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10-03-07, 11:13 PM   #3 (permalink)
NK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預設

走近《論語》之十三 裡仁第四(下)


·好人壞人都可以做你的鏡子


417【原文】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一想如何與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 應該反省一下有沒有與他相同的毛病。」

【讀解】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 子》第27章)與孔子這裡的意思正好相同。好人固然可以成為我 們的老師,我們學習的榜樣,壞人也可以成為我們對照自己的鏡子,我們的借鑒。
  
在歌德那本著名的《浮士德》裡,惡魔成 了浮士德博士追求真善美的引路人,他的助惡,他的阻礙向上,都成了浮士德不斷追求、自強不息的動力。

我們每個人都想提高自己,都想為自己開闢更高更大的思維空間、精神空間和活動半徑,那麼這種擴大的力量由何而來,就是「見賢」,與高明的人在一起,與有德有才者在一起,要經常將自己與他人作對比,孰強孰弱,為什麼會這樣?孔夫子有一句語錄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都有其長處,也都有其弱點和短處,即使誰覺得自己如何了不得,也同樣不能避免自身缺點和短處的存在。一個善於學習的人,其最大的優點就在於知道如何提高自己,如何改過自新。所以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沒有其他竅門可言,唯一的竅門就是改過自新。孔子這裡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也是改過自新的一種方式。我們如何才能知錯?這就需要有一面鏡子,那麼這個鏡子是誰?一方面是賢人,一方面是不賢的人。我們既要向先進模範學習,學習他們成功的經驗;也要看看那些進監獄的人,失敗的人,他們為什麼會失敗?他失敗的教訓在哪裡?我會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都需要自己去反覆仔細掂量。

人生百年,說起來好像也挺簡單,轉瞬即逝,但要說不簡單也確實不容易,我們每個人一生中要遇到很多這樣那樣的事,要同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交往,每時每刻都要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對此你如何選擇?你的人生又如何定位?這一切都需要有一個標準,那麼這個標準又從何而來?實踐?就是在社會生活中、在社會經驗中、在種種是非之中闖蕩。

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實踐?孔子這裡就說要「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見賢,賢是一面旗幟,也是一面鏡子。當見到了能幹的人、高明的人、大仁大義的人,我們就要把他們作為鏡子彼此對照,看看別人為什麼比自己能幹?為什麼比自己高明?為什麼自己就不如他們?當面對那些糟糕的人、令人討厭的人、不賢的人,也同樣要把他們作為鏡子,相互對照一下,彼此之間是差不多呢?還是比他好?又或是不如他?只有通過正反兩方面的不斷觀察比較,並以此糾正自己的行為,規範自己的行為,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其實學習四書五經,也就是在學習聖人的言和教,並以聖人的言教作為自己的鏡子,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乃至思維準則,這樣才能在聖賢之道上前行,我們的生活和未來才會充滿光明。如果我們整天同那些是是非非的不賢之人在一起,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麼我們也就會和這類人成為一丘之貉了。

·學會以「幾諫」的方式對待親友


418【原文】子曰:「事父母幾①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②,勞③而不怨。」

【註釋】①幾(jī):輕微,婉轉。③違;冒犯。③勞:憂愁。

【譯文】孔於說:「侍奉父母,對他們的過錯應委婉地勸阻。如果見他 們不願意聽從,仍然應該恭敬地侍奉他們,不得冒犯。雖然心裡憂愁,但也不能怨恨。」

【讀解】這裡是在談侍奉父母之道。自古以來,中國一直都是以忠孝立國的社會,如果沒有了忠孝仁義,那麼中國也就不成其為中國。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別是漢族文化,主要都是浸透著忠孝仁義這一套思想。歷朝歷代,大多數君王們經常都會說:「聖朝以孝治天下。」都是將孝立在首位。常言道:「忠臣必出於孝子之門。」如果事父母都不孝,又何談忠君呢?

但是盡孝不是盡愚孝,盡忠也並非盡愚忠,在孔夫子看來,對於孝還是應該要有尺度,還是要講求方法。孔子在這裡就說:「事父母幾諫。」認為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時候,如果父母有過失,有不妥之處,身為子女應該要予以規勸。《孟子》裡有這麼一則公案:老子偷了一頭羊,兒子跑去告官,這樣做對不對?於是引發了一場爭論,有人說應該告發,因為父親犯了偷盜罪;有人認為不該告,因為父母恩重,出於孝心也不應該把父親偷盜之事告官,這就有矛盾存在了。在孔夫子看來,作為子女首先不能忤逆父母,但是孝順歸孝順,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同樣還是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過錯,如果父母有過失,子女就應該採取適當的方式加以勸解。

