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住在寒帶多年的經驗,任何依靠人體機能以外而產生的熱源是不實用的。在加拿大的老人們,於冬天的嚴寒天氣裡,例如零下三十度的酷寒,從未有聽聞、見識過要靠例如以往在台時,廣告上所標榜的什麼日本進口的懷爐來取暖的。諷刺的是,這點在個人旅居日本學習時完全被攻破。再老的當地日本人(北海道)與加拿大的年邁七十的資深公民們,他們的穿著為稍厚的純棉(100%)長袖內衣一件,再套上任何材質的襯衫,外加中等厚度的毛線衣,西裝外再加件長及膝的羊毛大衣,即可輕鬆的應付。
基於室外溫度的風冷對流效應,人體的皮膚不能直接暴露在那低過肉類冷凍庫(零下十度)的低溫,所以頭套、圍巾與毛手套就成為必需品,這些是保暖的關鍵條件。正確的保暖觀念為人類機體自身因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熱量,能以適當的絕緣衣物包圍住,那就夠暖和了。個人在上述酷寒的天氣裡,不用跑步也能經由步行時產生的體熱來保暖,而自身的體溫就是最好的熱源。人體在釋放出體熱的同時,毛孔會放出蒸氣,這些蒸氣在此地的室外可以輕易的於脫光衣服時看出。別小看這些籠罩在身體周圍的蒸氣,它們在冬天裡就如同蒸籠的效果一樣,在室外激烈運動時,更見其效。
.
此帖於 2011-11-28 03:03 PM 被 grc4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