過:「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明朝王陽明先生將孟子所說的「人皆可為堯舜」引伸為「滿街都是聖人」。佛教也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認為一切眾生都有聖賢之性,都可成聖人。但是有人跳出來和王陽明唱反調,並借用孔夫子說的「惟上智與下愚而不移」來反駁他,王陽明先生則回答:「不是不能移,而是不肯移」。哪裡有什麼上智下愚之分呢?之所以是下愚,是因他不肯去行聖人之道,如果他願意實踐聖人之道,這個實踐可不是治國平天下,而是要修身,要將自己的心管住,那就是聖人。反之如果管不住,那就是小人了。由此可見,「我未見力不足者」,是在看你有沒有用力?有沒有真正用力?孔夫子這句話實際上是正話反說。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或許有這樣的人,或許有真正好仁、惡不仁的人,或許有二十四小時都能念念不忘於仁的人,只不過我還沒有見到罷了。但有沒有見到呢?應該說是見到了,實際上他的得意門生顏淵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顏淵就做到了「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他不但這樣說,而且身體力行,能「三月不違仁」那是多麼高的境界!
·人格的圓滿,要通過「改過」來完成
4.7【原文】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①。觀過,斯知仁矣。」
【註釋】①黨:類別。
【譯文】孔子說:「人的過錯,各不相同。通過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知道這個人有沒有仁德了。」
【讀解】從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聖人的言教,並通過仁義禮智信來美化我們的情操,美化我們的道德。既然人不可能完美,所以每個人都會有過錯,都會有弱點。孔夫子這裡說「人之過也,各於其黨」,黨就是各歸其類,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弱點和缺點,要將其分門別類,即使是幹壞事也要有個分類,如坑蒙拐騙、偷盜搶殺等等。
「觀過,斯知仁矣」。通過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對周圍的人,不論朋友還是對手,都要善觀其過。交朋友要交真正對你好的朋友,而對那些不管你做什麼、甚至違法亂紀都說你是對的人最好是敬而遠之,真正的朋友在你有過失的時候,在你有弱點的時候都會善意規勸,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而不會文過飾非。
《易經》損、益二卦都是在講如何對待過失,周敦頤先生在《通書》中也將「過」專門列為一章,我也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對其進行了闡述。《通書》中說:「人之生,不幸不聞過,大不幸無恥。知恥則可教,聞過則可賢。」面對過錯,我們不能迴避,甚至掩蓋,而是應該遷善改過。如何才能把自己變得更加光明?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人格變得更加圓滿?這都是通過改過來完成的。世界上哪裡有無過的人存在呢?從小到大都不犯錯,這可能只有寺廟裡的菩薩才做得到,只要是人就會犯錯,關鍵在於自己如何面對錯誤,是善於改正錯誤還是死不悔改。有些人犯錯已經成了他的習氣、性格,成了家常便飯,這樣的人很麻煩;但是大多數人犯錯都是出於偶然和無心,是在一定條件下所造成的結果,一旦時過境遷,基本上就不會再重蹈覆轍,就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人的過錯、毛病固然有偶然性,但是也有必然性的存在,這個必然性就是自己的性格因素,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三國時期的關羽以其勇武忠義著稱於世,並一直為後世之人所景仰,但是為什麼最後會被二十來歲的陸遜擊倒,最後敗走麥城了呢?就是因為被別人吃準了他的毛病:驕傲自大!當年孫權曾經為兒子的婚事向關羽提親,希望能迎娶關羽的女兒為媳婦,以結秦晉之好。這本是件好事,「聯吳抗曹」一直是劉備、諸葛亮提倡的立國方針,而且孫權身為一方霸主,身份在關羽之上,關羽不願意也就算了,居然大怒說道:「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導致吳蜀自此交惡。就在關羽敗走麥城之前數月,還曾「水淹七軍」,大敗曹軍,曹操懾於其氣勢,甚至一度有遷離許都、避其鋒芒之意,面對如此驕人的戰績,關羽更是尾巴翹上了天,自恃當今天下無人能敵,這種情況下關羽豈會把江東區區一個小兒陸遜放在眼裡呢?而陸遜利用關羽這種傲慢輕敵的心態,隱蔽鋒芒,遣使送信稱頌關羽功績,用辭也是極盡卑顏之態,使關羽漸漸放鬆了對東吳的警惕,將主要力量都放在攻打襄陽上。這時東吳一方面向曹操示好,另一方面陸遜、呂蒙使用白衣渡江之計,一下就把關羽的老窩荊州給端了。
這就是看準了你性格上的毛病下手,所謂「好利者必敗於利,好色者必敗於色,好氣者必敗於氣」,只要被別人發現你性格上的弱點,性格上的病根,那人家要想對付你,就會從這些方面入手,給你設一個局,你就掉進去了。以前有些吃了虧的朋友跑到我這裡來,說自己明明曉得前面就是陷阱,也有所防範,但還是莫名其妙的就掉了進去,我就對他們說一定要割掉自己的尾巴,也就是要把自己性格上的毛病、性格上的弱點改掉。
