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時報【陳至中/台北報導】
師範體系龍頭、台灣師範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未來師資培育將走向「菁英化」,必修教育學分外,也要加強文化、體適能、科技應用、全人教育等能力,學歷則走向「碩士化」,高中理科教師甚至可以「博士化」,台師大已在研擬相關措施。
張國恩昨天陪同總統馬英九、教育部長吳清基等人,前往探視台師大首任校長劉真,慶祝其百歲壽誕。馬英九肯定劉真延攬梁實秋等大師級人物到校,開創台師大全盛時期,可與傅斯年主持下的台大互相比擬。
張國恩之後接受媒體訪問,主動提及台師大正在積極轉型,除了發展科學教育及華語文兩大特色外,師資培育仍是不會放棄的傳統強項。在公費生之外,近年新增了「卓越師培獎學金」,每個月補助八千元,最多可領四年,台師大再自掏腰包加碼研究所二年,讓優秀學生得以衣食無憂、專心向學。
張國恩說,未來師資的趨勢是高學歷化,碩士教師會愈來愈多,部分較專精的領域例如高中物理、化學,甚至需要博士教師。理學院已在研擬配套措施,鼓勵優秀博士畢業生到高中服務。
目前博士學歷在私校擔任講師或助理教授,起薪約五至七萬元,在高中任教則為四至六萬元,差距並不大,且隨著少子化影響,大學教師缺額僧多粥少,到高中任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張國恩說:「教育是一種理想,到高中更能實現!」
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在開放師培後,許多師專、師培都已轉型或與其他學校合併,不過未來還是會「保三」,台灣師範大學、彰化師範大學、高雄師範大學三校依舊會獨立存在,繼續為培育優良教師貢獻己力。
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0/4/2enkl.html
==================================================================
菁英化不是大家都讀博士...博士是做研究的人..不是教學的人..
一名博士的養成教育..在臺灣念博士順利畢業都30歲出頭了
若是留外博士..有誰會屈就去高中教學?
該檢討的是教改的失敗..高等教育的崩盤
不思檢討一個小小的臺灣..有必要一堆大學嗎?
就業市場的惡劣..讓一堆高學歷低就工作
還是覺得..教改的失敗要負很大的責任
台師大這幾年因為教育部開放師資般的衝擊
一堆畢業生變流浪教師在社會上做著跟所學無關的工作
不是當代課老師..
轉考公職、警察或者當翻譯的人..大有人在
為了一份教職..全台走透透每間都報名
連離島都要去
代課老師更是可憐..每年都要再重新洗牌一次
美其名活絡師資..事實上這些代課老師薪水都不會漲
學校永遠都只要付固定薪水.也不用付退休金
現在如果不先處理這些流浪教師問題
再弄新的博士教師到基層
是要玩死老師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