此處的「幾」有婉轉、輕微之意。有些人不善於說話,常常一句話說出來就把父母、親朋好友乃至上司給頂撞了,所以我們說話一定要講究策略,尤其是在人與人交往之中,更是要講究策略。如果不講究策略,輕易一句話就可以把整件事情弄砸了,要麼就是把人給得罪了。對待父母是這樣,對待朋友是這樣,對待領導也是這樣,要學會「幾諫」的方式,要婉轉,要講究策略性。

如果自己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即「見志不從」,也同樣應該保持恭敬的態度,不要去觸犯父母,即使自己內心憂勞,也不怨恨父母,即「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是一個大原則,身為子女,和父母的血緣關係是不可否認的,這種自然的親親關係,誰都不能隨隨便便地就捨棄了。儘管這裡有一些字句,在現代人眼裡顯得比較保守,但是用古人的話來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當然我們現在的人不會機械、固執到即使父母去殺人放火也照樣保持一意奉承的狀態,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幾諫」,即要善於勸告。

總之身為子女,在對待父母時,不管有無過錯,都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做到「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種情緒非常不容易把握,在父母面前要這樣,在親戚朋友面前也還比較容易做得到,但是在社會上就比較難了。在某些機關企業裡面,有些領導莫名其妙地給你穿小鞋;辦事衝動,往往不考慮後果;向他提合理化建議,他也聽不進去;又喜歡結黨營私,面對這些你該怎麼辦?你是否能夠做到勞而不怨呢?有些人做不到,就敢於炒老闆的魷魚,但是老闆畢竟不是父母,老闆可以換,父母怎麼換?

從孔夫子這裡的「幾諫」可以看出,對父母的孝和對社會的義之間的關係很不容易處理好。孝和義往往是連在一起的,怎樣通過孝、義、仁等等觀念來改造我們基本的精神修養?並將之提升?我在講「仁義禮智信」這五常的時候,常常都會將「智」專門提出來並強調,如果沒有智慧,那麼仁義禮信就會僵化,離開了智慧的仁義禮信是死的,只有當智慧運行於其中,貫穿於其中,仁義禮信整個才能盤活,各自也都才能恰如其分,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仁義禮智信。孔夫子這裡的「幾」,其實也就是智,我們事父母、處環境,都離不開一個「智」。當然仁義禮智信是五位一體的,不能為了智就放棄了仁義,也不講禮,甚至信譽也不要了,這樣不行,我們必須要把它全面地、一體地貫穿在一起,用以指導我們的語言行為,用以指導我們如何處理事情。

·該透明的地方要透明


419【原文】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

【譯文】孔子說:「父母在世,不要離家遠行。如果非遠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讀解】現在這個時代已經談不上這一條了,很多朋友因為工作學習的需要,父母尚在,也要天南海北地遠遊。以前是一顆紅心交給黨,黨叫幹啥就幹啥,革命青年志在四方,一切都服從黨的安排,都聽從黨的指揮。當然現在沒有以前搞階級鬥爭那麼嚴肅了,大家都是雙向選擇。現在的交通也非常便利快捷,有汽車、火車、飛機等各種交通工具,出門遠遊也不再是難事,即使去美國也不過十來個小時罷了。可是在古代要遠遊卻是一件難事,孔夫子周遊列國的時候,他乘的破馬車一天也走不了幾十里路,而且只有他乘馬車,他的弟子們都是徒步跟隨。在古代交通不方便的情況下,特別是父母年事已高,就尤為關心子女,如果子女出門遠遊,不在父母的身邊,父母難免會牽腸掛肚和焦慮。

我自己就有這樣的親身體驗。我女兒在昆明上大學,我正好有事到廣州去了一段時間。前天晚上女兒打了個電話回來,說頭疼難忍,被送到醫院打了嗎啡針才止住。但是就這個電話之後,女兒就再沒有音信來了,這下我的夫人就很著急了,又是打電話又是發短消息,結果沒動靜。於是昨天早晨又打電話麻煩在昆明的兩個朋友去找,到了昨天晚上我從廣州回來,都十點鐘了,她兩個朋友都還在學校裡面四處尋找,教室、宿舍都沒找到人,把我太太急得都哭了好幾次。我一回家就問我是不是親自到昆明去一趟。也是孩子粗心大意,出院後沒有給她母親打電話報平安,手機沒電也忘了充,本身讀書還是比較認真,下了課就去上自習了,後來總算是聯繫上了,這下大家心頭才鬆了口氣。這使我深深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關切之心,使我對這一則語錄有了更深入的感觸,講起來也更有感覺,畢竟這是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

以前所謂遠遊,可能就只有幾十里路,要是在今天,如果有汽車那不過數個小時就打了來回,但是在古代可能一兩天都回來不到。這裡講「父母在,不遠遊」,一方面是指你還很年輕,父母不放心;另一方面如果你年紀大了,意味著父母也就老了,你一走,萬一父母有了病痛怎麼辦?或者父母仙逝了怎麼辦?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一個孝道準則。在它的約束下,中國人就沒有了西方人那種勇於探險的精神,如發現新大陸、南極洲,甚至火星、月球上也敢去走一走。像敢於說出「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的馬援這樣的人,在中國人裡面畢竟是少數。在漢唐時期還有些許這樣的英雄人物,但是自宋以後,漢人中就很少有出遠門的了,除非是皇命在身,一般遠行的人大都是趨利的商人。唐代李益在《江南曲》中寫道:「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說明當時的婦女也不願意自己的丈夫為了錢財在外面四處奔波,即使放到現在,大多數女性也是如此認為的。

