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古里特
根據網路強者所言
某強者二十年前在高雄市下水道工程處工作
那個時候南高雄就有做下水道系統
中山路地下數十米處有污水地下道
一直通到旗津中洲污水處理廠 然後在排到外海
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是這個架構
或許這次北高雄淹水這麼嚴重
北高雄的排水系統沒做好,應該也是因素之一
|
這是高雄市的污水主幹管之一
另外在凱旋路底下亦有污水主幹管
是潛盾機挖出來的..
最後都是收集污水至旗津中洲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放外海
營建署前幾年有在各縣市推動用戶污水接管工程..高雄市亦配合辦理不少
如果住高雄市的人細心注意一點..馬路上有一個大圓洞上面蓋鐵蓋的就是污水接管工程的工作井
只是排水管道跟污水管道是不一樣的排水系統
淹水是區域排水問題....
區域排水是會依據市區各高程劃設管涵排水路徑跟集水井設置位置
然後收集排入排水箱涵或者各市區大排及河流
南高雄有前鎮河..
高雄市中心有愛河及上游各支系流過
北高雄則是後勁溪流域
事實上高雄市早在60幾年改制直轄市時..區域排水已經都規劃完畢並建造完成
只是當時的規劃早不符合現在的防洪排水標準
市府該做的區域排水改善是重新檢討防洪標準
加大排水溝、排水箱涵或者增設滯洪池
或者加高排水河系堤防(像台北市基隆河的市區堤防都4、5樓高..)
此次高雄淹水..小弟以愛河簡略分析一下
愛河主流上游是啥?
愛河源自高雄縣仁武八卦寮一直到文藻學院、高雄榮總
是以下支流會合
木羨仔林埤 文藻外語學院後方
七番圳 榮民總醫院附近
本館圳 明誠路本和里
這次文藻淹到全校停課..校長跑到台北找援助
本和里亦淹到里長要告花媽
PS:1.現今本和里其實是建設於本館埤之上,而莊敬國小則是填本館埤取得土地後而建設的。
2.本館埤位於金獅湖南邊,且較周邊地勢低,逢雨季時具有調節水量功能;近數十年來因經濟發展迅 速,土地需求遽增,高雄市為取得開發都會區所需土地而將本館埤填平。原有水路被阻,流水無處可宣洩,故此處每逢大雨必淹水。
3.寶珠溝工程跟本館埤填平是國民黨主政高雄市的時期做的..
再往下游走
愛河在愛河之心上游自由路跟博愛一路間有一條寶珠溝匯流..
寶珠溝個人覺得是最豬頭的水利工程..寶珠溝前端的果菜市場附近,為求整治方便,便直接予以加蓋,而現今的覺民路某些路段即是位於寶珠溝流上..
所以這一次覺民路、陽明路、義華路也淹的一塌糊塗
把一條河加蓋變路面..有空到科工館後面走一趟..那條路彎彎曲曲很像賽車道..因為那是河道加蓋..
寶珠溝過民族路在孝順街那邊重見天日..所這一次孝順街淹到了1公尺多
再來就是東高雄鼓山區、左營區
那邊是蓮池潭、高美館濕地的支流
含馬卡道路、翠華路一樣淹的亂七八糟
這些也是匯合至愛河..
整體來說..超大的豪雨造成愛河既有排水功能不滿足..加上都市排水一直未更新..農田都消失失去含水功能等等因素所造成
而這一個危機早在9年前潭美颱風711水災那一次就已經顯示高雄市會淹水
當時因為這一次淹水..高雄市政府有做的治水計畫就是本和里滯洪池工程..
只是原本是天然濕地的滯洪池用人工滯洪池跟抽水站取代..其功能在這次水災已經證實無法勝任
9年過去..高雄市做了路燈共桿..景觀工程..城市光廊..愛河周邊公園更漂亮但是淹水更嚴重了
只是卻沒有民眾會去思考..美麗的市容下面包著醜陋不堪的面貌...
但是有誰會在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