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30, 05:19 PM
|
#2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引用:
作者: tom710509
有些人總是說自己跟哪些神明有緣,但講話方式都太過直接與沒有慈悲為懷的心胸,看到公司公務車只是沒有關燈,就罰前開車的人,這點是沒錯但如果有人把東西放在車上或開後車廂之後沒有關掉大燈及窗戶,也要罰前一位開車的人,難道這就是慈悲心??
雖然說出發點希望大家能注意到這些細節沒錯,但方法是錯誤的,不然就是用一些恥笑別人的方式對待別人,請問這就是慈悲心??就算自己有不想提到的過去,但能否放下這些過去用慈悲與關懷對待別人呢?對待別人的講話方式能否在婉轉一點,而不是用一種壓迫與威脅之方式對待別人!!
有些人真的認為跟什麼神明有緣就有慈悲心,但似乎沒有慈悲為懷與悲天憫人之心
何謂慈悲心??這問題似乎有些人要好好思考了
|
我覺得您就是沒有以別人的立場想,才會有那麼多煩惱
如果有人把東西放在車上或開後車廂之後沒有關掉大燈及窗戶,也要罰前一位開車的人,難道這就是慈悲心
上面這段話最重要的問題是 有誰看到?
沒人看到,單憑一人的說辭,要如何讓人採信呢?
覺得自己委屈沒錯,因為這不是自己的錯
但下決定的人未必就好受啊,也許他明明也知道是那樣
可是他沒辦法證明,所以他只能照規定處理(除非對方有足夠讓人信服的證據)
如果他因此下了另一種決定,反而會讓大家以為他偏袒對方,以後他處理事情就毫無公信力了
<還不明情況,純粹個人觀點,參考>
|
__________________
地獄變現記
[人身得來不易,願大家能尊重生命--勿傷胎命][好淫者請好自為之吧--割鳥]
南泉禪師道:
「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邪?」
德山宣鑒禪師:
「如果明白無事,則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空而妙。若毛端許,言之本末者,皆為自欺。何故?毫氂繫念,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聖名凡號,盡是虛聲。殊相劣形,皆是幻色。汝欲求之,得無累乎?」
|
|
送花文章: 5469,
收花文章: 5341 篇, 收花: 24549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