「父母在,不遠遊」,是中國古代的宗法,是宗族的習俗,在今天,我們還是應該看到其中的合理性。一方面的確從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年輕人闖蕩江湖的心胸;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和諧的家庭,和諧的社會,父母在不遠遊也是很有必要的一個原則。

緊接著孔夫子在後面說到「游必有方」,這就可以看出孔夫子也並不是完全限製出門遠遊,他自己也曾周遊列國,但關鍵是要游必有方,也就是要告訴父母自己到什麼地方去,要把目的地和日程說清楚,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回來。實際上不僅僅是在家庭裡要這樣,在單位、企業裡面也同樣是如此,如果有事需要請假,肯定要先向單位領導、上司把自己的事情說清楚,如果不打招呼,隨意曠工,任性散漫,那也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游必有方,換一種說法其實也就是一種透明度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隱私,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該透明的地方還是要透明,在家庭中要透明,在自己的朋友人事圈裡也要適當的透明,這樣可以減少很多誤會和麻煩。

·運行的規律和積澱的因緣


420]【原文】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譯文】孔子說:「三年內不改父親的規矩習慣,可算孝了。」

【讀解】這一則在「學而」的第十一則裡已經說過了,現在又重現於此。前面我就說過「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一句不僅僅只是家庭裡的事,什麼叫父之道?周文王繼承他的父親王季,周武王繼承他的父親周文王,周成王又繼承他的父親周武王,再早的堯舜禹之間也算是父子式的繼承關係。當年鄧小平就說過:「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不管是第三代領導人,第四代領導人,都要遵循「無改於父之道」這個原則才行,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國家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一般來說,每一屆政府換屆以後,對前一個政府所制定的方針政策,大都不會輕易改動。比如海外有一些政局不穩定的國家政府經常換屆,但是其外交官都會發表聲明說外交政策一如既往不會動搖,以前和各國簽訂的條約繼續有效,一直要等到執政基礎牢固以後才會作出適當的修改。如果貿然改動,不僅會造成自身的不穩定,而且也會引起周邊關係的不穩定。

孔夫子所說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實際上有很深的含意。比如說你現在繼承了你家老爺子的事業,那是不是馬上對他以前制定的規章制度加以改變呢?那是不能隨便變動的。因為這個制度已經有了運行的規律,已經有了一定的穩定性,也已經有了種種積澱和凝固的因緣,才能走到今天並交到你的手上,你突然一下子就把這已經存在的種種因果鏈打斷,那怎麼行呢?其實這一點對於我們在謀略、策略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當我們讀到《論語》這些語句時,往往會覺得沒有什麼份量,而且覺得那是古人的話,和現在已經脫節了,並不相關。但是當我們認認真真細嚼《論語》,就可以感覺到這其中的語言並不比《道德經》差,只是孔夫子在用辭上讓人感覺似乎有些呆板,不像《道德經》那樣生動,那麼令人振奮。比如《道德經》中所描述的「上善若水」,那是多麼令人嚮往的境界!大家都渴望自己能夠達到那樣的境地;但孔夫子說「君子不器」,人們就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了,還以為不器是不是不成器,實際上兩者說的都是一回事。不過「上善若水」是太上老君說的,要堅決執行,境界又高,語言也美;而「君子不器」這句話聽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於是往往就忽視了這樣的語言。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大家很容易將它與孝道結合起來看,結果大家的眼睛就被這個孝道給遮住了,就被這個孝道給局限了,實際上它有著極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周朝是家族式的政治,周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又在自己的統治範圍內,將其轄下的采邑分封給同宗的子弟們和卿大夫,這樣每一個采邑就又是一個家族。戰國初年「三家分晉」,也就是魏氏、趙氏、韓氏三個家族瓜分了晉國的全部土地,後來得到了周威烈王的正式冊命,這三家才成了戰國七雄中的魏、趙、韓三國。所以以前的家也就相當於國,家大則國大,家小則國小。父就是國君,或者是大夫,當然也包括最小的家庭單位,即老百姓。總之,我們在讀《論語》時,在挖掘《論語》深刻思想的同時,還一定要注意其歷史背景。

·父母高壽是家庭祥和的表現


421【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記掛在心頭。一方面為他們添壽而歡喜,一方面為他們年高而擔心。」

