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古里特
我一直不認同,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養育小孩
那是因為我們過於注重生活品質,應該說是物質享受
這些生很多小孩的,都沒甚麼物質享受,主要是大自然享受
過著我們上一代、上上一代的農業生活
每天就是種田耕地,哥哥姐姐帶著弟弟妹妹
甚至身上背著襁褓中的小嬰兒就下田耕作
這些有經濟能力卻不願意生小孩的
都會顧及到,生小孩要奶粉錢、保母費、教育費、補習費等等
但這諸多的諸多花費都是物質生活
人的物質慾望是無窮的,自然錢再多也不夠
|
這現象又來自於絕大多數的中產階級
這階層是社會的主要階層跟組成
生活水平可能中等或小康
但是可見識到較上層的生活階層,因此會想讓自己或小孩也可以像那樣的生活水平
於似乎..生小孩要補習、學才藝、保母費..還要教育基金
加上自己要有房要有車要有存款
薪水卻只有一點點
結果變成不敢生
而且社會型態已非早期農業社會需要那麼多勞動人口
現代的人也懂得為自己規劃年老生活,非僅靠生小孩,年老後要小孩養自己。
諸多因素少子化越來越嚴重
至於小孩怎麼長大?
就看你要讓他怎樣成長
精英教育或者平安長大
這養育成本不同
如果僅是三餐溫飽、只要識字,人人都可以生小孩。
若要小孩會唸書、會才藝、要出國....以後長大還要安排好工作..住豪宅、開好車
就算跟1020一樣有海角七億
一樣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