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enjoy-R
不錯...很有省電概念...從您的表格來看...像是電鍋...電暖器.這類電熱產品因為沒有電感和電容影響功率因素幾乎都是1....唯一不解的是您家的LED燈功率因素居然這麼低...一般而言電器功率因素要0.85以上才是省電
|
這個也是讓迪西很意外的說, 倒是沒有機會去測量像是 LED 燈泡的 ..
不過市面上販售的省電燈泡、LED 燈泡、LED 燈管,很多都沒有特別標明
功率因數說 ...,只有少數幾家有註明外。
以螺紋省電燈泡來說,飛利浦20W的標示 0.58,歐斯朗20W的標示 0.6
也就是說螺紋省電燈泡的功率因數,可能就是在 0.5~0.6 之間。而 LED
燈類的話,也有可能是相同的狀況。
會不會是,小型裝置的 Power 本身的功率轉換效率就不好說 ...
像手邊測量的像是 Wifi AP、中華電信的 VDSL、TFT LCD、喇叭、
電視外接盒,基本都有那個,輕量型交換式電源轉換器,內部也是一些
電感、電容、交換晶片的。所以功率因數就不好了 ...
普遍測到的功率因數大約都是在 0.43~0.65。
以電腦主機來說,三台電腦中,有兩台是使用 FPS 主動控制型 Power 會不會是
這樣的關係功率因素就比較高,0.96 以上去了。當然這兩台主機的消耗功率也就
相對的比較容易浮動。這兩台之中,有一台還是這幾年換新的,有內建較進階的
電源控制功能。消耗功率的浮動狀況就更高了說。
也就是說,換新型的電腦,因為有內建較進階的電源控制,加上 Power 也有進階
的功率控制的 FPS 技術。就使用上就可以視隨機狀況調整電功率消耗了。
那兩台的 Power 想當年買起來還真是貴 ... 一台要 3000元,反觀那一台功率因數
只有 0.6x 的,價格只要 1000元。果然是有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