【讀解】前面幾則,都是在談侍奉父母之道,這一則也是如此。對於父母的年齡,不知在座各位都留意過沒有,我是留意了的,每一年父親過生日的那一天不能忘記,母親的生日同樣也不能忘記,而且提前一天就把孝敬的紅包準備好,生日酒席也會提前預定,還要安排參與的人員和中間一系列的環節。這一定要注意,如果不注意這些生活細節,人到老年,有時候心眼小,會暗地裡慪氣,結果氣病了也還是子女的事。如果子女把這些都處理得比較好,那老人家就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很乖巧,就能經常保持一種比較好的心態,而父母只要歡喜,病痛就會相對少一些,子女也就會相對輕鬆一些。

前幾天我到雲門寺給佛源老和尚祝壽,因為佛源老和尚是我的恩師,他今年過八十四歲生日,並沒有特意請什麼人,但畢竟他是德高望重的大禪師,有一萬多人前來給他拜壽。他當時拉住我的手說:「你的福氣好啊!家裡還有娘,我沒有娘了,你一定要把母親孝敬好啊!」這就是老和尚的厚道之處。按照中國傳統的文化觀念來說,對親情的關注,是社會穩定健康的基礎,如果一個家庭之中,父母兄弟之間、骨肉之間都在相殘,那麼社會還能安寧嗎?對父母兄弟都能夠下手,那對朋友你還下不了手嗎?
  
我們只要養成了這種修養,把對父母兄弟的親情關係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關係之中,正所謂「種花不種刺」,那麼自己也會得到相應的回報,就能在一種和諧溫馨的環境中生活,這種日子來之不易。如果自己經常處於一種矛盾是非的環境之中,你想像一下那是什麼樣的生活,而且這種日子過不長,年紀輕輕的就會害肝病、心病,如果再激出個高血壓、肝硬化那就完了,這些病症大都是因心情引起的,因環境引起的。

當年袁煥仙老先生曾給南懷瑾先生寫過一封信,其中就告誡南先生:「律人嚴,眾必減;律己嚴,過必遠。」 要求別人太嚴,朋友就會減少;要求自己嚴格,過失就會減少。我曾為此配成一副對聯:「與心和神自全,與境和事自圓。」自己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自己要與自己的心處理好關係,如果不能保持平和心態,經常自己和自己過不去,也經常和別人過不去,整天矛盾是非不斷,這樣的日子過得可就艱難了。與心和,自己要與自己和平相處;神自全,精神圓圓滿滿,沒有偏頗、缺失。與境和,就是要與環境和諧,與環境和諧就相對容易把事做圓,事業也就容易圓滿成功。如果你與環境格格不入,在單位裡、機關裡,乃至和鄰里之間,天天都在是非矛盾之中,舞刀動槍,你想想你的日子怎麼過,那簡直就沒法過了!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這是我們做兒女的一種準則,知道了父母之年又當如何呢?「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身體還不錯,不過這兩年遇到幾位大夫,一開始總覺得我有什麼疾病,認為我「三高」,可能有高血壓、心臟病,但他們被我外表的假象所迷惑了,我恰恰是三低,血糖、血壓和血脂都完全正常。之後又問我二老的年齡,我說父母都八十來歲了,醫生就祝賀我,說我一定長壽,因為遺傳了長壽的基因。父母都是八十多歲,我估計我活個八十來歲也沒有問題。

「一則以喜」,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家有老人啊!在以前,家裡有八九十歲的老人很了不得的,是吉祥之事,古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所以當我遇到某些朋友因為家裡父母年齡大了,覺得負擔太重而且麻煩,就會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嫌棄老人,家裡有老人坐鎮,說明這個宅子有喜氣,陽氣重,鬼都不敢上門;如果父母在宅子裡早逝了,那說明屋子不清淨,不太平,我都要勸你早點搬家。我一向不太喜歡把父母往醫院裡送,大家可以想一下,住院部裡哪張床位上沒死過人?尤其是那些大醫院的住院部,這要是按老話那就是陰氣太重了。但並不等於說有了病就不去醫院,而是希望大家最好都不要生病,那就不用住院了。因此父母高壽自己當然要歡喜,父母高壽意味著自己也可能會高壽,這是家庭吉祥、祥和的表現。如果家庭不祥和,飯也吃不起,藥也吃不起,那父母還可能高壽嗎?

