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七年級也有政治憧憬》一文,提及民進黨的網路文宣策略,認為採用這樣的模式讓該黨獲得許多年輕人的選票,值得肯定。筆者對此有深刻感受,同樣身為七年級生,但想法卻大相逕庭。
在整個競選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卻是該投書作者忽略的,就是民進黨此次競選政見的空洞與貧乏。無論是蘇貞昌或是蔡英文,就我所觀察到的文宣幾乎毫無主軸可言,對於競選政見或市政規畫也都缺乏論述,取而代之的是由大量影像與色彩所堆疊出來的模糊形象,只見兩位候選人花費大筆經費製作華麗的競選廣告,卻不知他們競選市長究竟想為市民做些什麼?又有什麼樣的未來願景?
政治人物透過網路做為與年輕人溝通的平台,是當前蔚為風行的潮流,也是未來無可避免的趨勢。然而,選舉是要選賢與能,而非比較競選廣告的創意。試想,一旦我們的候選人開始不提政見,只會不斷砸錢拍攝個人形象廣告,那才是台灣民主政治的悲哀,因為我們再也找不到真正希望為人民做事的人,政黨只需要推出年輕、有活力的偶像人物來競選即可。我想,這應該不是台灣人民所樂見的
http://udn.com/NEWS/OPINION/X1/6007191.shtml
前幾天史版網友說到
民進黨爭取到許多年輕選票
許多年輕人也因為民進黨的創意和新意而支持民進黨
但這篇投稿也和我所認同的一樣
我本身也是七年級生,身邊不少人都是綠色的
但我還是認為台灣政治要有出路就應該是要加強政策
而不是搞搞臉書、搞搞網軍、或是一些創意小花招
滿口都是漂亮的話術、講著一些毫不實際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