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10-03-07, 11:09 PM   #2 (permalink)
NK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預設

走近《論語》之十二 裡仁第四(中)
悠悠萬事,唯此為大


49【原文】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註釋】惡:粗,不好。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立志追求真理,卻又以穿粗布吃淡飯為恥辱,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讀解】這是鑒定人的一種方法。有的人雖然志於道,但是出門衣服要穿得光鮮,吃飯也很講究,這就不像了。真正志於道的人,沒有那麼多的是非心,沒有那麼多的計較心,他們隨遇而安,走到皇宮裡是平常心對待,走到丐幫裡也同樣是平常心對待。有的人雖然整天說喜歡道,但是卻為自己身處貧窮之中感到恥辱,為自己總是發不了財、升不了官而著急,認為學了道就會有神通,總之是抱怨這個抱怨那個,那麼這樣的人離道還遠得很,這樣的人不值得打交道。我也遇到過一些學道的人,就犯了孔夫子所指出和批評的這種毛病,這時我就會用孔子的這句話來相互勉勵,既然志於道,那麼就不要把貧賤作為一種羞恥,這本身也沒有什麼可羞愧的,只要立志於道,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悠悠萬事,唯此為大,既然致力於這個最崇高偉大的事業了,那就應該引以為自豪。

·性格不要僵化凝固


410【原文】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①也,無莫②也,義之與比③。」

【註釋】①適:可。②莫:不可。③比:緊靠,為鄰。

【譯文】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無可無不可,只要是符合正義的就行。」

【讀解】這裡翻譯成「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無可無不可,只要是符合正義的就行。」大家翻開《道德經》的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就可以明白孔夫子這句話的意思了,其實兩者意思一樣,只是表述方法有所區別而已。「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無莫也」,也沒有什麼事情不可做,孟子有云:「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可久則久,可速則速。」他們不會被一些具體的教條所禁錮,借用佛教禪宗的話來說就叫盡性隨緣。

「義之與比」,義就是合理,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個「義之與比」實際上就是面對客觀條件、客觀因緣,既來之則安之,不要挑三揀四,該取就取,該捨就捨,要有當仁不讓的精神。關鍵是我們的身心要達到上善若水的狀態,使自己的性格不要僵化凝固。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將自己的心胸放大一些,一個氣象大的人肯定不會僵化,而僵化的人往往是心胸狹窄之輩。對於這點,大家可以對自己乃至周圍的人進行觀察,那些真正有魅力的人、有氣象的人,他們的心胸肯定是廣闊的,性格肯定不會是僵化的,他們為人隨和,沒有什麼不良的嗜好和壞脾氣。反而那些心胸狹窄的人,其性格、嗜好、脾氣等等確實就讓人不敢恭維了。

前面孔子說「君子不器」,這裡講「君子之於天下」,要「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沒有什麼是絕對的,該如何處理事情就如何處理,不要墨守成規,也就是要將我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作風調整到自由狀態。人,要有一種自由感,學《莊子》就是要學逍遙游,就是要去追尋那種自由自在的感覺,但是這種自由自在是建立在道的基礎上,是建立在仁義禮智信的基礎上,而不是對任何事情都可以不負責任,那樣是不行的。這裡講「君子之於天下」,實際上基於對天下負責任的一種說法。

·價值觀念放在什麼地方?


411【原文】子日:「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①,小人懷惠。」

【註釋】①刑:法度。

【譯文】孔子說:「君子心懷道德,小人卻一心想著自己的田土;君子 心懷法度,小人卻一心貪圖實惠。」

【讀解】這也是孔子的價值觀念之一,主要是關於君子和小人的分野,這裡的小人並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小人。君子,在朝,有德有位;小人,在野,無德無位,貧賤者並不等於就是小人,像顏淵如此貧賤之人怎麼可能是小人呢?他有大德,為孔夫子乃至後人所讚揚,他應該是君子。

「君子懷德」。懷,胸懷,就是說我們的價值觀念應放在什麼地方?我們的操守又應守在何處?此外這裡有必要提醒一下,本書中的道、德、仁、義等等基本上都是一回事。我們不要像某些人那樣,非要將這幾個分得很清楚,生硬的將這幾個區別開來,如果是專家教授們出於職業的需要,可以將此分得細一些,但是作為我們就沒必要把精力浪費在這上面,把它們統統歸於一種修養,歸於一種理念就行了。君子的價值觀念,君子的心胸都是放在德上,當然也在道上,也在仁上。

