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翰東坡居士,因宿(廬山)東林,與照覺總禪師論“無情”話,有省。黎明獻偈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又曰:“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年如何舉似人。”……未幾抵荊南,聞玉泉承皓禪師機不可測,公擬抑之,乃微服求見。泉問:“尊官高姓?”公曰:“姓秤,乃秤天下長老的秤。”泉喝一喝,曰:“且道這一喝重多少?”公無對,於是尊禮。 ……後過金山,有寫公照容者,公戲題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瓊州。”
廬山三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認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到得還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定風波》詞云: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代表什麼?? 


“
寧可截舌,終不為君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