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這個服貿不是單純的誰去誰那開店作生意那只是一半法律層面的保障
 另一半則是關稅
 商品MIT後過關 就省了筆關稅
 就好比 商品更好賣有競爭力什麼的一樣
 
 所以不會只賺到老闆啦
 台灣這裡的公司出口的商品賺了錢
 以後員工加薪的可能才比較大
 
 至於那個TPP難度比較高
 所以要一步步來
 與大陸的ECFA都落實後 基於同文同語的優勢
 別人要進大陸市場 會比較樂於與和善的民主台灣談FTA
 如果兩岸FTA都搞不定
 又台灣市場說起來不大
 別人與你的FTA就興趣不大了 (除非他要賣的產品是一面倒的局勢)
 以上就是
 為何非要搞定兩岸服貿的原因之一
 
 在馬英九口裡講好聽點就是 誠意問題,實際上是談判技巧問題,
 基於他的位置很多是不能隨便講的,也就是所謂的不言而喻的雙方默契
 搓破了
 談判籌碼每一分都寶貴
 誰大嘴巴就等著被人梭哈
 
 其他原因有看楣體的多少會聽到這裡不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