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殺剛好而已
這幾天相信有看新聞的都知道有一名高中生寫下弑父母筆記,即使被父親發現跟兒子深談後,第二天悲劇仍舊發生
我會用這以上幾個字做標題,是逛了一下其他論壇討論這則社會新聞,看看一般網民對此事的反應
結果有網民留言"被殺剛好而已"幾個字,甚至留言不少是在譴責案中的父母
會有這樣反應的是什麼人?我想應該是同情哪位高中生,大家身同感受都在"恨父母",只是不敢行動而已
為什麼我們社會會變成這樣?個人認為這不是個案,現今的小孩恨在心裡,只是這個案件的小孩敢發爛
少子化父母高齡得子,尤以智識水準高收入高的一群居多,小孩在出生時是小天使寵愛過渡,成長到開始入學念書,父母就不再用寵愛的方式管教,取而代之的是嚴厲教育,要求他們學才藝..然後考上明星學校..之後就是好的大學..小時不教長大了稍為懂事求學時,兩段成長經歷管教方式的反差太大,我親友中有人從小溺愛獨子,開始上學念書,管教變成拉緊,從小沒打過小孩,也因學業問題出手體罰,這種教育模式看過不少
父母的心態是怎樣?除了望子成龍,同樣有為了自己的面子,誰不希望在親友面前炫耀自己的小孩多優秀?
還記得過去大學畢業後同學們出來社會工作,遇到開同學會,話提總是誰的工作多有成就,哪年升官哪年又出差到歐美...
再過幾年大家成家生小孩,同學會的話題變成小孩念哪所明星學校,成績如何如何...倘若自己的小孩不爭氣書讀不好學校又不好,大慨也不會出席同學會,免得一討論小孩的話題就沒面子
媒體報導校方說弒父母的高中生個性獨來獨往不交朋友屬於內向的性格,其實,父母除了關心子女的學業,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的人格發展
內向性格怎能用嚴厲方式管教?看新聞還在他的房間貼滿各類手寫的勵志標語,父母認為是一種鼓勵,可是站在小孩的立場,連自己的私人空間也難逃父母的"魔咒"
願天下父母以此為訓,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