「小人懷土」。在春秋戰國時期,其實不管是什麼時候,任何人都是懷土的,都對自己生活的地方都有著深深的依戀之情,要是讓他們背井離鄉,很多人都不願意,有句俗話不是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窩」嗎!人都有戀家情結、鄉土情結,這是對的,普通老百姓熱愛自己的家鄉是一件好事情,小人懷土並沒有錯,但是正所謂大丈夫志在四方,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辛棄疾在其《永遇樂》詞中寫道:「求田問捨,怕應羞見,劉郎才氣」。說的是劉備、陳登批評許汜的事:在《三國誌》中介紹說劉備、劉表與許汜一起共論天下人,許汜介紹陳登說:「陳(登)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劉備問許汜:「君言豪,寧有事邪?」 許汜說:「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劉備說:「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捨,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 劉表大笑。劉備還說:「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 從這裡也可以看到英雄們對於「懷土」的態度 。

「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刑,法度,法律。君子堅守禮法,違犯禮法就會接近於「刑」了,故君子慎之。而小人不會關心這些,他總是希望上級能多給點恩惠,總想得到好處,君子和小人的心理就是這樣的微妙。前面說小人懷土,對此我們還可以網開一面,畢竟那是人之常情,不能過於苛求,但是對於懷惠這種心理就不能不多留意了。總是想獲得好處,這樣的心理到底對不對?這值得每個人去思考。好處不是不可想,關鍵在於怎樣去想,前面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我們能否用同樣的方式來面對這種懷惠的心理呢?既然我們要在靈魂深處鬧革命,並且要念念不忘,那麼當懷惠這個心念一動時,我們又該如何處之呢?

那麼「懷刑」又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君子會懷刑?為什麼他們的舉心動念都會處在對禮法的堅守上?為什麼他們不會計較利益上的得失?「朝聞道,夕死可矣」,對於死都無所畏懼了,那還會怕其他的得失嗎?但是小人的心理則更關注於是否有好處?有好處就干,沒有就不幹。我們每個人平日裡面對人和事的時候,是懷刑還是懷惠?是懷德還是懷土?對自己的心理做這樣一番分析,也可以做做分類,那麼對自己修養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如果能經常這樣規範自己、分析自己、監控自己,正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那麼不久之後,你肯定就能煥然一新。

·為官者、親友間若談利,社會就會亂套


412【原文】子曰:「放①於利而行,多怨。」

【註釋】①放:依據,根據。

【譯文】孔子說:「只根據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來很多的怨恨。」

【讀解】放,這裡作「依據」講。我們現在是市場經濟,很多行為、準則都是依據利害關係而行事,要想請一位企業家做事,他肯定會先打打算盤,看看有沒有利潤可圖,對事業的發展有沒有利益。在這裡,孔子所指的利並不是指市場經濟範疇中的利,他主要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交道。如果人與人之間的交道,父子之間、夫婦之間、朋友之間等等都要依利而行,那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面?想想都很可怕。我認為,如果是商人,那就要讓他富裕起來,不然經營上怎麼能搞得好,國家怎麼能增加財政收入,就業問題怎麼能得到緩解,因此他們可以依利而行。為官者,就一定要廉,不然國家怎麼能管理得好呢?如果為官者也要談利,朋友之間也以利作為交往的原則,那麼社會就會亂了套。

「放於利而行,多怨」。人與人之間如果常常在利益上計較,心中那桿秤總是在掂過來掂過去,說實在,哪有可能分得那麼均勻呢?結果怨憎自然就多了起來。我和人打交道,一般都是採取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在利上行,如果帶著利的色彩與人交往,麻煩就會油然而生。當然做生意不在其中,做生意就必須按照經濟規律辦事,按合同辦事。所以在人與人交往中,尤其是朋友之間、同事之間,一定要注意這個原則,對此一定要留心。首先自己為人處事就不可因利而行,不然就會多怨,周圍環境怨氣多了,那怎麼可能還有和氣、喜神呢?如果你成為了眾矢之的,眾目所視,眾怒相向,那日子恐怕就相當艱難了。

·禮讓治國,一片祥和


413【原文】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註釋】何有:有什麼問題?