「一則以懼」,不管怎樣,父母總有走的那一天,以前見皇上都要高呼萬歲,但誰能活得到那麼長,即使在物質比較豐富的今天,能夠活到一百歲的也還是極少數,甚至政府還對那些家裡有百歲以上的老人予以獎勵。懼,懼什麼呢?就是懼自己父母不在了。去年我父親去世了,因為諸多原因他老人家走的時候還是吃了不少苦頭,以後每次想起他老人家,心裡都是酸酸的,現在就只剩下一個老母親了,我就更加警惕了,就是害怕失去,這就是一則以懼。當家裡有老人時,如果他們一有個冷暖病痛,那千萬要留心。

總之,家有老人是好事情。不能像現在媒體報道的那樣,父母年齡大了,生活起居不太方便,於是有不少身為子女的就覺得非常厭惡,覺得是個負擔,有時連一個月百十元錢的生活費都覺得心疼,而且子女之間還相互踢皮球,調解不成最後對簿於公堂之上,這確實不是為子之道。那些不願奉養父母的人,真應該好好學習孔夫子的這些關於孝道的語錄。

·不隨便說話,不隨便許願


422【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①躬②之不逮③也。」

【註釋】①恥:意動用法,以……為恥。②躬:自身。這裡指自身的實際行動。③逮:及,趕上。

【譯文】孔子說:「古人言語不輕易出口,是因為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跟不上為恥辱。」

【讀解】古人說話非常謹慎,不會隨便亂說話,《易經》節卦初九爻辭有云:「不出戶庭,無咎。」在《系辭上》中也有云:「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人與人之間基本上都是借助語言來交流,語言一旦發出去,可能給你帶來榮譽,也可能給你帶來恥辱;既可能帶來利益,也可能帶來麻煩。在《學而》篇裡,孔子說過「敏於事而慎於言」。在《為政》 篇裡又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在本篇裡,除了這裡的說法外,孔子還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在《憲問》篇裡,孔子又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所有這些說法,意思都只有一個,就是要求言行一致,多做少說,或者如俗語所說:「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諸葛亮沒有聽劉備的話,在街亭之戰中重用了馬謖,結果馬謖兵失街亭。諸葛亮在用人問題上犯 了一個大錯誤,只好揮淚斬馬謖,自己追悔莫及。

作為一個謹慎的人,作為一個有信譽的人,他不會隨便說話,而且不隨便許願,不隨便承諾,即「言之不出」,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恥躬之不逮也」。他怕自己的行為跟不上,不能兌現他的承諾,那就麻煩了。所以古代的聖賢都不會隨便說話,就像皇上一樣金口玉言,說了就一定要兌現,正所謂君無戲言嘛!當然君子也無戲言,常言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每個人都應該要注重承諾。有的人說話,口無遮攔,隨便許願,結果又不能兌現,導致人家對你心生怨氣,你的信譽也受到了損害。尤其在人事環境比較複雜的地方,更是要做到這一點,要把自己的嘴封好,否則麻煩就來了,禍事也隨之而至。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多必失」,這些都是我們在生活之中經常用到的語言,但我們是否留意到其中的真正涵義了呢?很多人每天總是有講不完的話,且不說是否會言多必失,至少浪費了自己和他人的時間。此外,道家講求蓄氣,說話多了會傷神,會傷元氣。有一些人不講究說話的方法,不善於說話,讓他們上台講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下來後就累的氣喘吁吁了,臉色也蒼白了許多,這在那些剛走上講台的年青講師們身上特別容易體現出來,就是因為他們不善於說話,不善於御氣。說話也是一種御氣之功,《莊子》的「列禦寇」一篇,講列子御風而行,道教把這件事給神化了,說成是列子在騰雲駕霧,其實所謂御風而行就是一種導引術,我們說話也要講求這個導引,使自己說話能夠神閒氣定,能在說話的時候不耗神,不耗氣。如果耗神耗氣就會使自己的身體大受損傷,那就很不划算了。

因此從諸多方面來說,「古者言之不出」,一方面有生活中的經驗,另外從養生的角度上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毛澤東給他的兩個女兒取名字,一個叫李訥,一個叫李敏,取意於「訥於言而敏於行」;《道德經》裡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都在強調講話過多會帶來麻煩,所以我們應該養成靜默的習慣。當然在交流的時候,該說的還是要說,但不要說廢話,那些無意義的話不要說,盡量抓住重心,語言要清晰,思路也要清晰,用精練的語言把該表達的內容表達出來就行了。就怕自己稀里糊塗,思維不清,頭腦也沒有理順,結果說了半天,別人也不知道你說了些什麼。

靜默是必須的,但這裡的重心是在言行相應上。為什麼古人很少說話?就是怕自己的行為跟不上,不能兌現,如果能兌現,那多說點也是可以的。有媒體報道說某某因家境貧困,無錢治病,號召大家獻愛心,如果你有心資助,這是好事,但是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半徑來決定自己資助的程度,否則對他人也許是好事,對自己卻變成了壞事。說話、承諾、做事都要量力而行,都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這樣才不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善於把控自己的語言和身心行為


