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getter
就是這樣才有爭議阿,徵地後在地價賣給財團翻漲好幾倍,這其中的利益誰賺走了 ...
|
國有土地標售是高價者得標,土地會訂有底價,如果低於底價就會流標。
精華地段不會有所謂低價標售問題,不然台北市不會有一坪700、800萬的國有土地成交案。
財團炒作手法就是得知都市更新計畫然後去收購既有土地,例如原本是農地,會因為高鐵站設置變商業區,財團用高於市價幾倍的農地價格跟不知情的農民購買土地,事實上等土地變更通過,這些土地價值就會翻幾倍。
用來蓋商業區、住宅區...
上述財團可以替換成..民代、政治人物、短線投機客...利益就是這些人賺走了。
土地跟房地產適度的開發對於帶動繁榮跟經濟有一定貢獻
土地價格一路攀升造成房地產價格越來越高,帶動經濟跟繁榮反變成其次,卻成為少數投機客跟財團壟斷社會資源的手段不符合社會正義。
目前台灣部分財團購得國有地不開發,過幾年又高價轉手,國有土地標售形成炒土地的溫床,政府該正視的是這一缺失,但是執政者跟投機客一樣,只看到標售土地賣家產..挹注岌岌可危的財政赤字..
人民看到的是我一時的政績,不是將來的政績...
反正過幾年..人民就會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