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ppp0600
說真的,最後一哩到底是啥 
|
就是你府上弱電(電信)箱到地區機房端這段線路....
台灣各縣市電信系統都是透過光纖作為骨幹連接各個地區機房,
再由俗稱最後一哩的線路與你府上連接,這段距離投資成本最大
維護也最辛苦。
從前中華電信還是國營的電信局年代,他們以國家力量傾全力鋪設
線路、基礎設施、管道,使電話線路可以涵括家家戶戶。所以早年
申裝電話的費用很貴,很可能你家附近只有你申裝,因此必須為了
你的使用特別規劃線路、設備,到晚期電話裝機費就降低了,因為
那時設備已經普及甚至已經預備好了........
開放固網業務之後各大電信公司其實不太願意投資最後一哩線路,
大多依賴CHT的線路來維持生計,導致在許多電信服務收費上這些
民營業者多半無法具有相當競爭力與CHT抗衡。就以ADSL、光世代
來說萬宗不離本,對使用者而言只有ISP上網費價格不同,線路費用
通通比照CHT牌價來收,除非剛好你的大樓、社區剛好有民營業者的
機房(末端設備)進駐你才有機會擺脫CHT的糾葛。
倘若民營業者在固網線路上不依賴CHT很可能市場就百花爭鳴了,市
話和手機一樣各有各的線路彼此競爭,或許早就出現"不分長短途"的
話價了,NCC也就不用出面干涉了。同樣的!寬頻很可能出現速度很
快卻價格比便宜的情況,不像現在業者被CHT拴住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