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從60年代到80年代,兩岸是「漢賊不兩立」的時代。在高度的政治對峙環境中,飛越兩岸「對飛投誠」的數十位空軍飛行員,尤其是來台的「反共義士」,下場是如何?可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香港雜誌曾做深入調查報導,台灣在60-80年代40年間,共發出47500兩黃金(逾10億元新台幣),以獎勵「衝出鐵幕」的「反共義士」。韓戰期間,解放軍的志願軍1萬多名戰俘被送到台灣,其中第一批戰俘於1954年1月23日被美國軍艦由韓國仁川港送抵基隆,台灣當局把這一天定為「123自由日」,投奔台灣的大陸人士被冠以「反共義士」,並設置各種安置、獎勵辦法,特別對駕機、駕艦來台者,更採取巨額獎金的獎勵措施。
隨著台灣當局於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反共義士」也漸漸成為歷史名詞,不僅不再有相關獎勵,對於劫持民航機來台者,都改以劫機罪判刑入獄,「123自由日」作為紀念日也在1993年廢止。
從1960年1月12日王文炳駕駛米格-15戰鬥機,從浙江路橋起飛,在台灣宜蘭墜機開始,至1989年9月16日蔣文浩駕殲-6(米格-19)戰鬥機,從福建龍溪起飛,降落金門止,先後有16名大陸空軍飛行員,共駕駛13架戰機到台灣。
這些飛行員到台灣後的生活經歷迥異,但當中最相似的地方是,忽然得到大筆獎金,令不少人在金錢的處理上不知所措,或者瘋狂炒賣股票以致債台高築,或者沉淪於紙醉金迷而難以自拔。
來自:
http://www.nownews.com/2013/02/15/91-2902738.htm
=============================
這時我覺得可以心戰喊話,對岸的飛行員,看看你們的前輩都駕機來台投靠,現在每天吃好喝好住好,你們的蘇愷27/30能不能開過來投誠與降落在我們的機場,放心我們會保障你們的生命安全,飛機美國可能會很有興趣拿去研究,如果可以的話蘇愷35也來,美國會頒發獎狀給你們
你們不相信的話可以看以下網頁,我們沒有騙你們
http://www.wretch.cc/blog/uni10331/2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