【譯文】孔子說:「能以禮讓治國嗎?沒問題!不能以禮讓治國,怎麼實行禮法?」

【讀解】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治理國家?孔夫子在這裡提出了一個標準:以禮讓為國,用禮讓的精神來治理國家。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家庭之中、鄰里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都採取禮讓的精神,那就能透出一種祥和,要知道禮讓的對立面就是爭鬥。如果禮讓治國,那麼執政的人在思想上、在政治見解上、在職務上就能夠做到禮讓。當然禮讓是有原則的,不能禮讓給如隋煬帝楊廣一類的昏君,也不能禮讓那些奸佞之臣,而是要禮讓賢者,禮讓仁者,禮讓給有德的人。對於勝過自己、超過自己的人,要敢於把職務讓出來,把權利讓出來,唯有如此,才能把優秀的人物都提拔到政權的核心之中來。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各國之間的政治鬥爭、軍事鬥爭頻繁而且險惡,各個國家都張榜招賢,燕昭王築黃金台接納天下豪傑;孟嘗君養士,號稱食客三千等等,這些都是一種禮讓,要禮賢下士。

商朝為什麼會被小小的周滅掉?商代最後一位國王,名紂,即殷紂王。毛澤東曾經稱讚他「很有本事,能文能武」,還評論說:「紂王把東夷和中原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史記》上也說他「資辯捷疾,材力過人」。他北伐胡,南伐淮夷,把殷國的疆域從黃河中下游延伸到了淮河兩岸,使商王朝的疆域得以擴大,初步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江山的基本輪廓,還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後來卻放鬆了警惕,加之他橫徵暴斂,驕奢淫逸,濫施酷刑,終於失去了民心,最後自焚於鹿台。

而周文王的爺爺周太王,率領族人遷到岐山下的周原時,不過一千來戶人家,也就是一個小村莊,但是他廣行仁義,帶頭開墾荒地,發展生產,使四方歸之,不到三年,就有了十萬戶人口,在商朝末期算是大邦了。但到了繼位的時候,問題出來了,由誰來繼承太王的事業呢?太王有三子,長子名泰伯,次子名仲雍,三子名季歷。後來泰伯和仲雍一方面看到三弟季歷聰明過人,而且深受父親周太王的喜愛;另一方面看到三弟的兒子姬昌有真命天子之相,於是兄弟相偕,逃離周原,奔往斷髮文身的吳地去了,主動將王位讓了出來。後來周太王去世,三子季歷繼承了王位,繼續沿用周太王的政策,使周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後來姬昌,也就是周文王,獨霸西岐,當時商朝有近三分之二的疆域都歸順了周,後來號令天下諸侯推翻了荒淫無道的殷紂王,建立了周朝。周之所以能強大起來,就是因為這一切都是從禮讓中得來的。

到了春秋時期,禮讓的風氣還是有,但是已遠遠不如周初之時了,因為那時人與人之間的爭鬥越來越多了,也越來越複雜了。堯舜禹三代時,他們之間的傳位採取的是禮讓的態度,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那時政治上的朝氣,充滿了陽光,沒有什麼政治上的爭鬥,而政治上的明爭暗鬥往往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強盛的大秦帝國,卻因二世而亡。當年秦始皇明明下詔讓長子扶蘇即位,扶蘇是一個仁德長者,如果他即位,成了秦二世,那麼秦國會不會滅亡就猶未可知了,中國這兩千多年的歷史可能都要全部改寫了。然而秦始皇半路上就死了,未能將政權移交到長子扶蘇手裡,次子胡亥與李斯、趙高合謀篡權,秘不發喪,一方面修改了秦始皇的遺詔,另一方面矯旨將扶蘇賜死,結果歷史的偶然性造就了必然性,這就是「爭」給大秦帝國帶來的惡果。

