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的經驗得打從我6歲談起....
小時候那個年代還沒有所謂的便利商便、大賣場,我都是跟父母去
"聯勤福利站"買民生必需品,那時候的收銀小姐都是靠"目視商品價
格手動key in",那時就常看老媽在結帳後在那對細目單價表(不是發
票)。老媽說有些收銀小姐不老實,不注意的話會被收銀小姐"不小心
按錯",收銀小姐光靠"按錯"每月積少成多就加薪不少了...
有次就被我抓到我順便買的作業簿每本6元她給我打7元,最後乖乖
吐回多收的五元,試想每件商品都按錯個1-2元,一天下來有多少位
客人?....買了多少件商品?....她每天就溢收了多少錢ㄚ
所以我從小就被那精的跟猴一樣的媽給調教出"注意細節"的本領,很
多細節都被我發現"魔鬼"在裡面........所以購物時我會注意單價、找
錢金額是否正確.....
把時光拉回去年,我在小7買了一本手機雜誌,走出店門我就發現他找
給我的錢不對,而且發票上頭的"數量"不對,我才買一本他給我結2本。
我馬上回去跟他說你算錯了,他居然還質疑我..
我笑笑的問他你是要去確認一下還是繼續質疑我?.....如果繼續質疑那你
要跟管區員警和我一起喝咖啡嗎?.....詐欺?...還是竊盜?
打電話叫你們店長過來....
他發票數量就不對了,買一本結兩本....我咬死他"庫存"的數字肯定不對,
去看看那本雜誌餘書量就知道了....此時有位老鳥出來關切然後立刻去架上
、倉庫查數量,最後確認販售數量與庫存數量不符合......然後取消我的發票
重打一張退我多收的錢......這件事老鳥的說法是POS上的"數量"設定在2
所以菜鳥一掃條碼數量就錯了........
另外就是大賣場的經驗,我有抓過同樣的大賣場商品標籤價格與實際掃碼後
的價格有誤差,所以每當我對售價懷疑時、剛好碰到掃碼機時都會掃掃,搭
配結帳後對購物清單的習慣盡量減少被坑的機會.....
他們的服務本來就不好,很多狀況都用理所當然的態度來處理,顯得服務
不周......例如收銀的摔客人買的商品,東西都不好好放好像我跟他賒帳一
樣.......
這種標價與實際販售價格有出入不外乎...
1.POS資料庫輸入錯誤
2.收銀員POS"數量"設定錯誤
3.手動輸入商品條碼KEY錯(應該不可能)
4.售價標籤寫錯
如果買台好幾萬的LCD TV掃碼後價格比標價便宜5000有誰會吭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