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 格式的音樂是號稱無失真的高音質音樂,可能本身未做壓縮或破壞處理,容量大。 
 
mp3 是屬於一種取樣破壞的壓縮格式音樂,一定決定好取樣格式、串流率後就可以 
進行壓縮,縮小檔案的容量,相對等的也會破壞一定程度的音質。同樣的保留高音質 
設定的 mp3 檔容量也不見得會小,有的也是大的很。至少對於 APE 格式來說算是小 
了許多。 
 
音質這部份來說,是考驗聽者的耳朵,有的人聽得出來,有的人聽不出來。聽不出來的 
人說不定 44Khz,128kbps 的等級就夠他聽了,這個級數 5 分鐘的歌約 4 ~ 5 MB, 
若是 44Khz,320 Kbps 的等級,大小約 2 ~ 2.5 倍不等。 
 
音質除了來源檔要好之外,播音設備也很重要,如果只要來源好卻忽略的播音的設備, 
聲音的表現也會變差,兩者缺一不可。就算是沒有好的播音設備,其實靜下心來,仔細 
聽一聽,還是會發現差異的。 
 
若是不轉檔要直接播放,千千靜聽是很方便的,但是若是 mp3 隨身聽要用的話,就轉檔吧 
這類的設備除了 mp3 格式外,有的最多也只支援 wma 格式 ... 
 
類比轉數位格式轉換特性就是只會有不可逆的損傷,當好的等級進行轉換降級後,再把格式 
硬生生的轉回去,也是無法將被破壞的部份給修復,以相片圖來說,一張高畫質的大圖 一但 
縮小後,畫面就會遭受破壞,在轉回大圖時,就會出現不清晰或是馬賽克 ...,其實聲音也是 
一樣,只不過沒這樣大幅度的差異性,因為最終是聽的人的耳朵能不能分辨罷了。 
		
		
		
		
						  
				
				此帖於 2010-07-01 10:41 PM 被 getter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