歷史上有名的唐朝「玄武門之變」,當時身為次子的秦王李世民為了當皇帝,在玄武門發動兵變,殺其長兄李建成、四弟李元吉及其家屬數百人,後來又逼唐高祖李淵退位,將其尊奉為太上皇,這些都是「爭」。但因為唐朝的天下基本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而且李世民也確實英武過人,所以大家對他的微詞還不多,認為他是真命天子。但這也成了李世民一輩子的心病,他可以平天下但不能齊家,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齊家這一關他就沒過,哥哥弟弟死在了他的手裡,父親也被逼退位,後來由於自己疑心重,認為自己的兒子不安分;再如武則天,前前後後也廢掉了好幾個太子,結果使後來皇位的傳承留下了不少隱患。

禮讓為國,確實能為整個社會和朝政帶來祥和,但如果是明爭暗鬥,那就不好說了。所以孔子這裡說「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那麼治理國家還有何難呢?只要如此為之,國家確實就會治理得很好了。反之如果不能以禮讓治理國家,那麼堯舜等古人留下的這套禮儀制度還有何意義呢?那全部成了擺設,成了空的、虛假的,那肯定就沒有任何意義了。當然我們都沒有為政,不過一介布衣而已,但是在我們的生活圈子裡還是應該禮讓為先。孔夫子講溫良恭儉讓,如果我們能將這些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作為自己的素養,作為自己的修養目標,那麼,我相信每個人的生活圈子肯定都會很祥和。

·關鍵在於有沒有得到這個東西的本事


414【原文】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②,求為可知③也。」

【註釋】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擔任職 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詞「莫」而倒 裝。③為可知:被別人知道的依據。

【譯文】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怕的是沒有擔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讓人知道的本事。」

【讀解】「不患無位」。前面講過儀封人請見孔子後,出來對孔子的學生說:「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你們跟著孔聖人還怕沒官做嗎?在這裡,孔夫子對他的學生說:「不患無位。」要他的學生們不要怕沒有官職,沒有俸祿,不要去擔心這些,那應該擔心什麼呢?

孔夫子接著說:「患所以立。」應該擔心自己在德上能否立得起來。你想得到什麼東西,其關鍵就在於你有沒有得到這個東西的本事,比如吃皇糧就要有吃皇糧的本事,當富翁就要有成為富翁的本事,當教授就要當教授的本事,總之要有所立,第一在道德上有所立,其次要在專業上有所立。如果什麼都立不起來,只是每天為此去焦愁、憂慮,每天只是去做陞官夢、發財夢,但是你又沒有那個本事,就是給你官做你也做不長,給你錢你也留不住,說不定連你的小命都要搭進去。因此我們要將重心放在強化自己的德行上,強化自己的能力上,只要確實具備了德行和能力,那你還怕以後沒有機會嗎?但是如果你不具備這兩條,那麼機會來了還是會放任它白白地失去。現在每天都有億萬富翁在誕生,但我們在座各位都不是,那是因為我們在兩條上都不具足,或是沒有合適的機會;同樣每天也有不少因觸犯刑法而被制裁的人,我們在座各位也不在其中,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犯那樣的錯誤,於是可以安享太平。因此「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麼我們應該立什麼?孔夫子先就說過:「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總要有所立,總要有所志,正確樹立我們的人生目標,正確樹立我們的價值觀念,這樣一來,能力也就在其中了,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真正有力量的人。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前面說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現在社會是一個比較浮躁、比較注重名利的社會,很多人總想自己的知名度能夠更高一些,如果越多人知道自己就越好,最好能在中央電視台給自己打廣告,讓全天下人都知道自己。但是孔子卻不提倡這種做法,不患莫己知,不要把精力都花費在讓人家瞭解你,而是應該「求為可知也」,應該將精力花費在真才實學上面,想讓別人認識你,那要看你有沒有這樣的本錢。這幾天看新聞,大概是說最近成都地區的超女選拔賽又要開始報名了,很多姑娘都對自己很有信心,個個都認為自己美貌動人、歌喉甜美,個個都認為自己肯定會百戰百勝,但是僅從採訪上看,有些人確實不敢恭維,或許連第一關都過不了。所以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一定要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斤兩,如果覺得還有所欠缺,就要想辦法去補足。只要你確實有本事,確實是一顆鑽石,確實是一顆成色十足的金子,你還怕不發光嗎?但就怕你不自知,甚至連河岸邊的鵝卵石都不如,反倒是一堆爛泥。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素質,我們如何面對自己?如何面對環境?孔夫子說的都是家常事,看上去很簡單,但實際上卻是極其考驗一個人的素質。我們之中有幾位敢於真刀真槍地面對自己?魯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這樣的人並不多,很多人在面對自己時,往往都會網開一面,都會給自己找種種的理由來開脫,沒有認認真真的研究過自己的舉心動念,沒有研究過自己的喜怒哀樂,沒有仔細衡量過做事情的動機。這是因為沒有在自己心中樹立起衡量這一切的標準,一旦樹立起孔夫子所說的仁義道德、仁義禮智信的標準,慢慢地就能夠體會到其中的滋味。

