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世態的確炎涼,然而負責任的教師仍然不在少數。學校不是軍隊,不服從就以集體懲處來彰顯不從就殺的領導紀律。領導是一們學問,統馭只能帶心。學生在校會發生打架問題,它的原因很複雜,主要原因來自家教的缺乏與閒暇過剩無所事事,年輕人的精力無法作適度的體能消耗。況且,暴力的影片、遊戲與社會不良示範的案例到處充斥。對於自我管理能力缺乏的人,這正是教育當局的切入點。從心理教育的範疇出發,點燃他們對人性的尊重與關懷,而不是以擺道的方式來作手段,這是消極的事後處理,也是麻煩永遠不斷的不智教法。
從學校的觀點而言,在團體的操作生活裡,除了課堂的作業要密集外,體育課程也應相對的重視,讓學生們以鍛鍊體格的同時,建立起個人的自信心與榮譽感。換句話說,就是要他們充分的利用時間,在學問與體力之間取得平衡。而作教師的要以溫暖而輕柔的口吻,來點燃並教育學生們的愛心-處處為人著想。帶人同帶兵一樣,要帶心﹗集體處罰的手段不值得,因為問題不但無法解決,反而構成積怨與仇恨之延續。方法可以非常簡單,利用學校的空餘時間,請些具有愛心的宗教人士,如 慈濟 的善心人士們到校集體散播愛的種子,在學生的心田裡紮下愛心的根苗。
教育的重點在於心理的建設,建設得好,將來的社會秩序就會得到相對的保障。學校不應只著重在知識的傳遞方面,更應在人格發展上大力栽培與灌溉。絕大部份的人都能在循循善誘下,成功的成為人格完整的知識人。而那些較難適應的特殊背景學生,如家教有問題者,他們就更應以額外的愛心來填補無奈的心理缺口。教導他們直接以智慧處理問題,不能以暴力或擺道的手段來惡行相向,因為這些處理手段的背面都隱藏著更大的危機。此一潛伏的勢能若無法以寬容的理智來化解,那麼,後續的問題也就會更嚴重了。就算一時無事,也難保一世能正常做人,待人以寬,心懷大愛。
聰明的領導教育應該讓受教者,以愛心來終結一切的仇視,這是最好的處理方法。這位老師的目的與手段不能以愛來貫穿,這就會造成學生們的唯一選擇-陽奉陰違。以後所發生的任何事,老師只能消極的應對,而無法積極的止於事端的肇始。該老師可能礙於續聘的考核壓力,除了當下的面子難堪外,將來的工作機會也恐怕會報銷。他的處境可以理解,但是處理方法卻是個錯誤。
不需要太多的責備,相反的要以更溫和的愛心,耐心的去教育,以最能被接受與啟發的積極面,來取代那針鋒相對的消極點。愛的方法何其多,恨的手段只有報復與冤冤相報。一個富愛心的老師,一定會花時間與愛心來與學生們相處交通的。那麼彼此之間的心理差距就會消弭無形。讓學生有任何問題都能以虔敬的心來坦率溝通,有話直說,當下就把問題提出並解決,讓他們學習到智慧的處理,而非讓他們在別人的背後放冷箭。把問題緩和,用愛來烘焙,讓人性由愛的大道來交流,以愛心來帶領勝過消極的懲處。
該老師若無法解決當下的問題,就應交付更有能力的上級,不要試圖作出超越自己能力以外的徒勞。然而,師長如父母,倘若該老師反過來,在下課期間,自己當眾向學生下跪,那麼後果又是另一回事了。表面上老師顏面盡失,然而學生就會產生自我的檢討與改進默契,自省的潛能盡出。不過,這只能是平常沒有在愛的前提下的做法。倘若平常以愛帶人,那麼解決的方法可以相對的圓滿與平和。學生甚至於會互擁而痛哭反悔自己的不成熟。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一切的問題以愛和智慧來解決。將來在更複雜的社會中,一個帶者大愛的人到哪裡都能從容自處。
善因出善果~ 說來有點像是在傳教,其實這才是領導統馭的真方,不怒而威,伏魔降敵,成就造化。
.
此帖於 2011-04-14 06:18 AM 被 grc4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