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a471
花博真有弊端?
還是承辦人員因壓力而馬虎行事?
|
台灣檢調系統不是吃素的
他們也要績效..抓公務員是大補帖..比抓槍擊犯、詐騙案安全多了
這一種金額龐大的案子檢調系統都會放線監控啦~
..如有弊案..就算民代、媒體不爆料..馬上會搜索
記得中研院院士陳垣崇涉嫌圖利遭約談及搜索案嗎?
是民代爆料的嗎?還是媒體爆料的?
中研院弊案是檢調系統發動搜索後爆發的新聞..
PS: 個人認為中研院弊案最後不會有罪..因為涉案院士是國際知名專家..而且放棄美國高薪跟龐大商機回國服務..要賺錢在美國可以賺更多亦不用如此複雜犯案..只是台灣政府採購惡法..很容易讓人踩到地雷
現在新生高架案經台北市政府移北檢調查..
個人推測在年底選舉未完成之前..應不會有調查結果
避免被質疑影響選舉..
至於是不是有弊案
由媒體得到的訊息都不夠客觀跟正確。
但有一點需說明
政府採購採公開招標最低價得標
事實上只看工程總價
民代跟媒體所報..投標廠商單價報價不合理等等
事實上..標單的報價一點意義也沒有
因為得標後的契約單價是由公務機關預算書工項單價依得標標價比去折減
舉例說明:
工程預算1100萬
工程底價1000萬
某投標廠商投標800萬得標..標價比就是800/1000=0.8
那麼廠商契約工項單價是由工程預算裡面的單價*0.8..
簡而言之
種一棵樹工程預算1000元..廠商就算報價1萬元
簽約的單價是1000*0.8元...800元而已~~
今天有爭議的地方是顧問公司編列預算過高..遠高於市價
而且因為流標多次依據廠商報價來提高預算
這是令人懷疑有圖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