·將整個精神世界挑起來


415【原文】子曰:「參①乎!吾道一以貫②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註釋】①參:曾參。②貫:貫穿,貫通。

【譯文】孔子說:「參啊!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以後,學生們問曾子:「老師的話是什麼意思呢?」 曾子說:「老師的學說,概括起來就是「忠恕」兩個字罷了。」

【讀解】「一以貫之」是很多治學的人、求道的人盡其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標。孔夫子在年輕的時候,在魯國就被尊為聖人,到了晚年,他的道德,知識、學問、修養乃至各個方面都是光彩四射,在當時無人能及,如同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無人能及一樣。在學問上,四書五經是他整理出來的,這需要多大的智慧才能完成!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也曾坦然說過自己愚闇,對於《尚書》這本書大約有十分之五還讀不懂,對於《詩經》也有十分之一二讀不懂。可是現在有些所謂的學者教授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國計民生,沒有他弄不懂的。當然像王國維那樣的國學大師們都是嚴謹之人,是真正的治學之人,言語謙虛也是正常的。然而在孔夫子那個時候,面對有史以來到他那個時代的所有學問,孔子都能瞭然於胸,自由駕馭,這的確足以讓當世之人乃至後人仰慕,他的學生顏淵就曾歎道:「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司馬遷在《史記》裡也表達了對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敬仰之情,足見孔夫子之學問的確是博大精深。

這段語錄前面或許省略了一些過程,或許是孔子的弟子曾參向孔夫子提問,想知道夫子之道是如何修煉出來的,孔夫子說了一句傳誦千古的名言:「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古人的銅錢都是一串一串的,用繩子穿成一串就叫一貫錢,繩子一斷,錢就散落一地。學問也是如此,經史子集那麼多,世間學問那麼多,三百六十行、人生宇宙的學問無窮無盡,你如何將這些學問串起來呢?人類文明是一個神聖的殿堂,是人類的驕傲,它綿延數千年,但是是什麼將它貫穿起來的呢?這值得我們大家好好思考。

孔夫子說「一以貫之」,「一」是什麼意思?這個「一」,不同的經學家就有不同的說法,漢儒有漢儒的說法,宋儒也有宋儒的說法,現在搞儒學研究的先生們也有他們自己的說法。我的說法很簡單,在我看來,是「我」在面對著我的世界,是「我」在構造著我的精神世界,是「我」在承擔著我的精神世界,是「我」在我的精神世界之中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你怎樣把這一切貫穿起來,使其一以貫之,那麼這個「一」首先就離不開「我」,孔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首先還是離不開孔夫子他自己。另外還離不開「道」,現在我們要到什麼地方去,就要通過連接各地的道路,那麼這條道路就應該通泰,不能堵車,一堵車大家就走不動。不僅要通,而且還要有目的性,如果沒有目的性,那你到哪裡去?

「一以貫之」,借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一和萬的關係,道散為萬事、萬物、萬法,但是誰在料理這些呢?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如何料理這個萬事萬物萬法呢?要知道,這個心還是離不開我們的「念」,並以這個「念」來料理萬事萬物萬法。比如語言是一個字一個字表達出來的,思維是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構成的,那麼我們的念,就是構建我們精神世界的基石。這個基石必須是牢固的,不能是鬆軟的;必須是堂堂正正的,不能是邪乎的,也就是佛教所說的正念、正知見、正思維,都離不開一個「正」字,用孔夫子的話來說就是「仁義禮智信」,必須要正大光明,要以這種精神、這種毅力來貫穿。

