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即是血,血即是痰
早在肇慶見習時,偷師名醫張功安,其中一方化涕通竅湯可治頑咳,其中就有桃仁、側柏葉兩味活血化瘀藥,初不明其意,後來上溫病課時林老師也提過治咳巧妙運用活血化瘀藥如毛冬青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還是不明,到底是怎樣的咳嗽? 老師沒說清楚。 直到買亮哥推薦我看一本好書方有所領悟。
肺將谷的津液,吸收入於肺經,即以氣分蒸發成痰;再將痰蒸發開了,由背後的毛細絡管,傳入四肢;再由四肢上回,痰即成血,成血後,其血液的循環,即以心臟為中樞。 “痰積生血,血積生肉。痰為血之本,血為肉之本”。 如果肺部受風寒,蒸發功能失調,痰積鬱在背,當有咳引胸痛。 四肢不得血養,當生歷節病,肺主治節,故天氣變化時痛甚。 此乃《金匱要略》痰飲病篇:“胸中有流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脈沉者,有流飲。”此乃西醫所說風濕性關節炎。 因血液生成減少,心漸失所養,出現心動悸,脈結代。 西醫所講風濕性心髒病。 其實皆源於肺。 只要恢復其肺正常功能即可,仲景主以桂枝芍藥知母湯,大、小青龍湯乃治病求於本,現在庸醫只會用祛風濕,補肝腎。 甚至什麼雷公藤,簡直亂來!
一般常見之痰,是臟器受病之痰,即受病淤結之痰,不能由肺氣運化。 輸於四肢。 而瘀結於肺,肺亦不能容納,由口吐出。 受病瘀結之痰和生血之痰,猶如血有周流與淤滯之別。 生血之痰,如循環周流之血;病人口吐的痰,如淤滯的敗血。 所以活血化瘀,痰亦可去。 同理,活血化瘀,若能兼以化痰,其效必佳。
觀今所謂中醫內科教材,誤人子弟,竟謂高血壓乃肝腎陰虛,痰熱上擾。 與西醫一樣只見症狀,不見根源。 就如糖尿病就只會滋陰祛濕熱一樣,能治好的有多少人? 難怪人人都說高血壓、糖尿病都是治不好的病。 他們都忘記《內經》“肺朝百脈,肺主治節”均按西醫那樣隨症用藥,還美名曰辯證論治! 果真這樣嗎? 可見,能明白人體臟腑如何運作是多麼重要! 特寫此文識破中醫騙子般的教育。 如果西醫的觀念一日不除,中醫還有何發展可言?
本文內容由梁越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