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由英國BBC所拍攝的影片中,個人帶著興奮與感激的心情在回味著國軍們的努力演練與辛勤的戰備點滴。
可在觀賞到00:19~00:20秒時,突然被這句話中︰we have to make sure(s)?在那括弧中的字母S,所震撼到。
那個多餘的字母 S ,它是不應該出現的,因為在英語中從無此種說法或用法;我還以為我的耳朵有毛病了。
作為一個空軍上校發言人,他的英語發音差強人意,似乎講的是較偏英式英語的口音,但也不完全是。
只覺得口音很奇怪,到底這是師出何門?以往公費派出國學習的甄選生,他們就很令人佩服,口音正,發音清楚,講話時四平八穩的。
學習英語是無法僥倖的,一般不能出錯的地方,早就在學習中除錯了,若因緊張而導致突然的凸錘也不該如此不堪。
況且,它這篇文稿是早已擬定的;並非是臨機應對的自由對話,這更難以原諒。原因是學而未精,這是嚴重的缺陷。
We have to make sure(s),這個天殺的 S ,真是顆老鼠屎,壞了鍋粥。
原因就在 sure 這個字上,它是形容詞也是副詞。形容詞與副詞從來都不能加上那個根本不該有的S。
從一開始觀看時,總能體諒一個非正統英語系國家所能擁有的正確口音,這還是可以通融的。
但是,如果把這麼簡單而不能犯的文法錯誤給犯上了,這就貽笑大方了。
舉例來說,We have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ok,其中的 sure 絕不能加 S。
因為讀說既不通順,也饒舌難發音,感覺錯了,分寸全亂。
可以加 S 的只有在名詞後面,當其成為複數形態時,方可加之;此其一。
再者,為動詞在第三人稱單數時,才需要加 S。
關於後者這點,尤其非常重要,因為這可證明英語的學習到底有無成功的關鍵之所在,忽視不得﹗
英語教育在台灣,可以肯定的是今非昔比,其差無比。抱歉,個人實話實說,無法粉飾太平。
為什麼如今大學生到處都是,全民普及教育又那麼的廣泛,反而一切都在開倒車?
之所以要慎重的提出這些問題,並非在蓄意攻擊某人或某事;
而是不該犯的錯誤都犯上了,果真如此的話,簡直是在害人害己,這已顛覆了教育的價值與功能。
連這些那麼簡單的用法都會用錯的話,那麼,有識者,何能不痛心?
我們的教育一定出了問題,這是無法否定的。
學習與教育就是在去蕪存菁,努力的真學真知,才不辜負所學。
事實上,個人還未真正的提出其他的錯誤,其中還有同一錯誤,連錯兩次。
不知大家有無發覺?
給個溫馨的提示 - 是發音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