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管理版主
![]() ![]() ![]() ![]() ![]() ![]() ![]() ![]() ![]() ![]() ![]() ![]() ![]() |
![]() 台塑六輕大火上演「連續劇」,台塑董事長李志村坦承「算錯了」。當初蓋六輕時,根本沒想到雲林麥寮風砂這麼大、鹽分這麼多,明明使用跟高雄廠、美國廠一樣的工法,但腐蝕就是比較嚴重,「這是我們從來沒有的經驗。」
李志村日前說,「我們投資的地方,都是灰塵多的地方。」他解釋,台塑在美國、新加坡及高雄都用一樣的工法建造石化廠,卻忽略了麥寮是與天爭地。他分析,麥寮的海風大、鹽分強,管線會卡住鹽分造成腐蝕,這是過去沒有的經驗。 他也透露,現在台塑首長各個神經緊繃,連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都說,現在都很怕晚上睡覺的時候接到電話,「暗時睏免去」。 為了改善六輕工安,王文淵五月底聘消防署前署長黃季敏,接任總管理處副總經理兼任麥寮廠區總廠長。諷刺的是,黃季敏廿九日才召集麥寮安全管理人員「精神訓話」,卅日凌晨又發生大火,讓台塑高層無言以對。 【記者高堂堯/雲林縣報導】台塑六輕昨天又傳火警,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批評,六輕經營管理系統始終存在嚴重問題,若不通盤改善,「這次失火不會是最後一次」。 詹長權強調,六輕始終欠缺真正經管負責人,每次出事時僅有不同高層出面道歉,道完歉就離開,問題完全沒有解決。 六輕廠區因海岸環境惡劣,管線、倉槽受海風海水鏽蝕老化嚴重,詹長權認為,這些特殊地理環境因素,在建廠前就該考量進去,台塑集團卻疏忽十幾年,如今本身經營管理漏洞未修補,卻計畫引進新加坡團隊培訓員工和承包商,做的全是表面工夫。 雲林科大環安系教授謝祝欽說,六輕頻頻失火,的確可能是因為低估海風海水侵蝕管線設備的威力;環保署應該修法,將管線納入汙染源管制法規,要求六輕徹底修繕汰換,在修法完成之前,雲林縣政府也應依地方自治精神嚴格督促。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6496336.shtml ====================== 原來到頭來都是縣政府在騙人 一來未告知本地海岸環境惡劣 二來發生事情都卸責,像是沒有督促的責任,政府跑去與鄉民一起抗爭 ![]() 看來解決之道就是建個 王先人 的墓地分院在那裡 ![]() |
![]() |
送花文章: 2055,
![]() |
![]() |
#16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個人以往曾任報務主任(船上無線電台通訊人員,擁有無線電報、話證書)近八年,上過原木輪(東南亞與東北亞)、礦砂輪(非洲與美洲,也就是大西洋航線)、貨櫃輪(太平洋兩岸航線)、散裝雜貨輪(歐洲航線)以及近30萬噸的油輪(中東與美國),由於我的工作地點與個人套房,就在航海駕駛台下的左弦(port side) 與船長的右弦(starboard side) 遙遙相對。所以不必上駕駛台的瞭望窗,就可以輕鬆的看到所有的景觀。
從我的報房舷窗隨時可以輕易的觀賞眺望到整個各國港口、海岸線的綺麗風光,同時也可看到許多的工業設施如各大工業國的石化提煉廠(如日、美、加、英、法、中東及幾近全歐的沿海國家等)。沿岸到處都密密麻麻的設立著化學工業提煉廠,廠景壯觀無比,在夜間看到燈火通明以及高聳的廢氣燃燒煙囪,真是美到無以復加。 話說回來,別人的廠區也都設在海濱的工業區,他們怎都沒事?而我們就能連環爆燃得那麼的密集,這真是令人難以想像。在剛出事時個人懷疑是有人挾怨報復,情形類似縱火似的,可是已經七次了,這似乎是有人謀不贓之嫌。事實上,現今先進的電腦監控系統都有預防與緊急應變的斷路基本設備,安全控制與把關已不是問題。但這是硬體,那麼,軟體設施呢?人為疏忽亦或有人虎膽妙算的巧妙佈局呢?(這可牽涉到更為複雜的人性鬥爭上﹗)為何不設立保安監視錄影裝置?這或許會對釐清所有的案情有所幫助。 . 此帖於 2011-08-29 10:58 AM 被 grc45 編輯. |
![]() |
送花文章: 718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