我們在學習《易經》的時候,乾卦卦辭有云:「元、亨、利、貞」,一以貫之實際上就是元、亨、利、貞,而這四個字就立在最後一個「貞」字上,貞就是正,當然也離不開元,元是精神的活力,貞是精神的正氣。只有用這種正氣將這一切貫穿在一起,才能將整個精神世界挑得起來,才能夠一以貫之。如果沒有堂堂正正的一種精神,在面對前面所說的「富與貴,人之所欲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時,在面對富貴貧賤等種種環境時,你就會舉棋不定,這樣你還可能一以貫之嗎?那就談不上了,但是如果你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正氣,那麼對於道你也就承擔得起來了。

曾子在聽完老師的回答後,應了一個「唯」字就出來了,其他的門人很奇怪,就向曾子詢問其中的道理。從這裡可以看出曾子對老師的回答是心領神會,如果他沒有領會到,一定會問老師,什麼是一以貫之?或者是假老練,說出一大串自以為是的理解。前面有一則說孔夫子表揚顏淵,是說孔夫子同顏淵談話,但顏淵從不提出反問,像個愚鈍的人,而下來之後發現他和同學們討論時,覺得顏淵還是很了不得的。在這裡,曾子就只說了一個「唯」字,沒有多餘的語言,表現了師徒之間的那種默契。這種默契在人與人之間很不容易做到,除非是非常相知相交的人才有可能能達到這樣的默契。

在宋明理學裡,將曾子作為道統法統的傳遞者之一,從《論語》裡的這句對話,就可見曾子確實很了不起。其他的門人在道的領悟上顯然不及曾子,於是向曾子提問:夫子所說的一以貫之,你是怎麼領會的呢?曾子回答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有些人或許會糊塗了,這「忠恕」和「一以貫之」看上去明明是兩回事,怎麼會拉到一起了呢?仔細想想,兩者在實質上是一樣的。什麼是忠?就是責任心,有了責任心才會有意志,才會有毅力,才會有擔當精神。如果責任心都沒有了,對國家不忠,對家庭不忠,對榮譽感看得比命輕,那麼就只有當叛徒了。有了責任心,即使朝聞道,夕死都可以。不僅要忠,還要有恕的精神,那什麼是恕?恕就是理解、大度、寬容,忍讓。忠恕是我們基本的健康心態,忠是一種宏大、陽剛的心態,恕顯得比較謙虛卑下,但是很有容量,這恰恰是乾坤二氣的另外一種說法。所以在我們的人格之中,在我們的精神之中,如果浸潤了忠恕的力量,那麼對孔夫子所談的聖人之道就能一以貫之。能夠做到忠恕的人,就不會缺少仁義禮智信,對其他的事物都可以一併涵容,當然對萬事萬物萬法也就全部一以貫之了。

對於這一節,從歷史到現代,各種註解和說法都有,各位朋友可以參考各家的精彩之言,從而能有一個更加深入、更加豐富的理解。總之,不管是一以貫之,還是忠恕,都離不開「我」,都離不開我的心,都離不開我的念,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一以貫之」之道了。

·義和利之間沒有絕對的壁壘


416【原文】子日:「君子喻①於義,小人喻於利。」

【註釋】①喻:明白,懂得。

【譯文】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讀解】關於君子和小人的論述,大家都看得比較多了。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什麼又是義?什麼又是利?嚴格地說,這些問題在中國幾千年裡面一直都是爭論的焦點。就我們當今社會生活而言,我們應該是趨於義?還是趨於利?現在是市場經濟,全世界都在推動經濟一體化進程,既然要發展,那麼肯定就要談利。今天在坐諸君中也有一些從事企業經營的朋友,企業要發展,不談利怎麼行?

義和利,是古今中外歷代朝政乃至現在社會,以及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和處理的大問題。在中國,從漢代開始,一直到唐宋元明清,歷朝歷代都是把義放在首位,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孔夫子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重商的一個朝代,但是宋代也是在思想上將利貶得最低的一個時代,因為宋明理學大談義利之辯,在理學家們的眼裡,肯定是將義放在第一位。

我們如何看利?如何看義?如何看君子?如何看小人?此處的小人並不是道德意義上的小人,而是指一般的平民老百姓。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讓全中國的老百姓都能夠吃飽,都有飯吃,溫飽問題才是最大的人權問題,如果對利避而不談,那又如何解決溫飽問題呢?用西方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人的第一需求是什麼?是生存的需要,只有先解決了生存問題,才會有諸如名利、權利、安全、成就等等更高層次的需求。所以小人是君子的基礎,利是義的基礎。以前人們常說:「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飯都沒有吃飽,哪裡還有什麼心思讀書?讀書必須是建立在自己有飯吃的基礎之上才能達得到。

