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幫你看病,可能在10年內便會發生。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顯示,到了2022年,內、外、婦、兒、急診這5大科,可能僅兒科醫師人力較無不足遠憂,其他4科則都有缺口,尤其內科的破洞最大、全台恐缺3788名醫師;婦產科醫師則有另一沉重壓力,即年齡老化,2022年時約一半的醫師都在60歲以上。
國衛院在去年底至今年初對全台4萬多名醫師發出3萬多份問卷,後回收逾5千份,其內容針對工作時數、工作意願等進行調查,結果顯示,5大科中目前以外科醫師的工時最長、平均每周工作74.61小時,後依序為內科的64.85小時、婦產科的63.55小時、兒科的58.38小時、急診科的54.02小時。
此外,國衛院根據上述問卷,同時收集醫事管理資料庫、健保資料庫等官方數據,再進行2022年時全台醫師的供、需推估,若需求大於供給,即有人力不足隱憂,結果顯示,內科醫師屆時明顯供不應求,全台會缺3099到3788人,後依序為外科醫師缺1044到1519人、急診科醫師缺723到795人、婦產科醫師缺46到216人,兒科醫師則僅有微幅短缺。
婦產科醫師不足的問題雖非迫在眉梢,因孩子生得少,民眾對醫師的需求量也會下降,但推測近年因醫師投入此領域意願下降,連帶也提高執業醫師平均年齡,到2022年將有49%大於60歲,這也會導致服務量減少,所以推估屆時還是會出現人力短缺。
國衛院的調查也發現,降低住院醫師工時、減少醫師面臨醫療糾紛的負擔、醫療過失的刑責更為明確、調整健保支付標準等政策,較能吸引年輕醫師選擇5大科執業,該院建議政府應推動例行醫事人力調查,並適時調整相關政策,以免專業人才持續流失。
來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141219/526941/
==============================
這我不覺得訝異,因為我以救護車為例,現在有些人把救護車當成計程車,要去醫院拿藥非僅及
非嚴重疾病也要救護車送到哪個指定醫院去,所以也難怪醫生會沒有人想當,因為被民眾濫用
看看有網友說得很對
第一 這是事實的陳述,不是恐嚇。第二 政府政策來自民意支持,民眾分不清健保是保險,不是福利;分不清醫療不是服務業;分不清醫生是人不是神,沒有尊重,工時過長,救人還會被告,這樣的現象就不會改善。因此 第三 民眾改變自己以及親人對於醫療的想法才是關鍵。