423【原文】子曰:「以約①失之者鮮矣。」

【註釋】①約:約束,指嚴於律己。

【譯文】孔子說:「因為嚴於律己而犯錯誤的是很少的。」

【讀解】約,結合《論語》前幾則對約的使用來看,可以解釋為勤儉持家,約束自己的行為,溫良恭儉讓而不放肆。能真正做到這些的人,他的過失肯定會很少。有的人做事很張揚,說話張揚,行為張揚,生活也張揚,這種張揚的後果就是給自己帶來種種麻煩。以前我有個朋友,是個企業家,平日裡為人也比較沉穩,沒覺得他有什麼,有一天突然給他太太買了一輛寶馬賽車,那時街上還看不到什麼好車,太太開著這車子在街上兜風,很是招搖了一番,結果第二天稅務局就找上門來了。因為根據他企業多年來上繳利稅的情況來看,應該沒有條件買寶馬,這下稅務局就開始查他的賬,且不說最後怎麼解決的,總之是因為偶爾一次的張揚就給自己帶來了這樣大的麻煩。所以說一個拘謹的人,一個善於把控自己語言身心行為的人,肯定錯誤少,失誤也少。

我們要以心中眼觀身外事,我也經常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腦門心上立一個警察,把自己出入的語言、信息監控起來,這樣一來,在各自的生活中就能夠減少失誤。就怕這個警察下了班,不管你了,那時言行舉止就會失控,就會失態,在這種情況下,過錯就犯下了。經常有些人在某些場合之中,充英雄當好漢,覺得自己如何了不得,任性張揚,結果就中了人家的圈套,那就糟糕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失控,無論喜怒哀樂都要將其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這樣才能使我們少有過失,少犯錯誤,這就是約。「以約失之者,鮮矣」,如果能堅持這一點,那麼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會大有裨益。

·以丹田之氣說話


424【原文】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註釋】訥(ne):說話遲鈍。

【譯文】孔子說:「君子要言談簡潔,行動敏捷。」

【讀解】剛才我們也提到了,毛澤東給他兩個女兒取的名字就來源於此,他為什麼會用這兩個字給他的女兒命名呢?在文革後期,毛澤東發起了批林批孔運動,批判起孔子來毫不客氣,但就他給女兒命名來看,他老人家骨子裡還是浸透了孔子思想的。

「訥於言」。當我們翻看《史記‧ 孔子世家》,以及《論語》等典籍,通過其中對孔夫子的描述,就可以發現孔夫子本身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他說話頻率不快,很少有激動的時候,總是保持著一種溫良恭儉讓的態度,與人打交道彬彬有禮,進退有據,極有分寸。不過這種緩慢節奏的語言,在現在很多人看來,會認為孔子思維頻率不高,就像電腦有了問題後運行起來就有些緩慢了,但是我們不能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易經‧系辭下》云:「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其中說到「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善於說話的人,他會慢慢說,氣自丹田而發,以丹田之氣說話,第一不累,第二有力,第三運行的路徑比較長,自臍下三寸到舌頭尖上,路徑有一米左右,而人的思維頻率都高於語言頻率。這樣你就可以對你要說的話做一個監控,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還可以嚥下去不說。「躁人」說話都是從喉嚨裡發出來的,他的氣是由胸腔壓迫到喉部,就那麼短短的幾寸距離就把話說出來了,這下語言頻率便超過了思維頻率,經常腦子裡還沒想清楚就把語言釋放出來了,釋放出去的語言合不合理?行不行?很多人就沒有考慮到語言的質量和發出之後所帶來的是非、吉凶、得失的關係。

這裡說「君子欲訥於言」,請注意這裡用了個「欲」字,說明君子未必能、或者說還沒有完全做到訥於言,而是準備做到訥於言。「而敏於行」,行動一定要快,見善思遷,見到好事一定要跑得快些。現在是市場經濟,見到發財的機會大家都會加快腳步,本人也不例外,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從而改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質量。但是我本身並不屬於敏於行的類型,語言倒是放得比較慢了,但行動同樣是快不起來了,可能和年紀有一些關係,步伐已經無法再輕快起來了。

中國有句老話:「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其中還有一層含義:「行得說不得,說得行不得。」所以在言和行之間,我們一定要把行放在首位,當然是把善行放在前面,而不是把惡行放在前面。什麼是善行?就是仁義禮智信在行為中的釋放。仁義禮智信一定要在行為上加以表現,而不是只在口頭上說說而已,因此要少在嘴巴上說仁義禮智信,否則說了又不能在自己身上落實,結果別人就會覺得你是偽道學,偽君子,是假斯文。如果你能在行動上做出來,即使你沒有說,人家也知道你是真君子。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做好事,多實踐仁義禮智信,而不要多說,說多了也沒什麼益處。學佛的朋友,看過《金剛經》的都知道什麼叫無相佈施,「內不見有能施之我,外不見有所施之物,於其中間,亦不見受施者」稱之為無相佈施。這種不為人知的佈施才有功德,如果某人佈施了一點錢,四處去說,到處去宣揚,廣而告之,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做了善事,好為自己撈點名聲,這樣的佈施哪還有什麼功德可言呢?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這一句語錄被古代很多君子作為自己修身的座右銘,隨時提醒自己要在行為實踐上多做少說,更不要誇誇其談,誇誇其談只會誤人誤己。還是鄧小平說得好,「做得的說不得,說得的做不得」,這句話非常精闢,而且極其高明,一語道出了目前我們國家的生存哲學,這一條守住了,國家就能祥和太平,否則就會惹來麻煩。現在我們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很少主動去表態,總之該做的就去做,但是不隨便說,外交部官員在答記者問時經常都會說:「我們還要繼續韜光養晦。」韜光養晦實際上就是「訥於言,敏於行」的另一種說法。現在很多人喜歡研究《鬼谷子》,認為鬼谷子的思想很神奇,有大智慧,又是兵家寶典,其實鬼谷子的核心也就是這六個字「訥於言,敏於行」。
·釋放德的人格和魅力


