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grc45
還有一可能,那就跟「犯罪學」裡所說的︰臨時起義意 (Temporary Intention),比方說看到別人的老婆或女兒漂亮而興起的臨機犯行。這動向雖非早已預謀,但意念一偏就成定局了;定局一定,也就定居了。
|
個人一直認為移民比原來的生活好,移民才有意義
如果不以物質生活來衡量,精神生活能夠滿足,移民也算有意義
早前看談話性節目,主題是國外移民台灣的台灣女婿,其中有位日本人的觀點涉及精神層次
他本身在日本是造假牙的技師,到台灣工作當年台灣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後來認識了現在的太太,男生娶外籍妻只有兩個選擇,留當地定居或是帶回自己的國家
他在台灣有工作,也適應了台灣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是喜歡這裡的生活,如他所言移民最大障礙是"有可能種族歧視",一般來說,台灣人普遍對日本人很友善,這種歧視的疑慮不存在,當然有加分作用
重點來了,他在台灣的精神生活比在日本還要富足,理由是在日本競爭何其大,處處充滿壓力,而且,失敗者幾乎沒有第二次機會,很少人會給失敗者第二次機會
他發現台灣文化不管失敗多少次,仍然有機會爬起來,台灣人不會不給失敗者機會,問題是自己願不願意東山再起
他有個故事,婚後希望生活更好,放棄台灣的工作接受對岸高薪的邀請,怎知....做了一月個沒發薪水,第二個月沒發......一直維持了一年,自己帶去錢都用完,後來發現哪公司欺負他是日本人,把他的技術通通學了,然後把他趕走
據他說還是問友人借錢才能回台灣,最令他感動的是台灣的太太沒有半句怨言,回來就好...
他說回台前想著身無分文一切歸零,該會離婚被台灣的太太趕回日本,日本文化就是這樣他才會這樣想
的確,我曾看過其他新聞節目介紹日本,日本經濟泡沫化後,派遣工裁員的天天發生,有個真實例子,有位日本男性曾是某大企業的主管,在日本算是中上階層,後來被裁掉後失業找很久也沒法找到工作,生活要開支房子也要賣掉,太太根本不管他死活把小孩帶回老家,從始沒有跟他聯絡,上述的前主管,最後找到份臨時清潔工勉強養活自己,租了一個比棺材大一點點只能放下一張床的地方居住
(沒想到日本女性哪麼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