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10-05-17, 04:44 AM   #3 (permalink)
LKKK
長老會員
榮譽勳章
UID - 330984
在線等級: 級別:47 | 在線時長:2403小時 | 升級還需:93小時級別:47 | 在線時長:2403小時 | 升級還需:93小時級別:47 | 在線時長:2403小時 | 升級還需:93小時級別:47 | 在線時長:2403小時 | 升級還需:93小時級別:47 | 在線時長:2403小時 | 升級還需:93小時級別:47 | 在線時長:2403小時 | 升級還需:93小時級別:47 | 在線時長:2403小時 | 升級還需:93小時
註冊日期: 2009-09-20
文章: 749
現金: 29 金幣
資產: 611851 金幣
預設

至於更新"AC"路面以幾公分為宜?

台灣地區的道路
略分為三種

一、"AC" (瀝青混凝土)
二、"RC" (水泥混凝土)
三、鄉村便道土石路

"RC"道路在台灣其實不多,比較普遍的是,高速公路各收費站(因為通行車輛在此要減速及加速,道路承載壓力提高,"AC"路面為柔性的軟路面無法達到使用需求,才選用硬度及新建費用均較高的"RC"路面)、山區道路易塌陷路段....等

"AC" (瀝青混凝土)道路,屬柔性路面,新建費用較省,駕駛時舒適度較佳,不過道路的耐壓性及耐候性就遠低於"RC"道路了

"AC"路面怕熱又怕水,一般在設計時,耐用時效多設定為三至四年,隨著使用年限越久,道路越容易變形及產生坑洞,所以,在一定使用時間後,必須更新修護"AC"路面

我們再來看看"AC"道路的結構

在台灣地區"AC"道路可略分為五級

第一級當然是高速公路,它的結構為四層結構
在整地後原始路基上第一層40公分碎石級配,其上第二層20公分粗密級配AC,第三層20公分細密級配AC,其上第四層也就是最上層,為5公分磨耗AC面層

第二級快速道路(略)、第三級市區主要道路(略)

第四級市區次要道路(也就是此處討論之都市內巷道),路基上第一層為40公分碎石級配,其上只再加10公分AC面層而已

第五級農路(略)

在修整此五級"AC"道路時,方法都是一樣(從高速公路到農路都使用同一方法),刨除5公分路面,重新鋪設5公分"AC"路面,原因是為了使新、舊"AC"面層能緊密接合,不宜將原來十公分的面層全數刨除,如道路中有坑洞深於十公分時,在洞深十公分以下先補以級配,其上在加封面層時即可同時鋪平

五公分這個部份

因為多年來國內都是如此作業,更新鋪設"AC"路面,全球先進國家也大多採用相同標準

小老兒上網查了一下美國的AASHTO(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設定的標準與國內同(呵呵!可能國內是~~抄~~這標準的吧???)

此點似乎無可厚非

在此,有一點~~也許我們可以特別加以注意
"AC"路面刨除,是個有利可圖的工序,刨除下來的"AC"有很高的殘餘價值,這些"AC"是可以"洗"過再製,成為另一個更新路面工程的基料。

除了新建道路工程外,幾乎所有政府發包的道路更新工程,都指定只需使用"再製"AC"面料"

那麼,有些不肖的承包商會在刨除路面時,多刨除個幾公分,新鋪設時只鋪設五公分,那道路面層就會越更新越薄,也越不耐用了

至於施工拖延

哈哈!

倒是可以作一下文章了!
LKK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5738, 收花文章: 746 篇, 收花: 6305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10 位會員向 LKKK 送花:
a471 (2010-05-17),fishiii (2010-05-17),getter (2010-05-17),jtjcoltd (2010-05-22),KL-iris (2010-05-17),ppp0600 (2010-05-17),quasar (2010-05-17),tom710509 (2010-05-17),古里特 (2010-05-17),沙崗人OO (2010-05-17)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