425【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一定會有同志和朋友。」

【讀解】《易經‧系辭上》開篇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其中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實際上就是孔夫子這句「德不孤,必有鄰」的另一種說法。我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人事圈子,老人有老人的人事圈子,小孩子有小孩的圈子,生意人也有生意場上的圈子,研究學問的也有他們自己的圈子,當領導的也有領導的人事圈子,從事道德修養的,就有一個道德君子的圈子;有宗教信仰的,就有宗教信仰的圈子和場所,如寺廟、教堂等等;寫詩的就有詩人沙龍和俱樂部。總之,各行各業、乃至每個人都有其所屬的人事圈子。所以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卻是生活中的一種現實。

有些人想盡了各種辦法,使自己能夠躋身上流社會。我就有這麼一位朋友,本來生意做得好好的,但也許是想使生意能夠更好,於是把手頭上的生意丟給底下人去打理,另外花了不少錢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這一呆就是一年多,也沒什麼事,無非是聽到哪裡舉辦了上檔次的活動就想盡辦法參加,希望擠進北京上層的人事圈子。我知道後就提醒他這種方式不妥當,本意是好的,所採取的方法也沒完全錯,但最關鍵的卻沒有抓住,根本就是在捨本求末。

所謂「德不孤,必有鄰」,當你把自己的魅力釋放出來,就好比夏天晚上點一盞燈,飛蛾就來了;花兒一開,蜜蜂就來了。只要你把自身的信息釋放出去,必然會有喜歡這種信息的人向你靠攏。《易經‧乾卦》九五爻辭有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這個道理是肯定的。

「德不孤」,如果你的德行豐滿了,那麼你絕對不可能孤單,因為你會釋放出德的魅力和人格。什麼是「有德」?奉獻才會顯示出有德。如果你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在蒲團上打坐,別人可以把你當成一尊活菩薩供起來,卻不敢與你為鄰。但是你有德就不一樣了,德是奉獻型的,會有益於社會,會有益於大眾。水泊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為什麼宋江能坐到頭把交椅?為什麼在這之前,在江湖上人人都會尊稱他為大哥?為什麼李逵那麼凶狠的莽夫,見了他都服服帖帖?為什麼武松如此勇猛的義士見了宋江也畢恭畢敬?就是因為宋江有德,江湖上人稱「及時雨」,他為人仗義疏財,喜歡救濟別人,經常解救他人於危難之中,這在當時那個社會就可稱之為有德之人,所以他朋友多,關係廣。如果一毛不拔,是個吝嗇鬼,那還能稱得上有德嗎?哪怕這人天天燒香拜佛,天天子曰詩雲,你能說他有德嗎?他是封閉型的,是個人主義,這與仁義禮智信格格不入,因為仁義兩個字就是奉獻型的,它既有內在的受用,使自己身心能夠有德的享受,另外更主要的一點,德是對外面的一種釋放,一種奉獻。

既然在你身上有奉獻型的德體現出來,那麼你肯定就不會孤獨,也就是「必有鄰」,周圍的人中就會有向你取經的,有向你學習的,有向你效仿的,而不會只是端個凳子看壩壩電影那樣,只會坐下來欣賞你的德。古人說「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大家都會在你這種德行的感召下被教化,周圍的環境也會被德化,都會被仁義禮智信所改造,那麼處處都是聖人,大家都是有德的君子,這就達到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了。當然落實到我們具體的個人,如果確定了對德的追求,那麼就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

·處理上下左右關係的原則


426【原文】子游曰:「事君數①,斯②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註釋】①數(shuo):頻繁,瑣碎。②斯:則,就。

【譯文】子遊說:「服事君主太頻繁瑣碎,反而會招來羞辱;與朋友相交太頻繁瑣碎,反而會遭到疏遠。」

【讀解】子游,是七十二賢人中,名列前茅的一位了不起的大德,他和子夏是孔子門下在文學上造詣最高的兩位。這段話可能是他說的,也可能是他在表述學習孔夫子思想後的心得體會。

