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家利用網路訂票,到戲院欣賞了在兒時就非常喜歡的青蜂俠(Green Hornet),這是翻拍當年李小龍在美國所拍攝的大受歡迎,但是,很快就下檔的精彩電視影集。
在電影中周董飾演的「卡托」,看起來與李小龍有幾分的神似,手腳功夫就看不太出有李小龍的充滿爆發力與矯捷。個人覺得李小龍當年在彈簧床上,手持重啞鈴彈跳鍛鍊時,對他的彈性、平衡與手腳協調時的 timing 有很大的裨益。同時,個人很希望武術指導能在拍片前,多要求周董的全身各關節的舒展(又稱拉筋),只有關節的筋完全的拉開後,又經過一陣子的鍛鍊成一種常態時(任何時間都要拉筋及作伸展運動),那麼身手的爆發力才會有突然 burst out 的狠勁。 平常有鍛鍊者,筋在關節間是全開的,筋拉得越寬廣(動作越能做大與越不容易受到運動性傷害,拉筋時自己做的幅度很有限,有人幫忙最好,不過,現在都有輔助設施可以單獨做到,拉腳筋在粵語叫做『壓腿』,但若要踢得有勁就要多練腿肌,方法︰如在健身房就以坐姿把屈曲的腳伸直,重負由輕而重,次數由少而多。),故能在收縮時有充分的彈性空間來表達充分的力與美。
再者,李小龍在非攻擊時刻(平和時期),他的下巴總是上昂的(這或許與他的身高有關吧﹗),不過,一旦進入打鬥狀態,他的下巴是緊縮護住喉結的;這是周董未能掌握的武打技擊部份。
在戲院中側觀觀眾的反應,只有十來歲的年輕人會有驚訝的喝采聲,而類似四、五十歲左右的人卻很少出聲驚歎。
有些洋妹妹很欣賞周董不戴眼罩的那張臉,有女孩子(白妞)驚呼我愛死你(周董)的東方小眼睛﹗(附帶說明︰老外有時在揶揄我們的小眼睛時,我就回覆說,蒙古人的小眼睛,在戰場征伐是受砂面積最小,而且,根據光學原理,光瞳越小,景深越深,成像越清晰,相反的,西方的大眼容易受砂面積大,景深淺,看東西有如牛眼效果,視而不清,佔不上風的。)
在看玩後有個男生高聲在問飾演卡托的是何人?我當眾高喊︰他是來自台灣的名歌手﹗(He's a famous singer in Taiwan!),然後,很多女生問我如何得到他的資訊?我說︰上網查詢便是了﹗結果,所有的小女生們一齊歡呼~
這也算是台灣之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