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米奇
宜從個案分裂的人格特質去探討教育,養育方法
心理的輔導是個方向,一個心理專家的自殺,不宜對心理學專業的領域有否認質疑
會失偏頗,一句相當撼動人心的話...
人們往往以過去的經驗教導現在的兒童,去適應未來的生活...
是值得深思...
|
心理醫師之死 我是說明任何學問都有其缺憾,可以成為輔導方向,但不應完全依懶,忘了補充,哪位心理專家好像有關自己隱藏多年的性向,尤其是台灣社會還沒能接受心理醫師性向出現問題,一旦被發現根本沒人會上門找他輔導,在事業和自我真實性向之間沒法兩者兼得 最終難逃自殺的命運
再上面美國同性戀者兒子自殺,父母出來哭訴,也是說明治療完成後以為成功,最終還是失敗
下面是之前曾引用過一位日本名醫對病人的一些忠告~
岡本裕日本腦神經外科與惡性腫瘤名醫
現在的醫學不是萬能的,其實用「不確定」、「不完全」、「充滿缺陷」來形容也不為過。因此,我認為應該鼓勵大家去懷疑現在的醫學是否正確。即使是今天認為沒問題的藥物,也不以為明天它還是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