「事君數」,用現在的話來說,經常換老闆。在以前,如果經常跳槽,經常改換門庭,會被人看不起。在改革開放之前,要想找一個工作很難,那時候只有領導開除你,而不可能是你炒領導的魷魚。如果一個人在某單位上沒混幾天就下了課,到了另外一個單位上也是沒混幾天就下了課,那麼這個人以後肯定很難找到工作,因為大家都瞭解了他的習氣,當然就不願意用這樣的人,否則純屬是自找麻煩。改革開放之前,單位和用工之間是單向選擇,而現在就不同了,彼此之間是雙向選擇,打工的覺得老闆還行,就多干一段時間;覺得老闆不好,可以馬上炒老闆的魷魚,另尋門路。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是老闆的責任,一方面作為被僱傭者也有責任。但是我們應該要看到,一個優秀的企業,一個優秀的機關,其隊伍相對來說都很有穩定性,上下級之間的關係也比較融洽,團隊也很團結,很少會出現上下級之間相互炒魷魚的現象。這段話的歷史背景是在春秋時期,那時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不斷投靠新的主子,改換門庭的人在當時的人看來也是很可鄙的。

這段話的意思並不僅僅局限於上面所說的內容,其引申出來的觀念還有更深的一層意義,此處的「事」,還包括如何向領導提合理化建議。提意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經常都會遇到一些麻煩。我有一位在大型企業裡工作的朋友,他曾多次向領導提意見,但老闆總是把他的建議書放在抽屜裡,看也不看一眼。後來他見了領導就問打的報告是否過了目,領導說工作太忙,還沒時間看。過了幾天又問,領導生氣了,說你有什麼了不得的,你以為自己很高明嗎?你那報告一無是處,根本就行不通,如果按照你說的去做,企業肯定要出大問題。其實這位領導究竟看沒看,都還說不清楚。因此就像前面所說的對待父母的過錯要講求策略性一樣,對待領導同樣也要講求策略性,如果不講求策略,即使最初的願望再好,往往也會適得其反。

當年明朝嘉靖皇帝昏庸無能,橫徵暴斂,沉迷於修道煉丹,妄想長生不老。素來忠貞剛毅的海瑞連遞數道折子上書批評皇帝,皇帝知道此人是個難纏的人,把奏折丟到一邊不予理會。於是海瑞把棺材抬到午門外,並將家人遣散,以死進諫,逼皇帝接見,並要求皇帝表態批復奏章。嘉靖皇帝聞後大怒,但是又不能殺他,只好把他關進監獄裡,讓其自生自滅。海瑞比較幸運,受了十個月的牢獄之災後,嘉靖皇帝因長期服用丹藥死了,新皇帝即位後馬上就給他平反昭雪,這下海瑞名聲大振,成了明朝第一忠臣,尊稱他為「南包公」,舉國上下乃至皇帝都怕他,因為他成了國家忠孝仁義的象徵。但歷史上能夠像海瑞一樣幸運的忠臣沒幾個,就是在明代,如果有大臣惹皇帝生氣,馬上廷杖三百,想想那些能進金鑾殿上朝的大臣基本上都是五六十歲以上,上了年紀的人,能經得起幾板子呢?一般都是當場喪命,這樣屈死的大臣在明代可是相當多的。

「事君數,斯辱矣。」我們在與上級領導打交道的時候一定要講究策略,說話提建議也是如此,不要反反覆覆、婆婆媽媽的說個沒完,說多了會自討苦吃,自取其辱。

「朋友數,斯疏矣。」前面說對待領導要講求策略性,我們和朋友交往也同樣要遵循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會有毛病,但是有些人總喜歡給朋友挑毛病,說朋友這裡不對那裡不對,這裡要改正那裡也需要改正,結果引起朋友的反感,以至於相互之間就疏遠了。因此和朋友交往時要善於說,要見機行事,在朋友高興的時候,在他聽得進去的時候可以指出朋友的不對之處;而在他聽不進去的時候就不要說,說了反而會得到相反的效果。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朋友之間是君子之交,能夠肝膽相照,直話直說,但直話直說也要講求策略,不然就容易得罪人。我這人也交了不少的朋友,也得罪過朋友,其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理會到孔夫子所說的「朋友數,斯疏矣」這句話的真正含意。看到朋友的缺點和弱點,就反覆提醒,不厭其煩地說,以為會有效果,以為是在幫助人家,結果適得其反,人家反認為我這人好為人師,自以為是。因此處理這些事情一定要適可而止,不能嘮嘮叨叨講個沒完。

這一則,是處理上下左右關係中需要把持的原則,就此可以看出孔夫子一點也不迂腐,他說話做事始終都有一個度,而且這個度把握得非常好,總是使自己處在中庸的狀態之中,進而減少了自己被傷害的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
百戰功成老太平
優柔誰肯苦爭衡
玉鞭金馬閒終日
明月清風富一生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4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grc45 (2010-03-08),K22514 (2010-03-12),qdenise (2010-03-09),take5 (2010-03-09)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