「觀過,斯知仁矣」。知人,要觀過;但是我們對自己在仁的理念上、在仁的修養上的提升也要觀過。遷善改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轉煩惱為菩提,煩惱一轉就變為菩提了,用儒家的話來說只要你能遷善改過,你就是聖人、賢人了。
·在生命和精神之中感受道的脈動
4.8【原文】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孔子說:「早晨悟得真理,就是晚上死去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讀解】這一則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話,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對道的理念、價值達到了一種什麼樣的層面。從字面上講,早上得到了真理,就是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這樣的解釋太膚淺了。什麼是真理?關鍵是「道」,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講道的國家。那什麼是道?最近一段時間和書院的朋友共同學習《莊子》的「齊物論」,其中提到了天籟、地籟、人籟的概念,我們都生活在人籟之中,我們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都是人籟。人籟入不了道,入不了局,天籟則是道,這是莊子對道的另外一種說法。只有超越了人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這些主觀上的個人的局部感受,從小我中超越出來,那麼即使如喜怒哀樂、生老病死也都是天籟。但是當我們面對這一切的時候,往往都抱著一種非常重的心情,面對好事歡喜得不得了,甚至就像范進中舉一樣得了失心瘋;而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比如醫院診斷出自己得了癌症,就惶惶不可終日。總之面對種種環境,情致都不能泰然處之,不能以坦然之心來面對一切,以至於成為負擔和累贅。但是在古代聖賢的眼裡,當我們讀老莊的道家學說,就是孔子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在面對種種環境,即使是生死問題也都抱著非常坦然的態度:「朝聞道,夕死可矣!」
道,天籟之音可不是一般人能夠享受到的,但是如果真正享受到這種「道」了,那麼死又算什麼呢?生死本來就是道的一個內容而已,生死在道的流動中也不過如一泡沫,功名富貴、利害得失等等這一切在大道之中更只是一些細枝末節、零碎罷了,這些又能算得上什麼?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我們應該如何體道?那就需要在我們的生命之中、精神之中去感受道的脈動,去感受道的氣象。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道之中,只是我們不知罷了。道並沒有離開我們的生老病死,並沒有離開我們的喜怒哀樂,只是我們都被這一切表象所蒙蔽了,就沒有看到後面的道。等到有一天,你將喜怒哀樂、生老病死等等隔障都看破了,體會到原來這個就是道,就會充滿歡喜之心,就會覺得死又有什麼呢?誰又不死呢?中國歷史上那麼多修道的,可曾見過有誰逃脫了生死呢?釋迦牟尼佛到了八十歲圓寂涅槃,孔夫子活到七十三歲去世,基督耶穌死得還那麼年輕,誰都免不了死,但是得到了道的真諦之後,就會死得很祥和,死得很驕傲,死得很滿足,關鍵在於你的價值觀念如何看待死亡。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在中國兩千多年裡,不知激勵了多少的仁人志士。孔夫子的道再往下一點就是仁義禮智信!文天祥為什麼能夠慷慨赴義?為什麼他能夠寫出《正氣歌》這樣偉大的篇章?就是因為他對道堅信不移,敢於為之獻身。所以「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對有價值追求的人能夠形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特別是年輕朋友們。我們可以試一試,如果你志於道,盡力而為,把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價值觀念放在道裡面,放在仁裡面,養和氣,養喜神,把這點做好了,幾天之後喜神、和氣就會油然而生,那些什麼愁眉苦臉都會離你遠去,儘管這時的你也許正處在貧窮之中。我也曾過過相當長時間的窮日子,三十五歲以前沒掙過錢,但是每天照樣過得樂滋滋的,精神非常好,每天都和大家一起論道,跟老師和師兄弟們一起學習,那簡直就是樂在其中,即使在監獄裡面呆的那些年,也同樣能保持這種樂在其中的心境。因為當你能夠存道於心時,那感覺的確就不一樣了。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種道對人的感召力、對人的修養提升是不容置疑的。這兩年,有些朋友到了書院一段時間後,確實從精神上、氣象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裡我也希望大家通過共同對《中庸》、《論語》等先聖典籍的學習,能夠找到養和氣、養喜神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