另外,我們每個人面對利和義,必然就要有所取捨,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上,你取什麼?捨什麼?當然現在大多數人都會偏向於取利,誰都不能強迫他人去選擇什麼,就如同讓老虎吃素是不可能的,反過來讓牛羊吃葷也同樣不行,因此每個人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春秋時代的君子,大都有一定的地位,一般都是諸侯、士大夫階層,當然還應該要有一定的文化、道德和修養,如此方能稱之為君子。小人則是泛指下層民眾,而那些有權有位卻無恥的人也屬於小人的範疇。總之義和利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個決策,作為君子就應該選擇道義,不能趨利而放棄義。

在此基礎上,孟子又做了更進一步的發揮,他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在古代,每個人都願意使自己成為君子,而不願意成為小人;在現代,人們也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有文化、有修養、有道德的人,而不願意自己成為沒有教養、不仁不義、無信的人。每一個人,無論職務高低,還是富貴貧賤,都想使自己在文化和精神的修養方面趨於上流,而不甘於下流。對於這樣的取義棄利,幾乎我們每個人都不會打什麼折扣,但關鍵就在於兩難之中,在既有利又有義而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很多人就難以選擇了,是取利好呢?還是取義好呢?在現代市場經濟之中,嚴格說起來都是利義不分,那些完全取利而放棄義的企業家,他們一定不會長久。因為將義展開來,就含有道德、信譽,有對國家的奉獻,也有對社會的奉獻,如果企業有了這樣的精神,那麼這個企業才有可能做得大、做得久。如果鼠目寸光,只顧及眼前的一點利益,而忽視了義作為利的支撐,那麼這樣的利絕對是曇花一現,不會復來。

因此對於孔夫子「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我們不能機械地、呆板地看待,我們還是應該提倡利義不二,盡可能實現雙豐收,兩手都要硬。如果為了義而完全放棄利,那麼就成了傻乎乎的書獃子,成了孔乙己、東郭先生一類的迂夫子。如果沒有利,那連談義的本錢都沒有。只有在有了實力、有了經濟、有了地位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去做大仁大義之行。如果這一切都沒有,看到那些失學兒童,想要資助他們都拿不出錢來,那又還有什麼資格去奢談義呢?所以我們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之中,既不能像某些古人那樣,對利絕對的鄙視和排斥,也不能像當前社會中的某些人唯利是圖,一切都向錢看。經濟利益是至高無上的,認為義是封建殘餘,認為談義的人都是精神有毛病,這就不對了。

實際上義和利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壁壘,而是相互滲透的。在《論語》前面幾則中就說過,只要學好了「仁義禮智信」,還怕沒有官職?沒有俸祿嗎?只有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做大官、發大財。我們也希望那些大仁大義的人可以陞官發財,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社會得到更好的發展,老百姓的日子也才能得到提高。反之如果是不仁不義之人,一方面顯得這個人刻薄無情,另一方面也說明這個人無能,那麼社會和老百姓也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治理。利與義,如同火車有兩條軌道、人有左右手一樣,缺一不可。

孔夫子是儒學的祖師,因此在這裡,其重心肯定是將義放在第一位。一次子貢向孔子請教如何為政,孔夫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三者去其一,首先去兵,再不得已則去食,但是信義萬萬不能丟,強調「民無信不立」,這是道德的基本。但反過來說,為了信就不吃飯、不要兵也不行。孔子這裡只是在強調信的重要性,但並不因此而忽略和否定食和兵的重要性。小人喻於利,並不是說這樣就不好,但如果絕對化了,只講利而不談義那就不行,一個真正的君子肯定是利義兼顧。因此我們不能片面地認為孔夫子這裡是在否定利,其實在其他篇章裡面,孔夫子也談到了不少如何得利的問題,也談到了如何得「大利」。
__________________
百戰功成老太平
優柔誰肯苦爭衡
玉鞭金馬閒終日
明月清風富一生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2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grc45 (2010-03-08),take5 (2010-03-09)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